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參與天主教香港教區三位輔理主教的祝聖禮儀

昨日下午三時,在天主教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了三位神父成為輔理主教的祝聖禮儀。三位神父分別是李斌生、楊鳴章及夏志誠。

現場茶會外掛滿像徵梵蒂岡國旗的白色和黃色氣球。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樂富廣場米線陣































一個人去樂富廣場,不想去酒樓、西餐廳、快餐店,於是光顧米線陣。它是已經有四間分店的小集團食肆。是日選擇了三款之中其中一款下午茶米線餐-沙嗲牛肉魚蛋米線配凍奶茶。米線湯底選擇了蕃茄。另外,點了小吃-滷水豆腐豬肚絲。


米線湯底有完好的切片蕃茄,蕃茄自然有味但湯底卻蕃茄味不足。我反而喜歡味千拉麵那種較濃蕃茄味的湯底。牛肉雖細塊但較厚身,質素不差,如果沙嗲味可以再濃一點更好。魚蛋是一般貨式,勝在彈牙。整體上那碗米線不差。小吃味道不錯,但只是一至二人份量,並不便宜。服務方面,中規中舉,可以一去。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香港發售萬國郵聯國際回郵券



萬國郵政聯盟(萬國郵聯)於1874年成立,2014年適逢其成立一百四十周年,萬國郵聯特此發行一款特別國際回郵券,以資紀念。香港由9月10日開始發售。沿用多哈國際回郵券的設計,此款國際回郵券除印有展示萬國郵聯成立140周年的特別紀念標誌外,並以特別變色防偽墨水印製萬國郵聯的成立年份(1874)及今年的年份(2014)。每張國際回郵券可兌換成郵票,讓顧客於任何一間已加入萬國郵聯的郵政機關投寄一件非掛號優先郵件或一件以空郵投寄的非掛號信件,兌換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14購買一張券,價值已經較在香港寄空郵為貴,而且要攜帶此券才可在外國郵局換郵票,實在不方便。況且大家到外地必有當地的貨幣,隨時可以購買當地郵票寄信。我相信已經失去當年需要推出的目的。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尖東Sabatini餐廳

最近一個星期日我與老婆去了尖東帝苑酒店的Sabatini吃半自助午餐。那天幾乎座無墟席,辛好在當日早上預先致電訂位亦恰巧仍然有空枱。我在十多年前曾光顧一次,但對餐廳及食物已經印象模糊。
 

消失了的啟德濱

啟德濱是香港昔日的地名,指九龍九龍城以南,前啟德機場北部一帶。啟德機場便是因啟德濱而得名。


192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在梭亞籌備九龍何文田花園城市之際,時任訂例局議員的何啟曾於1912年提出九龍灣填海計劃,並與建一個為華人而設的社區-啟德濱。計劃除了舒緩因大量人口湧入香港而造成的房屋問題,亦希望提供一個較理想的居住環境,吸引由廣東省南來的富商進行投資。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九龍塘花園城市

在發展何文田後,九龍塘亦開始建屋。田園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英國的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爵士於1898年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提出,要建立一個經規劃的近郊市鎮,集城市與郊區的優點於一身,居民既可在生活上先給自足,同時又可享受優美居住環境。此後於1899年成立了一個花園城市協會,在1903年和1920年建立了兩個試驗性質的花園城市:列曲沃斯花園城市和威爾溫花園城市。兩個城市雖然沒有完全體現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的設計思想,但是直到今天兩個城市都仍然是健康和持續發展的社區。

九龍塘花園城市(Kowloon Tong Garden City Estate)為現存少數二十世紀早期“花園城市”的實例。該工程由英商義德(Montague Ede)1921年發起,旨在為香港的新興中產階級提供一個健康而經濟的郊區生活環境。工程由九龍塘及新界發展公司,是香港對現代主義城市規劃第一次嘗試。

1930年代的九龍塘花園城市(金巴倫道)。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葡萄牙人與香港(三)

布力架


另一位著名葡萄牙人是布力架(José Pedro Braga)。他居住在加多利山,在上世紀30年代,布力架可說是葡國人龍頭。他初初只是路透社派香港的記者,後來自組公司,生意愈做愈大,曾經做過中華電力的主席及董事,在1929年做到立法會葡藉議員及非官守議員。布力架曾開創香港新的政治局面,規定立法局最少有一位葡國人擔任非官守議員,大大提高葡國人地位,直到1985年才取消這個規定。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葡萄牙人與香港(二)

去到20世紀初,葡萄牙人開始居住並發展九龍,特別是尖沙咀及太子道西一帶,如加連威老道、諾士佛台、金巴利道等等。

相片是1910年代由尖沙咀摩地道的西式房屋向南望。遠方山崗是訊號山。早期摩地道多居住著葡萄牙人。


尖沙咀的玫瑰堂

玫瑰堂的落成碑石



玫瑰堂的界石:九龍內地段(K.I.L.)617號。之前是花園地段(G.L.)38號。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葡萄牙人與香港(一)

雖然早年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但有不少葡萄牙人居住。1842年香港開埠,當時在澳門的英國駐華商會辦事處搬至香港,其中有一部份是葡國人,成為第一批來港的葡萄牙人。由於葡萄牙人在16世紀已在亞洲,到香港開埠時已生活了三個世紀,落地生根,後代精於當地語言。由於當時華人不懂英文,英人不懂亞洲國家的語言,於是葡萄牙人就甚為吃香,所以早期葡萄人在香港大部份都是做翻譯文員,翻譯中英文、馬拉語、印度語、孟加拉語等等,可說是香港及英國之間的管治橋樑。可是,葡萄牙人這個優勢亦成為缺點。因為這批葡萄牙人已是「亞洲化」,英國不視之為歐洲葡萄牙人,所以香港葡萄牙人一直都不能登上政府最高層,地位高於華人,低於當時居港的英、法及德人。


以下是一段影片有不少早期葡人在香港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