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不見流水的灣仔石水渠街

石水渠街 (Stone Nullah Lane) 是位於灣仔區的一條街道,本來可以與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垂直接通。街道南端盡頭為石水渠街花園及在隆安街的灣仔北帝廟,經花園之上的樓梯可步行至堅尼地道。市建局及華人置業合作興建位於灣仔道3號尚翹峰及新灣仔街市。住宅於2007年落成。自此石水渠街便一分為二。不少街道亦有此情況。


 




從皇后大道東望向石水渠街。
(2010年拍攝
)



聖雅各福群會外的石水渠街。
(2011年拍攝)



石水渠街公園,旁有石級上堅尼地道。
(2011年拍攝)





把石水渠街一分為二的市建局重建項目尚翹峰。




街道命名為石水渠街,是因為那處附近在18世紀曾經有一條石水渠,主要提供淡水給商船隊補給。該水渠於1920年代被逐步填平。商人彭華於1862年的政府土地拍賣中投得大部份石水渠街以東的土地,用以興建住宅和工場。附近的北帝廟於1865年建成。街上其中一幢最有名的歷史建築是建於1920年代的藍屋。





石水渠街的藍屋。




藍屋是位於灣仔石水渠街72號至74A號雙數門牌一列唐樓,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中72號、72A74號三幢外牆被塗上藍色,因而被稱為「藍屋」;而74A仍由私人擁有,一直維持灰色的外牆。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佗醫院」(亦稱為「灣仔街坊醫院」)。1886年關閉後變為用作供奉「神醫華陀」的廟宇。1920年代拆卸後興建現在四層高建築,於1922年建成,樓梯間的牆壁、單位內的窗戶同樣由木材製造,而露台部分則採用鋼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72號地下為「華佗廟」,1950年代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館取代,至1960年代林祖的武館再改為其兒子林鎮顯的醫館。



 

藍屋的木樓梯。






藍屋其中一間地舖曾用作跌打醫館。




 

藍屋之所以是藍色,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70年代末期政府工人為外牆髹上油漆時,物料庫剛巧只剩下藍色油漆,於是整座建築物便由頂至底被髹成藍色,自此令它跟附近的高樓大廈與別不同。不過我不明白為何物業會收歸政府?是否沒業主後人承繼產業呢?20099月藍屋建築群被發展局列入第二批供活化的政府歷史建築物名單中,香港政府以巨額資助吸引非牟利機構參與活化,而日後建築群的色調亦不設限制,但要保存露台的懸臂式混凝土外廊、幾何圖案熟鐵扶欄及混凝土托架。2010915由聖雅各福群會提出的申請計劃獲得批准,將藍屋活化成民間生活館,並會首次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包括藍屋、黃屋及橙屋的14戶居民繼續留住,並獲加建獨立洗手間和升降機,更需要改建消防設施。


 

 


活化藍屋報導: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923&sec_id=4104&subsec=11867&art_id=13239008




石水渠街位於莊士敦道與交加街之間的一段,由於多年來臨近舊及新的灣仔街市,而交加街亦有不少發牌固定小販,所以形成地舖多售買街市餸菜濕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