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香港的「泰山石敢當」

在新界公路旁很容易看見「南無阿彌陀佛」的石碑,相信該處曾經發生交通意外。但你又可會留意路旁刻有「石敢當」的石碑?不但沒有留意,甚至連來源及意思也不知道。它們由私人所建,所以未受政府重視及保護,更加不要說要歷史評級。

本地歷史研究者及作者陳天權先生在2011年大公報的文章表示,「石敢當」通常豎立在路巷岔口或橋頭岸邊。此風俗在中國已有上千年之久,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山東省泰安市申報),但在香港卻甚少人關注。

大埔公路大圍段美林邨對出的泰山石敢當。








































元朗錦田水頭村的泰山石敢當,受風吹雨打難以辨識。








































元朗錦田水頭村171號屋外牆的石敢當。








































大埔靖遠街35號唐樓外的泰山石敢當。


上水金錢村第51號屋上下層外牆也有泰山石敢當,還加上反光鏡。


「石敢當」一詞在漢代已經出現,可能來自古代的靈石崇拜。唐代流行在石塊刻上「石敢當」三字,嵌在房屋外牆或置於街衢巷口,作辟邪鎮煞之用。有人猜測「石敢當」是一位姓石的英勇將軍,亦有人認為「敢當」意指所向無敵,加上堅硬的石頭,可保居民出入平安。到了宋金時代,「石敢當」之上冠以「泰山」二字,以增威力。「泰山」是主宰陰間鬼魂之泰山神,即道教的東嶽大帝。


有研究稱「石敢當」風俗源於山東和福建,繼而遍及大江南北,再傳到日本和東南亞,其後又演化出石大夫和石狗信仰。今天這風俗正逐漸消失,在香港能找到「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的地方不多,最易讓行人見到的一塊在沙田大圍美林邨對開的橋頭,今天仍有居民上香拜祭。

在一些村落路旁或村屋仍可找到「石敢當」。陳先生指出粉嶺龍躍頭東閣圍和永寧圍、上水金錢村、新田東鎮圍、屏山坑頭村等地亦可以找到。新一代不認識及重視這「冷門」信仰,相信假以時日將會在香港消失。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與發展(六)

由於二之大戰後香港人口增加帶來房屋問題,令土地價格上漲,政府興建公營廉租屋時,黃埔船塢也想在地產分一杯羹。1954年埔船塢公司將位於香港仔船塢部份土地交還政府興建道路,以換取政府批准出售部份黃埔船塢土地。
 
估計是1970年代初的黃埔船塢。中央是有鐘塔的船塢辦公大樓。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前九龍船塢紀念學校

 空置的前九龍船塢紀念學校。(2012年拍攝)




二次大戰後,隨著香港人口增加,不少華人在黃埔船塢工作及在紅磡居住,其子子女對教育需求甚殷。順應員工及街坊的訴求香港黃埔船塢有限公司於1948-1949年間與教育司署斥資50萬港元興建九龍船塢紀念學校(Kowloon Docks Memorial School / KDMS命名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空襲中不幸罹難的九龍黃埔船塢員工。學校位於紅磡青洲街二號,為一所官立小學。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與發展(五)

戰後紅磡的工廠損毀嚴重,但很快又能重上軌道,重投生產。由於工業聚集,紅磡成為後來大陸新移民落腳的地方。



1962年紅磡及黃埔船塢地圖。


區內觀音山及大環山成為木屋林立的地方,成為基層市民棲身之所。稱為觀音山因為前面有一座觀音廟。同一時期,港府在九龍各處大量興建徒置大廈,以應付大量人口增加對房屋的需求。政府亦打算在紅磡興建徒置大廈,不過紅磡平地多用作工業,觀音山及大環山便成為不二之選。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與發展(四)

紅磡有四條街因著九廣鐵路高層職員而被命名:必嘉街(Baker Street)、必嘉圍(Baker Court)、獲嘉道(Walker Road)及溫思勞街(Winslow Street)

1914年九廣鐵路九龍總站。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





































剛完成我從網上資料整理出來的葡人在港的情況,並在網誌上載了這編文章。說時遲那時快,現在坊間已經推出由丁新豹博士及盧淑櫻博士著作的《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涵蓋的族裔更廣,而且不少內容更是少為人知,可見研究香港歷史已不再是「大路式」以時序研究香港歷史發展或是某座歷史建築物,又或是某一位香港名人。

香港自開埠以來便有近5%的外籍族群,他們人數雖少,卻在經濟、政治和文化實力上與華人不遑多讓,尤其是在二戰前。其中,以英、葡、美、德、法、日、俄、南亞、猶太及巴斯等,或以人口較多,或因財力較強,而格外值得關注。

今時今日的香港,在商界領域、醫療衛生、宗教文化,乃至街名建築、食饌菜餚,都留有不少外籍人士的印記。看了此書便可以加深大家了解他們來港的目的、在香港的生活模式及增加對香港各種事物的認識。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千百年來國人對外族的先入為主的看法,相信看了此書大家會認同不少居港族裔視香港為家,在社會上作出貢獻。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香港大帽山雷達



最近,報章報導指有台灣財經網站引述加拿大一本軍事及外交雜誌稱,該個球形建築是一個監聽香港無線電訊號的監聽站,估計由解放軍駐港部隊興建,更認為最有可能是由空軍三局負責監聽情報,而內裏軍人平日使用民用車牌車輛出入。保安局昨回應稱,政府有責任支持香港駐軍履行防務職責,大帽山山頂一直是政府土地,而防務活動的具體資料屬軍事機密,不便公開。




原來,據政府舊檔案,二次大戰時日軍在香港建築軍事雷達,相信位置是在大帽山。有興趣可到以下網址詳細了解:http://industrialhistoryhk.org/japanese-radar-station-tai-shan/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及發展(三)

到了188412月,一連兩場大火,燒燬了紅磡大部份房屆,促成紅磡的重建與規劃。1885年政府刊憲招標,在紅磡村內修建道路,自此便建成今天可見的區內街道網絡輪廓。該街區設有街市,1886年落,它的位置命名「街市街」,即今天的蕪湖街,亦有指是以前紅磡村的「大街」。

從機利士南路交界向西北方望向蕪湖街。(2012年拍攝)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又到2014聖誕節(二)

又到其他商場走走!



