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醫院道的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公園建於1936年,適逢同年1月英皇喬治五世駕崩,香港政府便以其名命名香港兩個公園。另一個是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公園外牆是由古老大麻石建成,再加有無數歷史久遠的細葉榕樹、一個標準足球場、一個標準籃球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等。公園內的南面有香港唯一建於公園內的香港保護兒童會譚雅士幼兒學校,建於1963年。



園內部分位置屬前國家醫院附屬小院及院長宿舍所在地。最值得一看,是醫院道入口斜路那排圓孔石雕欄杆,保留了昔日的英式設計。公園的矮石牆在翻新後掃上了一層油漆,反而欠缺了一份原始美。




公園南面是高街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現時港鐵在公園西面部份連籃球場進行港島延線工程。



 



公園可以看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建造的防空洞入口,現在已經堵塞了。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醫院道的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公園建於1936年,適逢同年1月英皇喬治五世駕崩,香港政府便以其名命名香港兩個公園。另一個是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公園外牆是由古老大麻石建成,再加有無數歷史久遠的細葉榕樹、一個標準足球場、一個標準籃球場,以及兒童遊樂場等。公園內的南面有香港唯一建於公園內的香港保護兒童會譚雅士幼兒學校,建於1963年。



園內部分位置屬前國家醫院附屬小院及院長宿舍所在地。最值得一看,是醫院道入口斜路那排圓孔石雕欄杆,保留了昔日的英式設計。公園的矮石牆在翻新後掃上了一層油漆,反而欠缺了一份原始美。




公園南面是高街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現時港鐵在公園西面部份連籃球場進行港島延線工程。



 



公園可以看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建造的防空洞入口,現在已經堵塞了。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

東華三院的創辦,可溯自建於1851年位於港島太平山街的廣福義祠。義祠原用作市民安放先僑靈位的地方,後來卻成為流落無依人士及垂危病人的居所,衛生環境日益惡劣,引起政府及全港市民的關注。當時一群熱心公益的華人領袖有見及此,便倡議集資於附近興建一所醫院。1869年,港督麥當奴撥出上環普仁街一個地段,資助十一萬五千元建院費用,並於1870年頒佈《倡建東華醫院總例》,創辦香港第一間華人醫院。醫院尚未落成,創院的華人領袖已在院址附近開設臨時贈醫所為貧病者提供服務。至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啟用,為貧苦市民提供免費中醫藥服務,奠定了東華三院善業的基石。





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正門(20115)


其後,隨着人口不斷膨脹,醫療服務需求日增,位於九龍油麻地的廣華醫院及香港銅鑼灣的東華東院相應於1911年及1929年分別落成投入服務。1931年,東華為加強三間醫院的行政管理及資源分配,決定由一個董事局統一管理三間醫院,合稱「東華三院」。


創院初期,東華除贈醫施藥外,更同時提供社會福利及教育服務。在醫院工程施工期間,有見工人在院址掘出一批骸骨,當時的創院總理便於西環堅尼地城興建「牛房義山」,安葬骸骨,從此開展了東華的社會服務。此外,又肩負福利救濟工作,每遇天災人禍,必出錢出力賑濟災民,救濟範圍廣及國內同胞。教育服務方面,東華於1880年利用文武廟捐款收益,於荷李活道文武廟旁的中華書院創辦第一所義學,為貧苦學生提供免費教育,開創本港平民教育的先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東華三院在這非常時期,仍堅持在東華醫院及廣華醫院提供有限度的醫療服務,又竭力協助疏散市民回鄉、施粥派飯、派送寒衣、殮死救傷。和平後,東華全面恢復醫療服務,及至五、六十年代,東華着手開辦中、小學及發展正規和系統化的社會服務。 (東華三院網頁)


普仁街 (Po Yan Street) 在1869年前名為「墳墓街」,當時香港政府並沒有殯葬政策,這裏一幅山坡是華人安葬先人的主要墓地,因此它旁邊的街道便稱為墳墓街。沿普仁街,大多都是東華三院房地產,例如東暉花園及世銀花苑。除了捐款,東華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收租。




