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摩理臣山的救世軍街

救世軍街 (Salavation Army Street) 位於灣仔摩理臣山,一端連接活道,另一端是救世軍街盡頭,摩利臣山救護站及鄧肇堅醫院的背面。


 


故名思意,街道命名自該處救世軍的服務設施。該處曾有一間救世軍光裕小學,網上資料指因灣仔適齡入學兒童減少,在1990年代關閉。學校建築物保留,為救世軍繼續提供服務:救世軍教育及發展中心教育中心、救世軍社會服務中心救世軍灣仔隊、救世軍灣仔家品店。



 


活道與救世軍街交界處有另一間學校賽馬會匡智學校。19819月成立,原是一所專為中度智障兒童提供教育服務的政府津貼學校。於20089月,學校轉型為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基於港島區學校資源調配關係,教育局於20099月再將學校轉回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它的前身為賽馬會官立小學。1970年代中前期改為全日制,1970年代後期殺校。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摩理臣山的救世軍街

救世軍街 (Salavation Army Street) 位於灣仔摩理臣山,一端連接活道,另一端是救世軍街盡頭,摩利臣山救護站及鄧肇堅醫院的背面。


 


故名思意,街道命名自該處救世軍的服務設施。該處曾有一間救世軍光裕小學,網上資料指因灣仔適齡入學兒童減少,在1990年代關閉。學校建築物保留,為救世軍繼續提供服務:救世軍教育及發展中心教育中心、救世軍社會服務中心救世軍灣仔隊、救世軍灣仔家品店。



 


活道與救世軍街交界處有另一間學校賽馬會匡智學校。19819月成立,原是一所專為中度智障兒童提供教育服務的政府津貼學校。於20089月,學校轉型為輕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基於港島區學校資源調配關係,教育局於20099月再將學校轉回中度智障兒童學校。它的前身為賽馬會官立小學。1970年代中前期改為全日制,1970年代後期殺校。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維多利亞港都攪個標誌

一個設計簡約而充滿動感的「V」型標誌,在維港標記設計比賽的近九百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維多利亞港的新標記。



維港標記設計比賽由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海濱事務委員會合辦,分為公開組和學生組,公開組的優勝作品成為維港標記。公開組其中一份作品亦獲海濱事務委員會標誌甄選小組採納為委員會標誌。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201174日聯同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蒲祿祺及土木工程署署長韓志強,出席設計比賽的頒獎典禮,並為這新的維港標記揭幕。

林鄭月娥於典禮上表示,維港是香港的象徵,是最珍貴的公有天然資產。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優化海濱的工作,改善海濱的暢達性,並逐步建設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

她說:「今日誕生的維港標記會被應用於策劃中的海濱指示標牌系統,首先設置在六個地區試行,包括中西區、灣仔區、東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和觀塘區,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指示,協助他們前往附近的海濱長廊和海濱休憩用地,有助達致當局改善海濱的暢達性的目標。標記亦會同時應用於與海濱有關的活動海報、橫額和紀念品等宣傳物品上,以進一步打造維港這一個香港的獨特品牌。」

「優化海濱及改善海濱的通達性、連接性是一項持續的工作,而維港標記的誕生是其中一部分。當局會繼續與各界緊密合作,攜手締造一個朝氣蓬勃、綠化、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海濱。」

林鄭月娥感謝由余奉祖領導的跨專業評審委員會的專業評審,於眾多的參賽作品中選出優秀的得獎作品,亦感謝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以及各有關的區議員,於正式評審前參閱作品,並提交書面意見供評審參考。

維港標記設計比賽於本年一月展開,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中學生和大學/大專生發揮創意,為維港設計獨一無二的標記。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近九百份參賽作品,包括超過五百份的公開組和逾三百份的學生組參賽作品。

 


攪個標誌,好似冇需要!



