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香港開埠建立維多利亞城與維多利亞城界石

終於憑自己一雙腳的努力,分開幾次行事,昨天完成了拍攝現存6塊維多利亞城界石照片。


184167日,英人宣佈香港成為自由港,准許商人、資金自由進出,並隨即出售五十一塊土地,銳意將中環一帶發展成「女皇城」 (Queenstown),作為香港的政治及商業中心。1843年,為了紀念1837年登基的維多利亞女皇,他們又把「女皇城」正式改作為「維多利亞城」。1844年,城內已有約100幢建築物;至1874年,建築物的數目已增至1,800多幢。


1903年,政府在憲報頒布法令界定維多利亞城範圍,並豎立界石標明範圍。界石約高一米,上面刻有 "City of Victoria 1903"的字樣,它們分別位於:





1)   堅尼地城西寧街105號隧巴總站附近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內(城市西限)





2)   薄扶林道近摩星嶺道的行人隧道入口(近富林苑路口附近山邊)











3)   克頓道近寶珊道,距離旭和道交界處約40米;





4)     舊山頂道距離地利根德里交界處約400米;



 5)   寶雲道東端距離司徒拔道交界處500米;



6)   跑馬地黃泥涌道聖保祿書院對面停車場行人路(城市東限)


第一塊位置稍作移動,第二塊因斜坡工程而向南移500米左右,其他四塊均豎立在原來位置。經過百多年發展,城界已不復存在,城界石已失去法律效力。維多利亞城亦己被遺忘,成為歷史名字。


民間不少網頁留下了第7 塊城界石的資料:馬己仙峽道15號外。界石在陷入護土牆一邊隱約可見"ITY"及"ARY"字樣,憑此推斷此一界石應為未被記錄之第七塊維多利亞城界石。不過現在已經消失,即使有傳媒報導,政府不同形式的資料及「很官方」的前市政局書籍「四環九約」亦不承認它的存在。








消失了,山邊只留下一個水泥印。


蘋果日報報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7081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0044267&cat_id=7355444


維多利亞城的範圍與當時華人所稱的「四環九約」大致相同。


四環為較龐統的分類,包括以下4個區域:


西環:干諾道西至堅尼地城

上環: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匯處起至國家醫院(已不存在)

中環:美利操場(軍營)起至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匯處

下環(今灣仔):灣仔道至軍器廠街

九約則為更細緻的劃分,包括以下9個區域:

堅尼地城至石塘咀

石塘咀至西營盤  

西營盤整段

干諾道西以東一段

舊上環街市至中環街市

中環街市至軍器廠街

軍器廠街至灣仔道

灣仔道至鵝頸橋

鵝頸橋至銅鑼灣


因此,一些外國書籍稱香港首府為維多利亞城是大錯特錯。維多利亞城已在城市的發展中不再存了。


 

3 則留言:

  1. 多謝你的文章。六塊獲官方承認的界石,在下數年前也有一一走訪過,卻從不知道有第七塊的存在。一件小小的古蹟就這樣消失了,可惜。
    [版主回覆07/23/2011 09:48:00]破壞者可說是千古罪人.

    回覆刪除
  2. 突然介紹咁多歷史
    [版主回覆07/23/2011 09:49:00]轉型嗎.

    回覆刪除
  3. 八月三號至八月七號係香港大會堂有一個東亞郵票展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