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區堅尼地道28號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一條堅尼地道有不少歷史建築。

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所在地原本為舊英童學校,位於中環半山區堅尼地道
28號。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建築群,即主樓連僕人宿舍及人力車停泊處,於20091218日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由三級歷史建築改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建築物約建於1905年,為一座兩層高的維多利亞式獨立屋,當時屬香港置地所有。其後該建築被用作英童學校的校舍。學校於香港日治時期停辦,並被日軍佔用。1948年至1950年,該建築曾成為皇仁書院的臨時校舍。但直到1954年,香港政府才正式從日本政府收回業權。該座大樓採用非對稱設計,建築風格以典型意大利式為主。


 


其後由官立漢文中學,即現今的金文泰中學使用至1961年。1961年至1989年,該建築曾成為教育署若干組別的辦公室及堅尼地道小學(Kennedy Road Junior School)共用。1993年至1999年,該建築物也曾經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徵用為辦公室。香港主權移交後,建築物由本地設計師協會租用,成立香港設計中心,由香港賽馬會贊助古物修復及裝修費港幣600萬元。


 


兩年後,香港設計中心於2006年中搬往九龍九龍塘的創新中心,政府於同年11月,經前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同意,最後選定此建築物作為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2007421日,政府宣佈該建築正式成為「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政府花費了200多萬港元進行裝修、添置傢俬、進行外牆油漆工程,以及在大門外加上銅牌和豎立中國國旗及香港特區旗。



 



該大樓佔地
1,2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下層是一個會議廳,上層則有3間約500呎辦公室,即是可以同時容納3名前任行政長官一起辦公。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區堅尼地道28號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一條堅尼地道有不少歷史建築。

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所在地原本為舊英童學校,位於中環半山區堅尼地道
28號。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建築群,即主樓連僕人宿舍及人力車停泊處,於20091218日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由三級歷史建築改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建築物約建於1905年,為一座兩層高的維多利亞式獨立屋,當時屬香港置地所有。其後該建築被用作英童學校的校舍。學校於香港日治時期停辦,並被日軍佔用。1948年至1950年,該建築曾成為皇仁書院的臨時校舍。但直到1954年,香港政府才正式從日本政府收回業權。該座大樓採用非對稱設計,建築風格以典型意大利式為主。


 


其後由官立漢文中學,即現今的金文泰中學使用至1961年。1961年至1989年,該建築曾成為教育署若干組別的辦公室及堅尼地道小學(Kennedy Road Junior School)共用。1993年至1999年,該建築物也曾經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徵用為辦公室。香港主權移交後,建築物由本地設計師協會租用,成立香港設計中心,由香港賽馬會贊助古物修復及裝修費港幣600萬元。


 


兩年後,香港設計中心於2006年中搬往九龍九龍塘的創新中心,政府於同年11月,經前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同意,最後選定此建築物作為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2007421日,政府宣佈該建築正式成為「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政府花費了200多萬港元進行裝修、添置傢俬、進行外牆油漆工程,以及在大門外加上銅牌和豎立中國國旗及香港特區旗。



 



該大樓佔地
1,2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下層是一個會議廳,上層則有3間約500呎辦公室,即是可以同時容納3名前任行政長官一起辦公。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香港佑寧堂聖所

佑寧堂位於中區堅尼地道22號A,星期日有四次英文祟拜及一次菲語祟拜。

佑寧堂由占士力格博士
(Rev Dr James Legger,一般譯理雅各)建於1845 年,原址在1845 年位於威靈頓街。當時早上各有一次中文及英文祟拜。理雅各由1844至1867年及1870-1873年任佑寧堂牧師佑寧堂初名愉寧堂 (Union Chapel),「Union」有追求合一的精神,其一是聯繫不同教派的信徒;其二是聯合華人與西人一同參與基督教的宗教活動。由於倫敦會的非國教背景,故此取用「Chapel」以別於國教教會的「Church」,直到理雅各離港及國教派與非國教派對立緩和,才更名「Union Church」。1862年華人會眾自理會務並成立「英華書院公會」(道濟會堂的前身,日後再轉變為中華基督教會)。


