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


今天是71日香港回歸15周年,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回歸紀念日升旗禮。除了可以在廣場找到金紫荊雕塑,還有一支灰黑色的柱,大家可能不完全清楚是甚麼。


 

它是「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在1999年香港回歸祖國兩周年紀念日,由行政長官董建華與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主持揭幕。紀念碑高20米,寬1.6 米,由基石、柱身和柱頭三部分組成。

 

紀念碑柱身正面刻有國家主席江澤民先生親題【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碑名。基石東西兩面分別刻有中文碑文及英文譯本。

 

紀念碑柱身由206個石環重疊而成,代表香港在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其中 代表1842年、1860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等6個年份的石環, 採用較淺色的石料。你知那些年份的大事嗎?柱身唯一嵌有光環的石環,是代表 1997年的年份,突顯香港在這一年回歸祖國的重大歷史意義。柱身方圓,增加立體視覺的變化效果。

紀念碑柱頭用紫銅鍛製而成,表面經氧化處理,歷久不變,寓意香港回歸後,繼續繁榮昌盛。

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碑文:

香港地處中國南疆,水清港深,居民聚族蕃衍,航通遠洋。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後,英國割佔香港島、九龍,又挾勢租借「新界」。香港倚東西交匯之利,以自由港促進國際貿易,勵行法治,民既勤奮,經營有成,且得祖國多方支援,蔚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百年神州,憂患無已,有志之士,無時不圖收復國土。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勢日強,我國宣布於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偉大政治家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之英明構想,萬眾忻騰擁護。中英兩國展開外交談判,簽署聯合聲明,英國政府同意將香港交還中國,中國政府根據憲法規定,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乃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之組織,廣諮民意,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負責籌備成立特別行政區之有關事宜;經推選委員會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董建華先生為第一任行政長官。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由江澤民主席與查理斯皇儲主禮,舉世矚目,海內外各國嘉賓觀禮者數千人,國旗區旗高揚,歡聲雷動,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山海重輝,誠劃時代之壯舉也。今回歸又二周年,中央與特別行政區政府恪守基本法,居民安居樂業。籌委會決定樹此豐碑,誌回歸盛典。所望中華兒女,港人子孫,踵前人勤奮守法之精神,愛國愛港,循序漸進發展民主,共致繁榮,香港當以國際大都會及中國南方經貿文化重鎮之雄姿,垂制千秋,昌熾無極。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立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羅屋民俗館與柴灣



柴灣 (Chai Wan) 背靠哥連臣山 (Mount Collinson),北面臨海,因灣內有較廣的低地,明朝時已有人耕種,亦有來往船隻在此汲水。清康熙年代「復界」後,有居於廣東東江的客家人遷入,先後建立羅屋、成屋、陸屋、藍屋等以不同姓氏為名的小村舍(客家人習慣稱小村為屋)。他們除了以農枚為生外,其餘的都從事灰窯業,由於以柴薪為燃料,村民要在附近山坡伐柴薪,故此該處稱為柴灣。不過今天已找不到灰窯業的踪影。

 

1841年政府轅門報(即後來的政府憲報)已有中文記載柴灣,但英文卻稱為 Sai Wan1845年哥連臣中尉繒製香港島地圖,把柴灣稱為Sywan,東面的一個小灣馬塘,則稱小西灣 (Little Sywan)。羅屋村民則稱「柴灣仔」。後來政府才將柴灣更正為英文 Chai Wan


柴灣的羅屋民俗館。10分鐘逛完。(2012年拍攝)

很少開放使用的羅屋民俗館的展覽廳。(2012年拍攝)

羅屋於
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時部分建築物遭炮火毀壞,但隨柴灣市鎮的發展,各村落便相繼消失,羅屋部分地方曾租予村外人經營小工場,直到1967年羅氏後人才全部遷離羅屋。羅屋成為柴灣一帶僅存的古村屋,香港政府於1972年決定保留全幢羅屋。

 

19765月,市政局轄下的博物館委員會決定將羅屋修復為民俗館,並在毗鄰興建展覽廳及中式花園。19891110日,羅屋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民俗館終於在
1990119日正式開放。館內藏品的內容主要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屋內放有傢俬、農具、日用品等展品,以復原村屋的面貌。「羅屋」外的空地現設有一系列的展板,以文字及圖片分別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建築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習俗。