 

 

維多利亞港都攪個標誌

一個設計簡約而充滿動感的「V」型標誌,在維港標記設計比賽的近九百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維多利亞港的新標記。



維港標記設計比賽由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海濱事務委員會合辦,分為公開組和學生組,公開組的優勝作品成為維港標記。公開組其中一份作品亦獲海濱事務委員會標誌甄選小組採納為委員會標誌。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201174日聯同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蒲祿祺及土木工程署署長韓志強,出席設計比賽的頒獎典禮,並為這新的維港標記揭幕。

林鄭月娥於典禮上表示,維港是香港的象徵,是最珍貴的公有天然資產。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優化海濱的工作,改善海濱的暢達性,並逐步建設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

她說:「今日誕生的維港標記會被應用於策劃中的海濱指示標牌系統,首先設置在六個地區試行,包括中西區、灣仔區、東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和觀塘區,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指示,協助他們前往附近的海濱長廊和海濱休憩用地,有助達致當局改善海濱的暢達性的目標。標記亦會同時應用於與海濱有關的活動海報、橫額和紀念品等宣傳物品上,以進一步打造維港這一個香港的獨特品牌。」

「優化海濱及改善海濱的通達性、連接性是一項持續的工作,而維港標記的誕生是其中一部分。當局會繼續與各界緊密合作,攜手締造一個朝氣蓬勃、綠化、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海濱。」

林鄭月娥感謝由余奉祖領導的跨專業評審委員會的專業評審,於眾多的參賽作品中選出優秀的得獎作品,亦感謝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以及各有關的區議員,於正式評審前參閱作品,並提交書面意見供評審參考。

維港標記設計比賽於本年一月展開,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中學生和大學/大專生發揮創意,為維港設計獨一無二的標記。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近九百份參賽作品,包括超過五百份的公開組和逾三百份的學生組參賽作品。

 


攪個標誌,好似冇需要!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澤西發售2011年聖誕樹裝飾郵票




2011118英屬澤西將發行一套六枚聖誕樹裝飾郵票。當文具店和百貨公司售賣聖誕節裝飾品,聖誕節又到了。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銅鑼灣禮頓道、禮頓里

禮頓道 (Leighton Road) 是銅鑼灣區一條主要道路,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摩理臣山道及堅拿道,全長850。西行一段中途連接黃泥涌峽道入跑馬地。

 

禮頓道途經利園山一帶,早年由怡和洋行擁有,其後由利希慎家族購入,易名利園山。當然山崗已經不再存在而變成商廈和地下是商舖的住宅樓宇,最突出的建築物當然是禮頓道與波斯富街交界的利舞臺廣場。



從銅鑼灣波斯富街交界看禮頓道。 (2011年拍攝)


第二次世界大戰位於禮頓道禮頓山修建的防空隧道。 (2011年拍攝)



禮頓道近黃泥涌道交界。 (2011年拍攝)



新寧道力寶禮頓中心外的禮頓道。 (2011年拍攝)





禮頓道行人天橋。灣仔區議會為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天橋粉飾一番。 (2011年拍攝)



禮頓道曾有一間一號差館位於銅鑼灣禮頓道南端和波斯富街的盡頭,即今電訊盈科東區機樓之所在地;於1853年啟用,1930年代拆卸。




禮頓里 (Leighton Lane) 同是位於銅鑼灣,一邊連接禮頓道,一邊則直達盡頭的基督教香港靈糧堂。



從禮頓道望向禮頓里。(2011年拍攝)



由於早期一些搖望平房式住宅是由平民F. Leighton 擁有,所妣兩條道路因此命名。


 


保良局



禮頓道亦是香港大慈善團體保良局的總部。
19世紀末的香港,誘拐婦孺、逼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經常發生。在1878118,東莞縣僑商盧賡揚、馮普熙、施笙階、謝達盛等聯名上書當時的港督軒尼詩爵士,請准設立保良公局,以保赤安良為宗旨,籌集資金,緝拿拐匪。18805月獲港督批准,18828月英國理藩院通過「保良局條例」,並刊於憲報。後來為紀念創局的艱辛,遂將118定為保良局創局紀念日。


 


「保良局」的「保良」二字,指保赤安良的意思。初期的工作為防止誘拐,保護無依婦孺,並協助華民政務司調解家庭與婚姻糾紛。隨著香港社會的轉變,現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優質多元的服務。(保良局網頁)


 