理雅各牧師

教堂在1865 年遷至士丹頓街,近荷李活道及擺花街。理雅各在1873年返回英國,成為牛津大學第一位漢學教授。倫敦會派馬里斯(D.B. Morris)接任教牧工作,惟不足3年亦因與會眾交惡而辭職收場。剛好理雅各回港編輯《中國經籍》,再次執掌愉寧堂教務,直到1873年他著譯全套的《中國經籍》全部出版後再次離港返英,由英軍隨軍牧師林安(James Lamont)義務主理會務。林安於1879年隨軍事調動離港,倫敦會同意由其省、港兩地的資深傳教士勘約翰(John Chalmers)兼理堂務1年,結果做了16個月於1881年才找到柯理輝(John Colville)接任。但柯輝理在任期間信眾流失嚴重,到1884年8月31日他離任後,經濟拮据的愉寧堂已無餘款聘請牧師維持宗教活動。幸好歐德理(Ernest John Eitel)於1884年11月以義務身份重新籌劃愉寧堂的宗教活動。1886年華人自立後成立道濟會堂並遷離愉寧堂。



1
891
年再移至堅尼地道。新教堂沿用拆卸自舊建築物的建材,日佔時期教堂一度關閉。當時教堂曾遭損毀,傳聞日軍將教堂天花的木材拆去興建政府大樓。

戰後信眾重建教堂。現時的信友禮堂在1949年落成,用作祟拜之用直至聖所在1955年落成。教育副樓在1970年落成,1977年以理雅各命名。香港寧堂於1994 年慶祝150 週年紀念。古物諮詢委員會把聖所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香港佑寧堂聖所

佑寧堂位於中區堅尼地道22號A,星期日有四次英文祟拜及一次菲語祟拜。

佑寧堂由占士力格博士
(Rev Dr James Legger,一般譯理雅各)建於1845 年,原址在1845 年位於威靈頓街。當時早上各有一次中文及英文祟拜。理雅各由1844至1867年及1870-1873年任佑寧堂牧師佑寧堂初名愉寧堂 (Union Chapel),「Union」有追求合一的精神,其一是聯繫不同教派的信徒;其二是聯合華人與西人一同參與基督教的宗教活動。由於倫敦會的非國教背景,故此取用「Chapel」以別於國教教會的「Church」,直到理雅各離港及國教派與非國教派對立緩和,才更名「Union Church」。1862年華人會眾自理會務並成立「英華書院公會」(道濟會堂的前身,日後再轉變為中華基督教會)。


理雅各牧師

教堂在1865 年遷至士丹頓街,近荷李活道及擺花街。理雅各在1873年返回英國,成為牛津大學第一位漢學教授。倫敦會派馬里斯(D.B. Morris)接任教牧工作,惟不足3年亦因與會眾交惡而辭職收場。剛好理雅各回港編輯《中國經籍》,再次執掌愉寧堂教務,直到1873年他著譯全套的《中國經籍》全部出版後再次離港返英,由英軍隨軍牧師林安(James Lamont)義務主理會務。林安於1879年隨軍事調動離港,倫敦會同意由其省、港兩地的資深傳教士勘約翰(John Chalmers)兼理堂務1年,結果做了16個月於1881年才找到柯理輝(John Colville)接任。但柯輝理在任期間信眾流失嚴重,到1884年8月31日他離任後,經濟拮据的愉寧堂已無餘款聘請牧師維持宗教活動。幸好歐德理(Ernest John Eitel)於1884年11月以義務身份重新籌劃愉寧堂的宗教活動。1886年華人自立後成立道濟會堂並遷離愉寧堂。



1
891
年再移至堅尼地道。新教堂沿用拆卸自舊建築物的建材,日佔時期教堂一度關閉。當時教堂曾遭損毀,傳聞日軍將教堂天花的木材拆去興建政府大樓。

戰後信眾重建教堂。現時的信友禮堂在1949年落成,用作祟拜之用直至聖所在1955年落成。教育副樓在1970年落成,1977年以理雅各命名。香港寧堂於1994 年慶祝150 週年紀念。古物諮詢委員會把聖所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港島堅尼地道