東華三院李兆忠紀念大樓入口。





東華醫院奠基石,只有中文無英文,可見早年中國人因為少接觸世界。



東華三院李兆忠紀念大樓每一層都排有大牌匾。九龍廣華醫院的文物館更多。





東華三院百周年紀念大樓。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

東華三院的創辦,可溯自建於1851年位於港島太平山街的廣福義祠。義祠原用作市民安放先僑靈位的地方,後來卻成為流落無依人士及垂危病人的居所,衛生環境日益惡劣,引起政府及全港市民的關注。當時一群熱心公益的華人領袖有見及此,便倡議集資於附近興建一所醫院。1869年,港督麥當奴撥出上環普仁街一個地段,資助十一萬五千元建院費用,並於1870年頒佈《倡建東華醫院總例》,創辦香港第一間華人醫院。醫院尚未落成,創院的華人領袖已在院址附近開設臨時贈醫所為貧病者提供服務。至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啟用,為貧苦市民提供免費中醫藥服務,奠定了東華三院善業的基石。





上環普仁街東華醫院正門(20115)


其後,隨着人口不斷膨脹,醫療服務需求日增,位於九龍油麻地的廣華醫院及香港銅鑼灣的東華東院相應於1911年及1929年分別落成投入服務。1931年,東華為加強三間醫院的行政管理及資源分配,決定由一個董事局統一管理三間醫院,合稱「東華三院」。


創院初期,東華除贈醫施藥外,更同時提供社會福利及教育服務。在醫院工程施工期間,有見工人在院址掘出一批骸骨,當時的創院總理便於西環堅尼地城興建「牛房義山」,安葬骸骨,從此開展了東華的社會服務。此外,又肩負福利救濟工作,每遇天災人禍,必出錢出力賑濟災民,救濟範圍廣及國內同胞。教育服務方面,東華於1880年利用文武廟捐款收益,於荷李活道文武廟旁的中華書院創辦第一所義學,為貧苦學生提供免費教育,開創本港平民教育的先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東華三院在這非常時期,仍堅持在東華醫院及廣華醫院提供有限度的醫療服務,又竭力協助疏散市民回鄉、施粥派飯、派送寒衣、殮死救傷。和平後,東華全面恢復醫療服務,及至五、六十年代,東華着手開辦中、小學及發展正規和系統化的社會服務。 (東華三院網頁)


普仁街 (Po Yan Street) 在1869年前名為「墳墓街」,當時香港政府並沒有殯葬政策,這裏一幅山坡是華人安葬先人的主要墓地,因此它旁邊的街道便稱為墳墓街。沿普仁街,大多都是東華三院房地產,例如東暉花園及世銀花苑。除了捐款,東華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收租。




東華三院李兆忠紀念大樓入口。





東華醫院奠基石,只有中文無英文,可見早年中國人因為少接觸世界。



東華三院李兆忠紀念大樓每一層都排有大牌匾。九龍廣華醫院的文物館更多。





東華三院百周年紀念大樓。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差館上街

上環的差館上街 (Upper Station Street) 來自該處設立第一間警署(差館)。早期的香港治安工作由英軍負責,後來為成立警隊就從軍隊中挑選了 35名軍人成為香港第一批警察,終於香港警隊在1844年成立。軍隊願意「放人」,質素自然不會好。



上環差館上街(2008)


太平山山腳太平山街一帶多華人聚居,於是在1870年在該區建成首間「八號差館」。其所在的位置是今天的普義街,也就是從前的差館街了;而差館上街,則是一條與差館街相連,向半山伸延的斜路。及至一八九四年,香港發生鼠疫,其爆發地點就是當年人煙稠密、衛生環境惡劣的華人平民區太平山街一帶。港府為了確保消滅疫症,遂把該區所有樓宇清拆,重新發展,而八號差館當然亦不能倖免,需遷往附近的醫院道去。