廚房可看見透光的天花


羅屋是一間中型常見的客家門樓屋,面積約
120平方米,面闊三間,屋頂疊瓦舖蓋,屋脊是簡單的平脊,是典型「三間兩廳」的中國傳統民居,中央正廳為一間,是全屋的核心,供奉祖先神位,與兩側建有閣樓的耳房合組成「三間過」的格局,佈局左右對稱,有明顯的中軸線,房間是工作間及睡房,而閣樓則用作貯物及孩童的睡處。為了防盜,房屋的窗戶不多,廳外與大門之間有用作採光及透氣的天井,天井兩側建有遮蓋的「廊」用作廚房及雜物間。

 

大門是全屋唯一的出入口,凹斗式正門,門框以花崗石砌成,板門後方設有直木櫳加強防盜,上有屋簷以擋風雨,屋外是用作曬穀、晾衣及宴客稱為「曬棚」或「禾坪」的空地。


 


羅屋民族館外圍成為休憩花園。(2012年拍攝)




涼亭也造成古村屋模樣。(2012年拍攝)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杏花邨


杏花邨 (Heng Fa Tsuen) 位於筲箕灣與柴灣之間。它是身其實是白沙灣 (Pak Sha Wan) 是香港昔日的一個海灣。在1922年的英軍部地圖,白沙灣被標示為Lyee Mun Bay,意即鯉魚門灣。香港其實有幾處亦稱為白沙灣,包括位於西貢、赤柱及小鴉洲。
白沙灣原本是一片石灘。1970年代成為興建香港地鐵海底隧道組件的地方。1982年至84年間,港鐵發展港島綫,路線捨棄經傳統柴灣道入柴灣的路線,改由筲箕灣經過該處到達終點站。港鐵公司決定於白沙灣填海,除了與建柴灣車廠,亦發展大型私人屋苑,並設立一車站。「白沙灣站」是當時考慮的名稱之一。及後屋苑定名為杏花邨,地鐵站亦稱為杏花邨站。白沙灣的地名也漸被遺忘。

杏花邨1986年至1989年分階段落成,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杏花發展有限公司。整個屋苑共有48座(當中沒有14座和44座,不包括杏花園兩座),所以名義上有50座。興建時由於屬啟德機場飛機航道,所以樓高皆不過20層。第121座設在車廠上蓋,統稱「上杏花」,以500餘至600餘方呎的細單位為主,部分地方有時會受列車嘈音影響。第2250座為「下杏花」,單位面積相對較大,集中700餘至900餘方呎3房大戶為主。







屋苑設有多個住戶停車場。屋苑設置杏花邨俱樂部,提供健身室、桌球室、游泳池、兩個羽毛球場及六個網球場。其他設施包括三個兒童遊樂場、一個籃球場及足球場。「下杏花」還設海濱長廊,供住戶及公眾人士享用。杏花邨內亦設置街市、青少年中心、老人中心、郵政局及醫療中心。還附設三間幼稚園、一間幼兒園、一間小學和中學。邨
內有一商場 - 杏花新城,連接港鐵杏花邨站。




2011929日颱風納沙吹襲香港期間,柴灣一艘無載人的浮躉連同運沙船受颱風影響,斷錨並撞毀杏花邨49座對開岸邊的石壆及部份圍欄,50多名居民一度要疏散。


杏花邨街市

杏花新城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大埔富善街看太和設市120年


從前大埔區有兩個墟市,舊墟位於大埔汀角路天后廟附近,今天有一條舊墟直街。另一個「新墟」就是太和市。不經不覺,今年是太和市成立120年,據知在71日大埔鄉事委員會有巡遊等慶祝活動。大埔七約鄉公所已向大埔區議會申請$540000舉辦「太和市建百貳載,香港回歸拾伍年」之會景巡遊。有時間去看看吧!

今天大埔文武廟對出有一「永佑太和」的拱門,見証了太和市百多年的發展。(2012年拍攝)


大埔舊墟建於於康熙十一年(1672),由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創設,與鄧族族人鄧師孟有關。據新安縣誌載,鄧師孟是明隆慶年間(1567-1572)人,其父被海賊所擄,勒取贖金,鄧師孟無法籌得贖金,便親至賊船,願以身代父,賊答應並釋放其父。師孟在父親離去後,不願為盜匪挾帶,趁無人監視時投海而死。新安知縣邱體乾得知此事,將他的事蹟寫進新安縣誌,以示表彰。到了明萬曆年間,鄧氏族人又在大埔建立了一座孝子祠,以紀念這位鄧族的孝子。隨着孝子祠的建立,鄧族的另一分房亦定居於大埔頭,即今天的大埔頭村,附近是太和村和太和鐵路站。而文族族人亦遷入大埔泰亨。

 