堅尼地道 (Kennedy Road) 由灣仔近摩利臣山的皇后大道東連接,沿山路向西至中區半山,堅尼地迴旋處連接花園道及紅綿道。道路是紀念第七任港督「堅尼地(Kennedy)」。堅尼地最大的功績就是開發「堅尼地城」,作為當時逃難到香港的內地難民的收容地區。道路減低了皇后大道的壓力,打通了跑馬地到堅尼地城的交通。「堅尼地道」本叫「堅彌地道」, 再之前香港轅門報(即政府憲報)曾經寫「堅利地道」。後來翻譯官覺得「彌」發音不準確,才改為「尼」。它有另一個別號「二馬路」。「三馬路」是寶雲道。「大馬路」就是皇后大道。

 

香港日治時期,堅尼地道曾被改名為「東大正通」。1970年代末期,合和實業興建合和中心,內有多部升降機連接皇后大道東出口及堅尼地道出口,使來往兩地的市民毋須再使用十多層的樓梯上落。


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建議在堅尼地道合和中心旁興建一間70多層高的大型酒店,名為Mega Tower Hotel(中文名稱暫作合和酒店),但遭到堅尼地道一帶居民的強烈反對,計劃至今未獲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






從灣仔皇后大道東望向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灣仔分科診所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灣仔堅尼地道望向竹林苑。 (2011年拍攝)




竹林苑外的灣仔堅尼地道,正前方是聖雅各福群會大樓。 (2011年拍攝)


聖雅各福群會計劃將灣仔堅尼地道的超過五十年樓齡大樓,重建成樓高十五層的綜合服務大樓,預料
2013年中落成。新大樓的總建築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較現時多四倍,預料每年可服務多一萬三千人。重建費用約二億七千七百萬元,全部來自捐款,當中一億三千八百萬元由馬會贊助。


竹林苑前身是利希慎家族的大宅。上圖是1980年代相片。




 


香港鄧鏡波書院外的灣仔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香港公園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聖約瑟書院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雍仁會館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中區堅尼地道雍仁會館。 (2011年拍攝)

雍仁會館屬於共濟會。第一所共濟總會於1717年在倫敦成立,到1759年底,共濟會傳入中國,分會首先在廣州成立,當時會員以外籍人士居多,但這些人其後紛紛返國,現時內地的分會已關閉。1850年左右,共濟會在港設立分會,並於現時新世界大廈所在地的泄蘭街興建「雍仁會館」,但二次世界大戰時,會所被日軍炸毀了,遂於1950年遷往堅尼地道覽車徑旁至今。共濟會的入會資格是不限種族宗,但須信奉有萬物主宰的存在、年齡至少二十一歲、男性、具有良好品格及遵守會社三大原則:博愛、仁濟及崇真,而且一定要有會員內部推薦。成功入會後,新會員須參加入會儀式,並繳交會費及入會費




中區堅尼地道望向聖尼地道交匯處。 (2011年拍攝)



最早期的堅尼地道用作觀景長廊。可見於1883年4月14日的香港轅門報通告第135號,只准轎子並排而行,有輪運載工具及馬匹禁止使用。1887年5月21日的香港轅門報刊登的使用堅尼地道規則增加嚴禁放紙鳶。1898年12月24日的香港轅門報刊登的使用堅尼地道規則增加容許有輪運載工具,即指人力車、單車、三輪車、相關的有輪運載工具及嬰兒車以適度速道使用。到1911年6月2日的香港轅門報刊登的使用堅尼地道規則放寬使用權。除了沒有馬達發動的運載工具,即人力車、單車、三輪車、相關的有輪運載工具及嬰兒車外,獲工務局批准的輪運載工具可以使用堅尼地道。即獲批准汽車可在堅尼地道行駛。

堅尼地道對上位置在1910年代曾建有英軍30碼靶場。相信是位於金鐘軍營對上附近位置。1926年堅尼地道是其中一條道路因嚴重天雨出現而受山泥傾瀉損壞。
 






1926年因暴雨引起山泥傾瀉而損壞的堅尼地道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港島堅尼地道


堅尼地道 (Kennedy Road) 由灣仔近摩利臣山的皇后大道東連接,沿山路向西至中區半山,堅尼地迴旋處連接花園道及紅綿道。道路是紀念第七任港督「堅尼地(Kennedy)」。堅尼地最大的功績就是開發「堅尼地城」,作為當時逃難到香港的內地難民的收容地區。道路減低了皇后大道的壓力,打通了跑馬地到堅尼地城的交通。「堅尼地道」本叫「堅彌地道」, 再之前香港轅門報(即政府憲報)曾經寫「堅利地道」。後來翻譯官覺得「彌」發音不準確,才改為「尼」。它有另一個別號「二馬路」。「三馬路」是寶雲道。「大馬路」就是皇后大道。