保良局總部內一歷史博物館,為公眾人士提供展覽導賞、資料查閱及講座等各項服務。博物館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蒐集、編整、保護和復修保良局的文物檔案,並進行各項檔案管理及歷史文化保育的工作。該處有保良局的紀念品發售。



 



保良局總部旁的港大保良局社區書院。(2011年拍攝)


書院教學大樓包括:38個課室及2個演講廳,可供超過2,000名學生使用;教學設施齊備,包括學生發展資源中心、電腦室、圖書館、學生研習坊等。另外,書院更按個別學科需要增設有食物及營養學實驗室、酒店管理培訓中心、保健產品教室及為時裝造型及形象設計高級文憑課程而設的特別室;書院大樓亦設多用途體育館及演藝室,讓學生作課餘活動,舒展身心。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銅鑼灣禮頓道、禮頓里

禮頓道 (Leighton Road) 是銅鑼灣區一條主要道路,東面連接高士威道,西面連接摩理臣山道及堅拿道,全長850。西行一段中途連接黃泥涌峽道入跑馬地。

 

禮頓道途經利園山一帶,早年由怡和洋行擁有,其後由利希慎家族購入,易名利園山。當然山崗已經不再存在而變成商廈和地下是商舖的住宅樓宇,最突出的建築物當然是禮頓道與波斯富街交界的利舞臺廣場。



從銅鑼灣波斯富街交界看禮頓道。 (2011年拍攝)


第二次世界大戰位於禮頓道禮頓山修建的防空隧道。 (2011年拍攝)



禮頓道近黃泥涌道交界。 (2011年拍攝)



新寧道力寶禮頓中心外的禮頓道。 (2011年拍攝)





禮頓道行人天橋。灣仔區議會為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天橋粉飾一番。 (2011年拍攝)



禮頓道曾有一間一號差館位於銅鑼灣禮頓道南端和波斯富街的盡頭,即今電訊盈科東區機樓之所在地;於1853年啟用,1930年代拆卸。




禮頓里 (Leighton Lane) 同是位於銅鑼灣,一邊連接禮頓道,一邊則直達盡頭的基督教香港靈糧堂。



從禮頓道望向禮頓里。(2011年拍攝)



由於早期一些搖望平房式住宅是由平民F. Leighton 擁有,所妣兩條道路因此命名。


 


保良局



禮頓道亦是香港大慈善團體保良局的總部。
19世紀末的香港,誘拐婦孺、逼良為娼、販賣人口的事情經常發生。在1878118,東莞縣僑商盧賡揚、馮普熙、施笙階、謝達盛等聯名上書當時的港督軒尼詩爵士,請准設立保良公局,以保赤安良為宗旨,籌集資金,緝拿拐匪。18805月獲港督批准,18828月英國理藩院通過「保良局條例」,並刊於憲報。後來為紀念創局的艱辛,遂將118定為保良局創局紀念日。


 


「保良局」的「保良」二字,指保赤安良的意思。初期的工作為防止誘拐,保護無依婦孺,並協助華民政務司調解家庭與婚姻糾紛。隨著香港社會的轉變,現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優質多元的服務。(保良局網頁)


 


保良局總部內一歷史博物館,為公眾人士提供展覽導賞、資料查閱及講座等各項服務。博物館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蒐集、編整、保護和復修保良局的文物檔案,並進行各項檔案管理及歷史文化保育的工作。該處有保良局的紀念品發售。



 



保良局總部旁的港大保良局社區書院。(2011年拍攝)


書院教學大樓包括:38個課室及2個演講廳,可供超過2,000名學生使用;教學設施齊備,包括學生發展資源中心、電腦室、圖書館、學生研習坊等。另外,書院更按個別學科需要增設有食物及營養學實驗室、酒店管理培訓中心、保健產品教室及為時裝造型及形象設計高級文憑課程而設的特別室;書院大樓亦設多用途體育館及演藝室,讓學生作課餘活動,舒展身心。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銅鑼灣羅素街

羅素街 (Russell Street) 是位於銅鑼灣,維基百科指街道以1880年香港庫務司(1881年兼任總登記官)1888-1892年成為首席按察司的The Hon Sir James Russell的名字命名。之前他曾任巡理府法官(Police Magistrate)、消防隊助理總監、港督私人秘書、驗屍官。


 


不過,有饒玖才著的《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上 港島與九龍P.217指出街道名稱來自美國的旗昌洋行Russell & Co.。不知誰是誰非?