上環普義街(20115)


太平山區重建工程於一八九八年左右完成,原來的差館街易名普義街,而該區就空餘差館上街之名,而無差館在其中了。初期警察沒有配槍,只有一支警棍。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差館上街

上環的差館上街 (Upper Station Street) 來自該處設立第一間警署(差館)。早期的香港治安工作由英軍負責,後來為成立警隊就從軍隊中挑選了 35名軍人成為香港第一批警察,終於香港警隊在1844年成立。軍隊願意「放人」,質素自然不會好。



上環差館上街(2008)


太平山山腳太平山街一帶多華人聚居,於是在1870年在該區建成首間「八號差館」。其所在的位置是今天的普義街,也就是從前的差館街了;而差館上街,則是一條與差館街相連,向半山伸延的斜路。及至一八九四年,香港發生鼠疫,其爆發地點就是當年人煙稠密、衛生環境惡劣的華人平民區太平山街一帶。港府為了確保消滅疫症,遂把該區所有樓宇清拆,重新發展,而八號差館當然亦不能倖免,需遷往附近的醫院道去。



上環普義街(20115)


太平山區重建工程於一八九八年左右完成,原來的差館街易名普義街,而該區就空餘差館上街之名,而無差館在其中了。初期警察沒有配槍,只有一支警棍。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磅巷


位於上環的磅巷 (Pound Lane) 連接荷李活道,向山上行有一段梯級連接大安台、榮華台一帶民居及醫院道。荷李活道對下是水坑口街。磅巷,其「磅 POUND」字不是解作衡量重量的「磅」,而是解作「獸圈」,或作「獸欄」。



從荷李活道望向磅巷 (20115)。遠處加方是磅巷公廁。可見磅巷上半段是梯級上山。

早期的太平山區,一般居所沒有浴室,更加沒有自來水,居民惟有到公共浴室洗澡。1904年啟用的「磅巷公廁浴室」是當年全港唯一可供男、女及小童使用的浴室。時至今日,原址已由新的公廁浴室取代,為居民提供服務。



磅巷中段會經過大安台、律打街、榮華台等地方。這處是一平台,四周建有住宅。



磅巷的石梯級經長時間耗損,可見維修的痕跡。



磅巷盡頭是醫院道。右面是食環署的食物安全中心,從前曾是政府宿舍。



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後,在大笪地(水坑口街)紮營,並在附近建造「獸欄」,飼養軍隊之戰馬,及供食用之牲口(牛羊)。其後軍營遷往中區,該區發展時,因紀念該地曾為「獸欄」,遂將一小街道名為「POUND LANE(即獸欄巷),惟中文則不合理地譯為「磅巷」。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磅巷


位於上環的磅巷 (Pound Lane) 連接荷李活道,向山上行有一段梯級連接大安台、榮華台一帶民居及醫院道。荷李活道對下是水坑口街。磅巷,其「磅 POUND」字不是解作衡量重量的「磅」,而是解作「獸圈」,或作「獸欄」。



從荷李活道望向磅巷 (20115)。遠處加方是磅巷公廁。可見磅巷上半段是梯級上山。

早期的太平山區,一般居所沒有浴室,更加沒有自來水,居民惟有到公共浴室洗澡。1904年啟用的「磅巷公廁浴室」是當年全港唯一可供男、女及小童使用的浴室。時至今日,原址已由新的公廁浴室取代,為居民提供服務。



磅巷中段會經過大安台、律打街、榮華台等地方。這處是一平台,四周建有住宅。



磅巷的石梯級經長時間耗損,可見維修的痕跡。



磅巷盡頭是醫院道。右面是食環署的食物安全中心,從前曾是政府宿舍。



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後,在大笪地(水坑口街)紮營,並在附近建造「獸欄」,飼養軍隊之戰馬,及供食用之牲口(牛羊)。其後軍營遷往中區,該區發展時,因紀念該地曾為「獸欄」,遂將一小街道名為「POUND LANE(即獸欄巷),惟中文則不合理地譯為「磅巷」。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廣福義祠