直到剛過去的星期日,ifc只見聖誕樹,不見中庭有聖誕節佈置!



台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嘅名作《地下鐵》變身成「幾米號聖誕列車」駛入德福廣場!乘客小紅帽、鐵皮人、企鵝仔等一系列童話人物,仲帶嚟逾萬個充滿夢幻色彩嘅波波燈泡,攀上逾 20 呎高嘅聖誕樹屋同灰姑娘浪漫馬車,同大家齊起展開聖誕快樂旅程!






車站中的人群總是來去匆匆。有人會在地鐵站和德福廣場的入口等你嗎?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及發展(二)

紅磡及黃埔的發展與區內觀音廟亦有關聯。紅磡觀音廟建於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善信以紅磡坊眾居多,大部分為主婦,間中該廟亦有商人及漁民來參拜。

早年的觀音廟。背面仍可見觀音山。該山在1950年代才削平建屋。



廟宇的出現代聚落人口達到一定人口規模的標記,代表社區開始形成。從紅磡村而言,廟宇的規模亦反映村落的規模。1877《香港地租稅收名冊》顯示紅磡村內部份房屋開始以街道登記,它們分別是大街(Main Street)及後街(Back Street),其中大街發展較為密集,有房屋及商店44間。到1884年,紅磡村店舖更大幅增長,有3間食肆、13間雜貸店、6間理髮店、兩間鴉片煌館、兩間藥店。村的西面更有4間造船工場。其餘店舖更包括木匠、菜販和漁販。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及發展(一)

黃埔、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名字來自在該區建立的黃埔船塢。在未有黃埔船塢之前已經有紅磡村。在黃埔船塢成立前一年即1867年,紅磡村有村屋44間,耕地31畝。


香港造船及維修船隻這些稍具規模工業的出現,完全是與港口的服務有關。1843年香港建成了一艘重八十噸的船,由於港口服務擴大的需要,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本港已先後成立了太古、香港黃埔和海軍船塢三大造船廠。以規模而論,首推成立於1863年的香港黃埔船塢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 Ltd.)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在怡和大廈 Deli and Wine 吃午飯

Deli and Wine 以中西式簡餐輕食及咖啡為主打,置身在內,呷一口自家品牌咖啡或來一枝有機啤酒,再點選一份廚師用心烹調的中西式簡餐輕食,讓您完全沉醉於餐廳時尚而恬靜的寫意氛圍當中。它屬於美心集團的m.a.x. concepts 分支。 目前,m.a.x. concepts 擁有各類餐廳,包括西式、日本、越南、泰國等國際美食;當中包括引進國際著名的 Lawry’s the Prime Rib到香港。

室內環境以素木色及啡色為主調,燈光昏黃舒適;餐廳內不同風格的家具拼湊成和諧的純樸美感。半自助服務讓客人隨心挑選屬於自己的角落;以平實的價錢品嚐物超所值的良心出品。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又到2014聖誕節(一)

今年的商場聖誕節裝飾似乎比往年更早。今次先介紹尖沙咀三個商場的佈置。

五光十色的聖誕樹及鮮艷奪目的聖誕花,閃爍著1881倘大的廣場,廣場上更聳立普一對約13米及6米的耀眼蠟燭,優雅的仙子及淘氣的精靈為聖誕增添一份生氣。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 - 皇村瑰寶:俄羅斯宮廷文物展

香港人很有福,常常獲得外國博物館將國寶級展品搬到香港展出。

俄羅斯曾是一個龐大的君主統治帝國,所以過去由宮庭建築以至內裡的器物都是藝術的瑰寶,雕樑玉砌。「皇村」是「沙皇的村莊」的簡稱,這個獨特的名字,正好反映它是俄羅斯君主(又名「沙皇」)的居停,亦是佔地甚廣及人口聚集的地方。

十八世紀時,在伊麗莎白女皇及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經營下,皇村兩座宏偉的宮殿拔地而起,裝飾風格各具特色:葉卡捷琳娜宮呈巴羅克風格,金碧輝煌;亞歷山大宮則採用古典主義風格,以樸實的古典柱廊作裝飾。除了宮殿以外,皇村亦有大片的庭園,庭園上的建築星羅棋布,包括仿中國式的亭台樓閣。

皇村的主人包括多位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帝及女皇,而以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在皇村的居住時間最長,他自一九零五年起定居於此。一九一七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被軟禁於此長達五個月,並從這裏被送往西伯利亞的不歸路。可見皇村不僅是俄羅斯崛興的時代產物,亦見證帝制年代的終結。


 博物館被佈置成皇村的外貌,並飾以內裡的油畫的印刷品,盡可能形做出「皇村」的氣氛。

門票也印刷精美。

這是皇帝亞歷山大二世在莫斯科加冕典禮用的四座位馬車,一八五六年。俄羅斯帝國以聖彼德堡為首都,但傳統上在莫斯科舉行帝皇的加冕典禮及隨後的紀念加冕慶祝活動。

展期由即日至16/3/2015標準票價:港幣20元,優惠票價(適合於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一名陪同的看護人)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港幣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