 


香港大學出版社的 “Signs of a Colonial Era”一書資料簡單顯示與維基百科相同的街道命名來源。


 


羅素街原本是潮濕陰暗的傳統街市,一邊是電車廠。當灣仔電車維修廠於19912月被拆卸,原址興建時代廣場之後,鄰近的羅素街進行重建計劃,將舊式街市蛻變成名店林立的街道,徹底改變了附近的面貌。現在的羅素街已經是銅鑼灣中最繁忙的街道之一。


 












政府批地條款中規定的時代廣場公共空間,仍有大量使用守則及標明私家物業。私有化嗎?

1950年,羅素街事件,警民衝突,催淚彈鎮壓。19491224平安夜,當時香港電車只承認親中華民國的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下轄的「維多利亞城電車職工自由工會」,拒絕承認親共工人成立的工會,而引發與資方衝突。香港警察由外籍警官指揮,攻進電車廠,見人就打,數十香港電車職員受重傷。



當年的羅素街,一邊是電車廠。

 


羅素街地舖成為香港最高租金的街道。20117月利嘉閣(工商舖)資料顯示,大上海鐘錶租用的銅鑼灣羅素街地舖,獲真力時(ZENITH)每月140萬元搶租,呎租約3,415元,料為區內新指標。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銅鑼灣羅素街

羅素街 (Russell Street) 是位於銅鑼灣,維基百科指街道以1880年香港庫務司(1881年兼任總登記官)1888-1892年成為首席按察司的The Hon Sir James Russell的名字命名。之前他曾任巡理府法官(Police Magistrate)、消防隊助理總監、港督私人秘書、驗屍官。


 


不過,有饒玖才著的《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上 港島與九龍P.217指出街道名稱來自美國的旗昌洋行Russell & Co.。不知誰是誰非?


 


香港大學出版社的 “Signs of a Colonial Era”一書資料簡單顯示與維基百科相同的街道命名來源。


 


羅素街原本是潮濕陰暗的傳統街市,一邊是電車廠。當灣仔電車維修廠於19912月被拆卸,原址興建時代廣場之後,鄰近的羅素街進行重建計劃,將舊式街市蛻變成名店林立的街道,徹底改變了附近的面貌。現在的羅素街已經是銅鑼灣中最繁忙的街道之一。


 












政府批地條款中規定的時代廣場公共空間,仍有大量使用守則及標明私家物業。私有化嗎?

1950年,羅素街事件,警民衝突,催淚彈鎮壓。19491224平安夜,當時香港電車只承認親中華民國的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下轄的「維多利亞城電車職工自由工會」,拒絕承認親共工人成立的工會,而引發與資方衝突。香港警察由外籍警官指揮,攻進電車廠,見人就打,數十香港電車職員受重傷。



當年的羅素街,一邊是電車廠。

 


羅素街地舖成為香港最高租金的街道。20117月利嘉閣(工商舖)資料顯示,大上海鐘錶租用的銅鑼灣羅素街地舖,獲真力時(ZENITH)每月140萬元搶租,呎租約3,415元,料為區內新指標。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歷史:灣仔摩理臣山及摩理臣山道

摩理臣山道 (Morrison Hill Road) 南接黃泥涌道及皇后大道東交界,北接天樂里及灣仔道交界。與此交匯的道路包括崇德街、堅拿道、體育道及禮頓道等。摩理臣山道以西為摩理臣山,現已夷平。


灣仔摩理臣山道望向香港回歸金龍雕塑。 (2011年10月拍攝)




灣仔摩理臣山道望向堅拿道西。 (2011年拍攝)


灣仔摩理臣山道望向黃泥涌峽橋。天橋連接香港仔隧道。 (2011年10月拍攝)


現時摩理臣山道香港回歸金龍雕塑,以前是一Kuhlan紀念柱。該柱原放於舊灣仔街市外,因要擴闊摩理臣山(Morrison Hill,又譯作摩利臣山)是香港一座已被夷平的小山丘,位於灣仔活道一帶。摩理臣山的名字取自19世紀來華傳道的馬禮遜牧師。摩理臣山曾經是一個石礦場。在灣仔填海之前,該地處於海旁。