 

香港日治時期,堅尼地道曾被改名為「東大正通」。1970年代末期,合和實業興建合和中心,內有多部升降機連接皇后大道東出口及堅尼地道出口,使來往兩地的市民毋須再使用十多層的樓梯上落。


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建議在堅尼地道合和中心旁興建一間70多層高的大型酒店,名為Mega Tower Hotel(中文名稱暫作合和酒店),但遭到堅尼地道一帶居民的強烈反對,計劃至今未獲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






從灣仔皇后大道東望向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灣仔分科診所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灣仔堅尼地道望向竹林苑。 (2011年拍攝)




竹林苑外的灣仔堅尼地道,正前方是聖雅各福群會大樓。 (2011年拍攝)


聖雅各福群會計劃將灣仔堅尼地道的超過五十年樓齡大樓,重建成樓高十五層的綜合服務大樓,預料
2013年中落成。新大樓的總建築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較現時多四倍,預料每年可服務多一萬三千人。重建費用約二億七千七百萬元,全部來自捐款,當中一億三千八百萬元由馬會贊助。


竹林苑前身是利希慎家族的大宅。上圖是1980年代相片。




 


香港鄧鏡波書院外的灣仔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香港公園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聖約瑟書院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雍仁會館外的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中區堅尼地道雍仁會館。 (2011年拍攝)

雍仁會館屬於共濟會。第一所共濟總會於1717年在倫敦成立,到1759年底,共濟會傳入中國,分會首先在廣州成立,當時會員以外籍人士居多,但這些人其後紛紛返國,現時內地的分會已關閉。1850年左右,共濟會在港設立分會,並於現時新世界大廈所在地的泄蘭街興建「雍仁會館」,但二次世界大戰時,會所被日軍炸毀了,遂於1950年遷往堅尼地道覽車徑旁至今。共濟會的入會資格是不限種族宗,但須信奉有萬物主宰的存在、年齡至少二十一歲、男性、具有良好品格及遵守會社三大原則:博愛、仁濟及崇真,而且一定要有會員內部推薦。成功入會後,新會員須參加入會儀式,並繳交會費及入會費




中區堅尼地道望向聖尼地道交匯處。 (2011年拍攝)



最早期的堅尼地道用作觀景長廊。可見於1883年4月14日的香港轅門報通告第135號,只准轎子並排而行,有輪運載工具及馬匹禁止使用。1887年5月21日的香港轅門報刊登的使用堅尼地道規則增加嚴禁放紙鳶。1898年12月24日的香港轅門報刊登的使用堅尼地道規則增加容許有輪運載工具,即指人力車、單車、三輪車、相關的有輪運載工具及嬰兒車以適度速道使用。到1911年6月2日的香港轅門報刊登的使用堅尼地道規則放寬使用權。除了沒有馬達發動的運載工具,即人力車、單車、三輪車、相關的有輪運載工具及嬰兒車外,獲工務局批准的輪運載工具可以使用堅尼地道。即獲批准汽車可在堅尼地道行駛。

堅尼地道對上位置在1910年代曾建有英軍30碼靶場。相信是位於金鐘軍營對上附近位置。1926年堅尼地道是其中一條道路因嚴重天雨出現而受山泥傾瀉損壞。
 






1926年因暴雨引起山泥傾瀉而損壞的堅尼地道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天樂里



天樂里 (Tin Lok Lane) 南接摩理臣山道,北接軒尼詩道。天樂里全長150




天樂里擴闊工程,由1959年著手遷徙灣仔道口三角形榕樹頭花店開始,一直延至70年代末期,約20年時間才完成。

 

按灣仔海岸線歷史徑指示牌介紹,在1930年代此處鄰近有海灘。蕭明創辦的香港殯儀館曾在灣仔道經營殯儀業,而天樂里是棺材陳列室。天樂里的街名因此而來。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天樂里



