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灣仔及銅鑼灣,在感受灣仔區的新舊交替,亦會發現街上有不少由灣仔區議會樹立介紹灣仔海岸演變的展示板。
香港於1841年開埠後,隨即進行填海工程。當時的原來海邊道路是一狹窄的環山小徑。填海完成後,這小徑分別闢建成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而灣仔區(早期稱為「下環」)的海岸線,亦由填海前的皇后大道東伸延至「海旁東」。後來,街坊以「灣仔」稱呼此區,就是「小海灣」的意思,至1881年,政府正式將此地命名為灣仔。
灣仔道與天樂里交界的填海資料版。 堅拿道東的填海資料版。
莊士敦道原名「海旁東」
灣仔道的填海資料牌
海旁東集船塢船廠
海旁東的範圍,由起點的英軍軍器廠(軍器廠街)所在一直沿着一座小海灣(「灣仔」一名的由來)伸延至一處名為「觀察角」(現天樂里一帶)的一座山嘴。這一區有不少怡和洋行的物業。山嘴旁邊,便是後來填平之後闢成「寶靈城」的沼澤地帶(即鵝頸橋附近,所以有寶靈頓道)。早期,海旁東的中心點為現時春園街及三板街一帶、一座洋商所擁有的「春園別墅」,其旁有多座船塢和船廠,包括麥加力歌船廠(現麥加力歌街)、船街及捷船街附近的船廠,以及現時位於分域街的分域船廠等。但最大的企業,是由當時首富遮打爵士所創的「香港碼頭倉庫有限公司」(位於機利臣街口)。而渣甸洋行則在1842年香港第一次土地拍賣中投得東角一帶的土地,發展其貿易、貨倉、煉糖等業務。渣甸洋行在現時位於利園山道的山丘曾興建歐洲設計的平房住宅,供洋行高層居住。
高士威道中央圖書館對出的填海資料版。
此外,在茂羅街,巴路士街及克街一帶,亦是商行、工廠、船廠林立,上述街名就是以該等商行、工廠而命
灣仔曾叫「小東京」
由於華人喜歡居於中西區,所以東區的樓價是遠遠落後者。19世紀末,反而有不少日本人在灣仔聚居,加上日資商行林立,這一區被稱為「小東京」。1904年通車的電車,是經過「海旁東」的,通車後便變得繁盛了。此外,「下環」的名稱已漸被「灣仔」所取代了。在皇后大道東與軒尼詩道交界現時地圖仍稱為大佛口,原因就是那時候有一間日資貿易公司,在屋外放置一尊大佛像。
1921年,灣仔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填海,由軍器廠至東角(現怡東酒店一帶)。工程完成後海旁馬路亦由「海旁東」伸出至告士打道,而「海旁東」亦易名為莊士敦道。填海是把摩利臣山移平,將沙石填海。
「二號差館」灣仔警署
莊士敦道的老牌建築物,為位於介乎灣仔道與莊士敦道間的「二號差館」(1868年落成),填海完成後(1929年)則遷往告士打道(1932年),即現時的灣仔警署。
介乎盧押道與柯布連道間的一片著名「灣仔新填地」曾為市民消閒、娛樂及購物的好去處,稍後則闢為「修頓球場」(1934年以修頓命名)。在有維園之前(1957年10月落成),年宵花市便是在修頓球場舉行的。
1965至1972年為配合海底隧道及港道區道路網絡,以及市民對各項公共設施的需求,政府展開大型的填海計劃,範圍至今天的會議道,藝術中心(1977年)、新鴻基中心(1980年)、演藝學院(1985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988年),便在新填海區相繼落成。為了興建維多利亞公園,政府亦在高士威道對出進行填海。
1994年3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出再進行填海,興建會展新翼,工程稱為灣仔填海計劃第I 期。而會展新翼趕及在九七回歸前完工,供舉行回歸。
灣仔(1940年代)
灣仔(1967年)
灣仔(2011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