 


1842年,中英在南京簽訂條約,把香港割讓給英國人。開埠之初,到香港的傳教士認定這是個傳教大好機會,當時,倫敦傳道會在18422月通過決議,並致電給當時香港的英國代表 Henry Pottinger (後來1843年成為第一任港督),向他要一塊土地用作建造教堂和學校。結果,教會在當時的摩利臣山興建了馬禮遜英華學校 Morrison Anglo-Chinese School ,就是最早的西式學校,也就是香港第一間英國人的教會學校。該校於184211月在今灣仔摩利臣山山頂建成。(Morrison Hill,今譯「摩利臣山」即因馬禮遜而得名)。馬禮遜英華學校只辦了6年於1849年關閉。該山經數十年後為了灣仔填海已剷平。


 


現在政府正式以「摩理臣山」稱之。不過,由於「摩理臣山」與「摩利臣山」互通,有以「利」字的命名的摩利臣山郵政局、摩利臣山救護站。


 

 

 

 

從街道建築找歷歷史:灣仔摩理臣山及摩理臣山道

摩理臣山道 (Morrison Hill Road) 南接黃泥涌道及皇后大道東交界,北接天樂里及灣仔道交界。與此交匯的道路包括崇德街、堅拿道、體育道及禮頓道等。摩理臣山道以西為摩理臣山,現已夷平。


灣仔摩理臣山道望向香港回歸金龍雕塑。 (2011年10月拍攝)




灣仔摩理臣山道望向堅拿道西。 (2011年拍攝)


灣仔摩理臣山道望向黃泥涌峽橋。天橋連接香港仔隧道。 (2011年10月拍攝)


現時摩理臣山道香港回歸金龍雕塑,以前是一Kuhlan紀念柱。該柱原放於舊灣仔街市外,因要擴闊摩理臣山(Morrison Hill,又譯作摩利臣山)是香港一座已被夷平的小山丘,位於灣仔活道一帶。摩理臣山的名字取自19世紀來華傳道的馬禮遜牧師。摩理臣山曾經是一個石礦場。在灣仔填海之前,該地處於海旁。


 


1842年,中英在南京簽訂條約,把香港割讓給英國人。開埠之初,到香港的傳教士認定這是個傳教大好機會,當時,倫敦傳道會在18422月通過決議,並致電給當時香港的英國代表 Henry Pottinger (後來1843年成為第一任港督),向他要一塊土地用作建造教堂和學校。結果,教會在當時的摩利臣山興建了馬禮遜英華學校 Morrison Anglo-Chinese School ,就是最早的西式學校,也就是香港第一間英國人的教會學校。該校於184211月在今灣仔摩利臣山山頂建成。(Morrison Hill,今譯「摩利臣山」即因馬禮遜而得名)。馬禮遜英華學校只辦了6年於1849年關閉。該山經數十年後為了灣仔填海已剷平。


 


現在政府正式以「摩理臣山」稱之。不過,由於「摩理臣山」與「摩利臣山」互通,有以「利」字的命名的摩利臣山郵政局、摩利臣山救護站。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由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見灣仔摩理臣山的痕跡

灣仔活道 (Wood Road) 1936年雖然建了工業學院,但摩理臣山的山石,尚未完全鑿平。全面鑿平是在戰後的1960年代。其實如妯心觀察仍可以看到該地區原是一座石山的痕跡。


 


從皇后大道東香港防癆會側聖約瑟小學旁的活道拾級而下,右手一側是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TWGHs Li Chi Ho Primary School)。石級之下,即為活道29號教總局特殊教育服務中心。在此特殊教育中心正門向前望回去,即見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的後面,有一三合土結構之建築支架,支架內仍為嶙峋之石山,是很遲才將它剷平。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2011年拍攝)

由於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在建築時,摩理臣山仍未全部剷平,故建築師用權宜之計,建一三合土鋼筋支架於未鑿平的山石上,作為學校的後座建築。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背後的三合土架和摩理臣山山石痕跡。(2011年拍攝)