一間鐵皮搭成的廟,雖不知見證了香港開埠早期華人聚居及醫療發展的歷史,這就是上環的廣福義祠。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廣福義祠,又名百姓廟,座落在太平山街與磅巷交界。之前已介紹這一帶是華人聚居的地方。廟宇初時是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坊眾百姓,亦是香港唯一祀奉地藏王的廟宇。地藏王是一位能下達地府界超渡眾生的菩薩,可使廟裡的數百不同姓氏亡魂脫離苦海,得以安息。


廣福義祠是由當代坊眾殷商集資,於清咸豐六年(1856)建成,門額有「廣福慈航」四個大字。該廟原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當時太平山街一帶有大量華人聚居,人口眾多無人管治下產生治安及衛生問題。1860代該區鼠疫流行,染上鼠疫者大都聚集在廣福義祠內外,不少更是無依無靠的貧民,令該義祠成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



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衛生惡劣,其問題被一間英文傳媒發現報道後,轟動全港一時。1869年港府下令封閉該廟宇及解散義祠組織,此時卻引起了香港華人對當地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同時促使籌建東華醫院。1872年位於上環普仁街的東華醫院落成,該院除另闢地方作為貧苦垂危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並將廣福義祠收歸東華管理,而贈醫施藥的善舉亦由東華醫院統辦。 1991年灣仔的濟公廟遷拆,將濟公佛併入在廣福義祠裡奉祀。


現時百姓廟正殿除供奉地藏王菩薩,神壇上亦供奉濟公聖佛,每年 農曆七月三十日 為地藏王誕,濟公誕則為 農曆四月初八 日及 八月廿五日 。廟內另有六十太歲及十王殿等,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由於是百姓廟,據聞每一靈位都設有一個香爐,令該廟祠堂的香爐成為全港香爐最多的廟宇。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廣福義祠


一間鐵皮搭成的廟,雖不知見證了香港開埠早期華人聚居及醫療發展的歷史,這就是上環的廣福義祠。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廣福義祠,又名百姓廟,座落在太平山街與磅巷交界。之前已介紹這一帶是華人聚居的地方。廟宇初時是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坊眾百姓,亦是香港唯一祀奉地藏王的廟宇。地藏王是一位能下達地府界超渡眾生的菩薩,可使廟裡的數百不同姓氏亡魂脫離苦海,得以安息。


廣福義祠是由當代坊眾殷商集資,於清咸豐六年(1856)建成,門額有「廣福慈航」四個大字。該廟原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當時太平山街一帶有大量華人聚居,人口眾多無人管治下產生治安及衛生問題。1860代該區鼠疫流行,染上鼠疫者大都聚集在廣福義祠內外,不少更是無依無靠的貧民,令該義祠成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



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衛生惡劣,其問題被一間英文傳媒發現報道後,轟動全港一時。1869年港府下令封閉該廟宇及解散義祠組織,此時卻引起了香港華人對當地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同時促使籌建東華醫院。1872年位於上環普仁街的東華醫院落成,該院除另闢地方作為貧苦垂危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並將廣福義祠收歸東華管理,而贈醫施藥的善舉亦由東華醫院統辦。 1991年灣仔的濟公廟遷拆,將濟公佛併入在廣福義祠裡奉祀。


現時百姓廟正殿除供奉地藏王菩薩,神壇上亦供奉濟公聖佛,每年 農曆七月三十日 為地藏王誕,濟公誕則為 農曆四月初八 日及 八月廿五日 。廟內另有六十太歲及十王殿等,後殿則是坊眾的百姓祠堂。由於是百姓廟,據聞每一靈位都設有一個香爐,令該廟祠堂的香爐成為全港香爐最多的廟宇。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必列者士街

