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堅尼地城卑路乍街

卑路乍街 (Belcher’s Street) 是堅尼地城全區的主要幹道,亦是該區最早開闢的街道.它依山邊而建,東接皇后大道西,西接加多近街。


寶翠園外的卑路乍街及港鐵西港島線地盤。 (2011年拍攝)



北街交界的卑路乍街。 (2011年拍攝)




卑路乍街仍有工廠大廈。 (2011年拍攝)




爹核士街交界的卑路乍街。 (2011年拍攝)




加多近街交界的卑路乍街。 (2011年拍攝)



最初因這條街道建於卑路乍炮台之下,加之為紀念英國軍官愛德華.卑路乍(Edward Belcher)對早期防守香港所作的貢獻,是以將此路命名為卑路乍街.而卑路乍炮台就是現在近皇后大道西的一座寶翠園(Belcher Gardens)。其高場名為西寶城。該處留有舊大炮,已經遷往東區海防博物館展覽。原址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防空洞及隊道,現在仍可找到歷史痕跡。

究竟卑路乍為什麼這麼出名呢?愛德華.卑路乍生於1799227,在哈里法斯Halifax出世,是麻省殖民地總督喬納森.卑路乍的曾孫。1812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1825年,他曾到太平洋的白令海峽探險,那裡鄰近阿拉斯加,氣候非常寒冷。後來,又前往非洲西岸做測量工作。他曾在硫磺號上參與泛太平洋航程。港島西岸的硫磺海峽就是以硫磺號命名。1939年,他受命回航。途中他觀察了很多島嶼,為1840-1841年中英鴉片戰爭提供重要的地理資料。在1841年,他在香港島的佔領角登陸。1843年,他受勳了並加入英艦聖馬蘭號,繼續擔任測量工作,地方遍及菲律賓、台灣等地。因此,他為英國海軍貢獻良多。

西環隨著有新屋苑如寶翠園及泓都相繼落成,港鐵西港島線興建會帶動該區發展,卑路乍街不少四十年以上樓齡的住宅成為收購對象。會德豐地產獲土地審裁處通過,根據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拍賣香港卑路乍街46號建裕大廈,並於201053透過第一太平戴維斯舉行公開拍賣,成功以底價港幣5.88億元統一項目業權。


 


卑路乍街46號地皮面積約11,125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100,000平方呎,毗鄰港島西線港鐵站(預計於2014-15年落成),將發展市區精品豪宅,提供約100個由700平方呎至1,000餘平方呎單位。


 

2011630報章亦報導,西環卑路乍街56C84號舊樓,獲財團收購近百分之百業權,項目將於下月底開始交吉,料三地盤將合併發展,可建樓面達十四萬四千方呎,有望成為區內罕有大型供應。


 


相信西環堅尼地城一帶會有一番新景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