等到摩理臣山的石山進行剷平工程時,這部份的山石因在建築物架構內,不能剷去,於是留下石山讓人們考察。



其實位於皇后大道東在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與鄧肇堅醫院之間亦可以看見摩理臣山山石的痕跡。(2011年拍攝)

 


為政府資助學校,亦為東華三院轄下十四所小學之一員。本校前身為東華三院港島第三小學。學校原在跑馬地景光街,是政府首次撥款補助東華三院義學的第一間學校。它原由一間香港著名的私塾發展而來的。


 


清未民初時期,香港有位熱心教育的陸灼文先生,在跑馬地開設一間學堂,教育黃泥涌村內的兒童,這間學堂名為「蒙養學堂」。跑馬地景光街一帶,原為黃泥涌村,開始開發成住宅區是1923年的事。1923年前該處仍是鄉村模式。到了1928年,陸先生已70多歲,體力衰退,無法支持辦學。由於沒有新一代繼續人,他去信給華民政務司,說自己無力再維持蒙養學堂,將請政府將這間學堂接收,以免該區的學童失學。他將學童名單列出,不來校舍共有學生60人。他願將所有書枱和教具全部送出,不收分文,亦不堅持仍用「蒙養學堂」之名。華民政務司親自派人去訪問他,發現他確是年老多病,於是答應他的請求。


 


華民政務司是監督東華三院的官方機構,當時東華三院還未統一,東華三院的義學,因經費由文武廟嘗產的收入支付,故當時義學通稱「文武廟義學」,而它是由東華醫院管理。華民政務司既同意接收「蒙養學堂」,便通知東華東院派員去跑馬地接受。


 


東華三院按文武廟義學的編制,編為「文武廟第十五義學」,並通知華民政務司校舍太舊,必須改建。同時在該區學童太多,只能收客60人的校舍是不夠的。政府於是撥出景光街14號內地段第3105地段,興建新校舍。同時又撥出柱芳街10號內地段第2715號屋宇一間,作為學校常費。這是政府首次津貼文武廟義學之始。


 


1929年景光街校舍建成,可容立120名學生。當時香港亦效發內地學制改革,將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景光街的新校改為初級小學,命名為「文武廟黃泥涌免費初級小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華三院因義學並非全由文武廟收益支持,所以全部改為「東華三院義學」,將各區義學合併為現代化的學校。景光街的學校因此名為「東華三院香港第三小學校」。駱克道的灣仔義學,則改為「東華三院香港第四小學校」。




山上高空望向1950年代的仍未完全剷平的摩理臣山(左面)及跑馬地馬場(中右方)


 


1957年政府撥出摩理臣山活道的地段建新校舍,將第三校舍搬到該校,同時亦將第四小學合併到新校舍去。校舍1958年啟用。1971年獲東華三院董事局提議,並獲主席王澤森先生贊同,賜校名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李賜豪先生為本港李眾勝堂保濟丸藥廠東主,於1970年任本院總理,輸財出力,對平民教育尤所關懷,概捐二十五萬元推進本院建設校舍的工作。董事局同寅深感於李顧問樂善行仁,造福社會,決以院屬香港皇后大道東第三小學命名曰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2003年,學校獲教育局撥款進行學校改善工程。2006年新翼大樓落成,並獲李賜豪先生長女梁李佩能女士慷慨捐贈港幣八十萬圓增加及改善學校設施,使學校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改善。為感謝梁女士的善行,在教育局的同意下,並應梁女士為紀念其母親的意思,董事局將學校新翼大樓以李賜豪先生夫人名字命名曰李梁福意樓。 (文字資料來源: 《香港東區街道故事》1995年 夏歷 著 及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網頁)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由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見灣仔摩理臣山的痕跡

灣仔活道 (Wood Road) 1936年雖然建了工業學院,但摩理臣山的山石,尚未完全鑿平。全面鑿平是在戰後的1960年代。其實如妯心觀察仍可以看到該地區原是一座石山的痕跡。


 