康熙十一年,為了維持孝子祠的香火和管理,鄧氏鄉紳在孝子祠旁建立墟市,所得收入撥作孝子祠的經費,是為大埔舊墟。昔日大埔汀角路前為一片汪洋,不少船隻在此停泊,水上交通非常方便,遠至沙田瀝源及烏溪沙一帶的村民也乘街渡到此買賣,使舊墟的發展日益蓬勃,成為了香港三大墟市之一。為了方便信奉天后的居民,當地人在墟前面海處修建了一座天后廟,時為清康熙三十年(公元一六九一年)。天后廟建立後,成為了當地的宗教和行政中心,不但吸引大量善男信女到此拜祭,也是大埔鄉紳聚會和議事的地方。因此鄧族取得了當區的經濟壟斷地位。

 

到了清光緒時,由於鄧族,人多勢眾,財大氣粗,引起了聚居於附近的其他姓氏族人的不滿。到了清代中葉,太坑村的文氏有意另設一個墟市。據說當時泰亨青磚圍父老文湛泉先生在墟市中購買一條生猛石斑魚,但遭到仗勢者阻止,並且以粗言相向,令他屈氣難消。泰亨文氏,亦乃大族鄉紳,在墟市看中區區一尾石斑,亦被鄧人「橫刀奪愛」,再加上日積月累的恩怨情仇,因而決心另建新墟,遂召集鄉鄰,發起籌建工作。

 

文氏聯合大埔七個非鄧氏村落(包括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及粉嶺約)組成大埔七約,遂聯同七條村落,組成大埔七約鄉公所,攜手另起爐灶,開發「大埔新墟」,免由鄧族專美。但鄧氏的擔心生意受影響,孝子祠難以維持,故大力反對。對此,鄧族向新安縣府以「影響鄧孝子祠祀糧」為由,提出反對。後經連番訴訟,由於當時大埔剛受颶風侵襲,不少地區急待重建,才得以定案。新墟最終獲准動工,卻只能以「太和市」命名,且文氏一族,不得越界在舊墟建舖。

太和市位於「大步墟」對面河,翌年,定名為「太和市」。「太和市」,亦即現時之「大埔墟」,於光緒十八年(1892)農曆七月初八「開墟」,合共廿八間舖位,落成於富善街,逢每月上、中、下旬的三、六、九日定為墟期。墟內另建立一間鄉公所,作為辦事處及宗教中心,並設立公秤制度,使鄉民作公平買賣。所內供奉文武二帝,亦即「文武廟」的前身。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香火鼎盛。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的文武二帝像。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文昌帝寶座。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關聖帝寶座。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古銅鐘。



大埔富善街文武廟亦供奉觀音娘娘。

太和市成立後當時鄉民往返林村河兩岸十分不便,居民依靠橫水渡甚至赤腳涉水橫渡林村河。大埔七約為了方便居民及令到「太和市」進一步繁榮,在1896年,七約修建了由太和市至林村河北岸的廣福橋。英國人自租借新界後,於廣福橋側興建一條單程行車橋樑;及至1948年,港府更將行車橋擴建為雙線行車。1984 年,廣福橋改建為公路橋,遂將廣福橋拆卸。



太和市本是一個市集,主要售賣禽畜肉食、蔬菜農具等。1898 年,英國租借新界後,大埔區位於新界東中央,成為行政中心,太和市所在地改為富善街。1913 年,太和市旁的大埔墟火車站落成,舊有的大埔墟日漸衰落,太和市因而得盡地利,店戶日增。因此人們將太和市稱作大埔墟,原有的大埔墟稱為大埔舊墟。新墟的發展一日千里,舊墟則漸趨沒落,今天孝子祠也蕩然無存,舊式村屋也找不到,幸好今天還留下天后廟及地圖上的「大埔舊墟」作為歷史的見證。



太和市今天成為富善街。


富善街。



九十年代初,大埔公路擴展,廣福橋回復為行人橋。並在原址興建一條仿古行人橋。舊有廣福橋的石欄桿、石躉仍然可以在現有廣福橋處看到。










今天新廣福橋不再行車。

1960-70年代仍可行車的廣福橋。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文化博物館畢加索展覽的一點感想



每當香港有大型的展覽,經傳媒報導後,必會引起羊群心理,爭相排隊購票參觀。一來,不少人帶著窺探寶物的心態參觀,二來他們不想在親朋戚友間不能討論這社會熱話,三來,做父母的往往自以為對子女好,一定要陪看。

 

