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中環威靈頓街與香港仔天主教聖神修院

既然天主教在香港開埠之初已在威靈頓街興建聖堂,培育傳教的神父亦在該處開始發展。





18414月,香港首任傳教區監牧德多羅神父(Fr. Theodore Joset)及傳信部兩位代表司鐸偕同20位中國修生,自澳門乘木船來港,在今威靈頓街建築一間茅舍,修生們就在這裡渡過了最初幾個月的修院生活,為聖神修院的起始。然後再遷到灣仔(即今嘉諾撒修女學校校址)一座小房舍中居住。這也只是一處臨時的住所。1843年,遷回威靈頓街傳教所的二樓,在附近更建立一座小堂。後來,香港教區在堅道興建大堂(主教座堂),便將威靈頓街的建築物出讓,第一座特為修院而建的平房便樹立在大堂的後面。


約十二年之久,至1900年,遂由大堂的後方遷移到前方(即昔日南華中學的舊址)。這層樓宇的地下作為公教聯會之用,上兩層則闢作修院院舍。這時的修生一面進修,一面協助大堂的傳教工作。





經過不斷搬遷及發展,19647月,聖神修院遂遷入香港仔華南總修院舊址,並於東翼擴建一座美輪美奐中西合壁的神哲學新廈。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