從皇后大道東香港防癆會側聖約瑟小學旁的活道拾級而下,右手一側是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TWGHs Li Chi Ho Primary School)。石級之下,即為活道29號教總局特殊教育服務中心。在此特殊教育中心正門向前望回去,即見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的後面,有一三合土結構之建築支架,支架內仍為嶙峋之石山,是很遲才將它剷平。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2011年拍攝)

由於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在建築時,摩理臣山仍未全部剷平,故建築師用權宜之計,建一三合土鋼筋支架於未鑿平的山石上,作為學校的後座建築。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背後的三合土架和摩理臣山山石痕跡。(2011年拍攝)


等到摩理臣山的石山進行剷平工程時,這部份的山石因在建築物架構內,不能剷去,於是留下石山讓人們考察。



其實位於皇后大道東在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與鄧肇堅醫院之間亦可以看見摩理臣山山石的痕跡。(2011年拍攝)

 


為政府資助學校,亦為東華三院轄下十四所小學之一員。本校前身為東華三院港島第三小學。學校原在跑馬地景光街,是政府首次撥款補助東華三院義學的第一間學校。它原由一間香港著名的私塾發展而來的。


 


清未民初時期,香港有位熱心教育的陸灼文先生,在跑馬地開設一間學堂,教育黃泥涌村內的兒童,這間學堂名為「蒙養學堂」。跑馬地景光街一帶,原為黃泥涌村,開始開發成住宅區是1923年的事。1923年前該處仍是鄉村模式。到了1928年,陸先生已70多歲,體力衰退,無法支持辦學。由於沒有新一代繼續人,他去信給華民政務司,說自己無力再維持蒙養學堂,將請政府將這間學堂接收,以免該區的學童失學。他將學童名單列出,不來校舍共有學生60人。他願將所有書枱和教具全部送出,不收分文,亦不堅持仍用「蒙養學堂」之名。華民政務司親自派人去訪問他,發現他確是年老多病,於是答應他的請求。


 


華民政務司是監督東華三院的官方機構,當時東華三院還未統一,東華三院的義學,因經費由文武廟嘗產的收入支付,故當時義學通稱「文武廟義學」,而它是由東華醫院管理。華民政務司既同意接收「蒙養學堂」,便通知東華東院派員去跑馬地接受。


 


東華三院按文武廟義學的編制,編為「文武廟第十五義學」,並通知華民政務司校舍太舊,必須改建。同時在該區學童太多,只能收客60人的校舍是不夠的。政府於是撥出景光街14號內地段第3105地段,興建新校舍。同時又撥出柱芳街10號內地段第2715號屋宇一間,作為學校常費。這是政府首次津貼文武廟義學之始。


 


1929年景光街校舍建成,可容立120名學生。當時香港亦效發內地學制改革,將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景光街的新校改為初級小學,命名為「文武廟黃泥涌免費初級小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華三院因義學並非全由文武廟收益支持,所以全部改為「東華三院義學」,將各區義學合併為現代化的學校。景光街的學校因此名為「東華三院香港第三小學校」。駱克道的灣仔義學,則改為「東華三院香港第四小學校」。




山上高空望向1950年代的仍未完全剷平的摩理臣山(左面)及跑馬地馬場(中右方)


 


1957年政府撥出摩理臣山活道的地段建新校舍,將第三校舍搬到該校,同時亦將第四小學合併到新校舍去。校舍1958年啟用。1971年獲東華三院董事局提議,並獲主席王澤森先生贊同,賜校名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李賜豪先生為本港李眾勝堂保濟丸藥廠東主,於1970年任本院總理,輸財出力,對平民教育尤所關懷,概捐二十五萬元推進本院建設校舍的工作。董事局同寅深感於李顧問樂善行仁,造福社會,決以院屬香港皇后大道東第三小學命名曰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2003年,學校獲教育局撥款進行學校改善工程。2006年新翼大樓落成,並獲李賜豪先生長女梁李佩能女士慷慨捐贈港幣八十萬圓增加及改善學校設施,使學校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改善。為感謝梁女士的善行,在教育局的同意下,並應梁女士為紀念其母親的意思,董事局將學校新翼大樓以李賜豪先生夫人名字命名曰李梁福意樓。 (文字資料來源: 《香港東區街道故事》1995年 夏歷 著 及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