必列者士街 (Bridges Street)的「必列者士」其實是William Thomas Bridges的中文譯音。


他在1843年完成牛津大學法律學位,1846年完成大學碩士學位。1847年成為大律師。1851年到達香港,創立「的近律師行(Deacons)」,是香港第四位執業的大律師。另外亦從事高利貸活動。他與港督寶靈關係甚好,其後更被任命為香港代律政司及代輔政司代替休假的有關官員。可是,他當官同時,卻繼續私人執業,置利益衝突於不顧,輿論對之力批,卻因有寶靈撐腰,無人動得他分毫。《華友西報》(The Friend of China) 的總編輯,曾撰文批評他,卻反被控以誹謗,遭到罰款。1859年因一些與他有關的誹聞而辭職,1861年離開香港。




該處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位於樓梯街旁,環境清靜,街道整潔。1914 年秋季動工興建,新會所的建築費用約共 二十餘萬元。這座紅磚建築物落成於1918年,命名為『中央會所』,是全港第一間有室內運動場、室內泳池、懸空鑊形跑道、大禮堂、健身房、餐廳及宿舍的會所。至1966 年為止,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總部;現在會所更成為二級保護文物。自新會所建成後,由於設備完善,故此成為舉辦重要活動的熱門場所。1927 年,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應香港大學和青年會的邀請,在必列者士街會所演講,當晚禮堂的五、六百座位全無虛座。



領洗名冊


領洗名冊

必列者士街2號的街市是美國公理會佈道所舊址。1883年底,孫中山先生就是和陸皓東一起在那裡接受牧師洗禮。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必列者士街

必列者士街 (Bridges Street)的「必列者士」其實是William Thomas Bridges的中文譯音。


他在1843年完成牛津大學法律學位,1846年完成大學碩士學位。1847年成為大律師。1851年到達香港,創立「的近律師行(Deacons)」,是香港第四位執業的大律師。另外亦從事高利貸活動。他與港督寶靈關係甚好,其後更被任命為香港代律政司及代輔政司代替休假的有關官員。可是,他當官同時,卻繼續私人執業,置利益衝突於不顧,輿論對之力批,卻因有寶靈撐腰,無人動得他分毫。《華友西報》(The Friend of China) 的總編輯,曾撰文批評他,卻反被控以誹謗,遭到罰款。1859年因一些與他有關的誹聞而辭職,1861年離開香港。




該處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位於樓梯街旁,環境清靜,街道整潔。1914 年秋季動工興建,新會所的建築費用約共 二十餘萬元。這座紅磚建築物落成於1918年,命名為『中央會所』,是全港第一間有室內運動場、室內泳池、懸空鑊形跑道、大禮堂、健身房、餐廳及宿舍的會所。至1966 年為止,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總部;現在會所更成為二級保護文物。自新會所建成後,由於設備完善,故此成為舉辦重要活動的熱門場所。1927 年,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應香港大學和青年會的邀請,在必列者士街會所演講,當晚禮堂的五、六百座位全無虛座。



領洗名冊


領洗名冊

必列者士街2號的街市是美國公理會佈道所舊址。1883年底,孫中山先生就是和陸皓東一起在那裡接受牧師洗禮。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四方街

四方街在上環荷理活道對上,太平山街下面,英文為Square Street,跟香港其他地方一樣,這個SQUARE原是廣場的意思, 但香港早期的華文翻譯水平甚低, 所以譯錯為「四方」,如油麻地的Public Square Street,就被譯為「公眾四方街」。


四方街 (2011),左邊是樓梯街。



四方街41號是該條街一座較西式的大廈。


怎樣也很難相信以前是一空地廣場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上環的四方街

四方街在上環荷理活道對上,太平山街下面,英文為Square Street,跟香港其他地方一樣,這個SQUARE原是廣場的意思, 但香港早期的華文翻譯水平甚低, 所以譯錯為「四方」,如油麻地的Public Square Street,就被譯為「公眾四方街」。


四方街 (2011),左邊是樓梯街。



四方街41號是該條街一座較西式的大廈。


怎樣也很難相信以前是一空地廣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