頭條新聞一篇畢加索展覽文章則觸碰了這個話題,滲透出不論是展覽主辦者甚至是參觀者都未有一定應有對待展覽的水平。

 

不少人拉著嬰兒車或帶著年幼子女來,他們不會有耐性看那些他們看不懂,認為沒有趣味的作品,結果是四處走,或是發出聲浪。至少大人為照顧他們,看畫的心情也沒有。不少人本身連一些繪畫的基本認知也沒有,我就聽到有人說油畫原來是釘在木架上。又有人不看作品介紹,只純用自己「天真」的心態品評作品,那樣看別人作品,不但沒有得着,而且沒有意思。更有人視看畫是朋友或親人聚會,高談闊論,十分滋擾。場內人多是可以理解,但往往在你看作品入神時,便有三數人在你前面走過,破壞了自己感受藝術品的心境。不過我亦見一位父親嘗試向子女解釋作品及作家生平而高興

 

只可以說數十年來香港的藝術教育只流於教授學生藝術的製作技巧,沒有教授一些藝術的歷史和欣賞方法。我很欣賞在外地的藝術館看見老師帶同學生參觀。

 


看了這展覽,我很悲觀的說了一句,即使香港有十個西九文化區也沒用,文化藝術水平不會好了多少,西九希望不會成為大白象。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筲箕灣耀興道



耀興道 (Yiu Hing Road) 是一條位於東區半山的道路,由西灣河街以南開始,經興東邨及耀東邨到達筲箕灣,西接惠亨街,東接新成街,全長約2.3公里。其中由太安街至太寧街中間的一段耀興道為單向北行。該條街道的名稱由來由於該道路連接同時期落成的耀東邨及興東邨。

 

西灣河半山一帶前身為木屋區,全盛時期有十多條村落散落於山邊,包括成安村、聖十字徑村、澳貝龍村、馬山村等,而根據1981年通用《香港街道地方指南》,耀東邨巴士總站現址約為當年的南安坊村、教民村和富斗窟村一帶。1983年,筲箕灣山邊的聖十字徑(今東欣苑)發生大火,燒毀不少居民的家園,亦使政府決心全面清拆所有木屋及石屋,1989年起在原址開山,興建多條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包括耀東邨、東駿苑、東盛苑、東熹苑、東霖苑及興東邨。


耀東邨外的耀興道。(2011年拍攝)


耀興道的耀東邨。(2011年拍攝)


耀興道及前方的耀東邨(左)、天悅筲箕灣廣場(右)。(2011年拍攝)

耀興道及東盛苑(右)。(2011年拍攝)

耀興道東駿苑。

東熹苑外向南望向耀興道。(2011年拍攝)


東熹苑外向北望向耀興道。(2011年拍攝)

耀興道東熹苑。

耀興道興東邨(左)及東熹苑(右)。


耀興道東霖苑(右)及耀東邨(山上)。


耀興道東霖苑。(2011年拍攝)

耀興道東欣苑。(2011年拍攝)


成安街交界的耀興道望向山上的耀東邨。


耀興道的興東商場。


耀興道東霖苑(左)及興東商場。(右)

興東邨 (Hing Tung Estate) 是公共屋邨,位於筲箕灣,前身為橫坑村木屋區,於1996年開始入伙,屋邨設有三座住宅大廈。

 

東熹苑 (Tung Hei Court),是筲箕灣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前身為成安村、澳貝龍村和聖十字徑村木屋區,於1995年開始入伙,屋苑設有四座住宅大廈,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管理。

 

東霖苑 (Tung Lam Court),是筲箕灣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前身為聖十字徑村木屋區,於1997年開始入伙,本屋苑設有一座大廈。由於東霖苑14樓部份樓層作為長者住屋,該部份屬於興東邨物業,並由房委會負責管理,其他地方則作為居屋用途,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管理。

 

東欣苑(Tung Yan Court),是筲箕灣的一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前身為馬山村木屋區,於1998年至1999年開始入伙,屋苑設有兩座大廈。由於東欣苑各座14樓部份單位作為多層停車場,該部份屬於房委會物業,並由房委會負責管理,其他地方則作為居屋用途,同時屋苑設有一個升降機大樓連接行人天橋通往東霖苑,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管理。

 

耀東邨 (Yiu Tung Estate) 是位於筲箕灣的公共屋邨,,於1994年開始入伙,有11座住宅大廈。邨內設有耀東商場。

 

東駿苑 (Tung Chun Court) 1994年落成,共有兩座住宅大廈。

 

東盛苑 (Tung Shing Court) 2000年落成,只有一座住宅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