天樂里 (Tin Lok Lane) 南接摩理臣山道,北接軒尼詩道。天樂里全長150




天樂里擴闊工程,由1959年著手遷徙灣仔道口三角形榕樹頭花店開始,一直延至70年代末期,約20年時間才完成。

 

按灣仔海岸線歷史徑指示牌介紹,在1930年代此處鄰近有海灘。蕭明創辦的香港殯儀館曾在灣仔道經營殯儀業,而天樂里是棺材陳列室。天樂里的街名因此而來。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亞皆老街中華電力總辦事處

中華電力總辦事處 (CLP Power Hong Kong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Head Office Building) 位於九龍亞皆老街139-147號。在 1900 年代初,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由廣州遷至香港,並於紅磡建立第一座發電廠。1930年代,隨著電力供應服務由九龍擴展至新界,中電在19381940年間在亞皆老街和窩打老道交界由建築師關永康設計建造一幢新的行政大樓。大樓成為該電力公司歷史的里程碑,亦是該區的地標。大樓為一座樓高5層、兩翼對稱的紅磚樓房,而鐘樓位處大樓兩翼中央。鐘樓與已拆卸的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鐘樓同屬於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以簡約、對稱、幾何線條為主要風格。







2001
年及2007年,中電獲屋宇署批准可以將把整幢大樓拆卸改建成住宅用途,不過中電表示暫未有發展計劃詳情。2009年,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公布的建議歷史建築名單中,中電總辦事處由沒有評級晉升為建議一級。其後中電曾要求將其建築物從古迹名單中剔除,以免影響其價值及重建計劃。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2011923日指出,位於亞皆老街的中華電力總辦事處,已獲中華電力提供平衡的方案,最具歷史價值的鐘樓部分將獲保留,並活化成為兩個博物館,但周邊地方則維持該公司原來的商業發展計畫,並申請將該地塊的地積比率由五倍增至五點五倍,樓宇高度由八十米提升至一百米,她認為申請可接受,待城規會批核。



 


中華電力總辦事處張貼向城規會申請資料。


林鄭月娥表示,計劃經兩年磋商,包括親身與嘉道理爵士傾談數次,對目前計劃可平衡保育及發展感到滿意。她說,中電申請放寬建築物限制可以接受,若城規會諮詢發展局及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時,局方將會予以肯定及支持,盼望城規會可接受中電申請。不過,對於政府會否補償中電因保育而犧牲的樓面面積,她稱,磋商是沒有任何補償,因此中電需透過申請放寬高度和地積比率,來填補保育鐘樓而損失的樓面面積。

一級歷史建築也可以獲政府批准拆至「支離破碎」,那麼歷史建築評級以保護有價值歷史建築已經蕩然無存,難怪有些二級、三級歷史建築沒有人修葺政府可以袖手旁觀。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茂蘿街

茂蘿街 (Mallory Street) 一端連接莊士敦道,另一端連接灣仔道。原是一條私家街,政府在1917年收回。



從灣仔道望向茂蘿街。 (2011年拍攝)



市建局在20104月公布斥資一億元活化灣仔「綠屋」,茂蘿街及巴路士街合共十幢戰前樓宇的正面外殼將得到保留,以類似澳門「大三巴」的形式呈現市民眼前,當局冀將「綠屋」打造成多元化的藝術社區,讓不同的藝術團體進駐租用空間及無間斷式舉辦活動,租金將比市價便宜,年底前會物色合適的藝團負責營運,預料項目2012年初完成。

 


活化範圍為茂蘿街一至十一號及巴路士街六至十二號,涉及101910年中期建成的戰前樓宇,該處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綠屋」樓高四層,共有二十個每個四百呎的單位。


 


經過多次諮詢後,當局決定將「綠屋」發展成為「創意及文化中心」,採用「藝術社區」的運作模式。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監馬昭智表示,「希望可以每日不同時間有不同的事情發生,如早上教陶瓷,下午教繪畫,朝811,要多元化,不要封閉,才可吸引人流,善用空間。」


 


 


當局又會在茂蘿街樓群後面增建一座新翼,其頂層將用作特別活動室,供參觀人士欣賞茂蘿街一至七號的特色瓦頂。兩邊樓群頂層之間將裝置一對行人天橋,既可鞏固結構,亦可連接兩邊的建築物,更可讓參觀人士從高處欣賞在休憩用地舉行的各類表演活動。整個項目的建築費近1億元,相信落成的5年後,每年的維修費用為1百萬至2百萬元。


 


市區重建局在20114 15日公布灣仔茂蘿街及巴路士街活化項目,由香港藝術中心營運,銳意打造成以動漫為題的藝術社區,更破天荒由市建局全數支付管理及營運等費用,預計總發展及補償成本達2億元,最快2012年中落成。


 


綠屋是廣東式四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同時糅合西方建築風格,除法式門及瓦頂外,樓上各層都設大露台,以摺門將外間隔開,一梯兩伙,是本港碩果僅存富西方建築特色的唐樓。市建局初步構思,綠屋提供 20個單位,租予藝術文化團體等作表演及展覽用途,還會設食肆及書店等商業設施。為符合《建築物條例》要求,市建局會加建提供予傷殘人士使用的升降機及走火樓梯等設施。



綠屋位處地段業權原先由美國巴路士公司(Messrs Burrows and Sons)及茂蘿(Lawrence Mallory)擁有,兩條街道也因這兩位業主而命名。其後置地公司於 1905年買入該地段業權,並興建 10幢樓宇成為今天的綠屋。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茂蘿街

茂蘿街 (Mallory Street) 一端連接莊士敦道,另一端連接灣仔道。原是一條私家街,政府在1917年收回。



從灣仔道望向茂蘿街。 (2011年拍攝)



市建局在20104月公布斥資一億元活化灣仔「綠屋」,茂蘿街及巴路士街合共十幢戰前樓宇的正面外殼將得到保留,以類似澳門「大三巴」的形式呈現市民眼前,當局冀將「綠屋」打造成多元化的藝術社區,讓不同的藝術團體進駐租用空間及無間斷式舉辦活動,租金將比市價便宜,年底前會物色合適的藝團負責營運,預料項目2012年初完成。

 


活化範圍為茂蘿街一至十一號及巴路士街六至十二號,涉及101910年中期建成的戰前樓宇,該處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綠屋」樓高四層,共有二十個每個四百呎的單位。


 


經過多次諮詢後,當局決定將「綠屋」發展成為「創意及文化中心」,採用「藝術社區」的運作模式。市建局規劃及設計總監馬昭智表示,「希望可以每日不同時間有不同的事情發生,如早上教陶瓷,下午教繪畫,朝811,要多元化,不要封閉,才可吸引人流,善用空間。」


 


 


當局又會在茂蘿街樓群後面增建一座新翼,其頂層將用作特別活動室,供參觀人士欣賞茂蘿街一至七號的特色瓦頂。兩邊樓群頂層之間將裝置一對行人天橋,既可鞏固結構,亦可連接兩邊的建築物,更可讓參觀人士從高處欣賞在休憩用地舉行的各類表演活動。整個項目的建築費近1億元,相信落成的5年後,每年的維修費用為1百萬至2百萬元。


 


市區重建局在20114 15日公布灣仔茂蘿街及巴路士街活化項目,由香港藝術中心營運,銳意打造成以動漫為題的藝術社區,更破天荒由市建局全數支付管理及營運等費用,預計總發展及補償成本達2億元,最快2012年中落成。


 


綠屋是廣東式四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同時糅合西方建築風格,除法式門及瓦頂外,樓上各層都設大露台,以摺門將外間隔開,一梯兩伙,是本港碩果僅存富西方建築特色的唐樓。市建局初步構思,綠屋提供 20個單位,租予藝術文化團體等作表演及展覽用途,還會設食肆及書店等商業設施。為符合《建築物條例》要求,市建局會加建提供予傷殘人士使用的升降機及走火樓梯等設施。



綠屋位處地段業權原先由美國巴路士公司(Messrs Burrows and Sons)及茂蘿(Lawrence Mallory)擁有,兩條街道也因這兩位業主而命名。其後置地公司於 1905年買入該地段業權,並興建 10幢樓宇成為今天的綠屋。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普樂里

普樂里 (Bullock Lane) 位於灣仔,連接灣仔道及交加里,面向灣仔公園入口,名命來自A. J. E. Bullock, MBE,曾任殖民地秘書處(即前布政司署,現在政府總部)總文員(Chief Clerk),服務18年而獲頒帝國服務獎章(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