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政府山(三):花園道

花園道 (Garden Road) 連接多條主要道路,在花園道北面建有天橋連接金鐘道。而花園道南面一段與紅棉路匯合,並為雙程行車,其餘部分則為單程北行,主要為下斜坡路。



花園道早在香港開埠以後初期已興建,是當時連接半山區及太平山的唯一道路。稱為花園道,相信是來自當年在道路旁的植物公園(後改稱為動植物公園)道路可以連接羅便臣道、舊山頂道到達山頂。早期整條花園道皆為雙程行車,其後因交通逐漸繁忙,政府在花園道東面興建了平行的紅棉路,並把上山的交通轉移到紅棉路。部分花園道則改為下行。



花園道毗鄰山頂纜車總站有一間維多利亞及愛德華古典復興式的建築:梅夫人婦女會主樓。梅夫人婦女會大樓為第十五任港督梅含理夫人(Lady Helena May)倡建,土地購入費用為3,600元,再由埃利·嘉道理及何甘棠捐贈15,000元,於1914年興建,1916912正式落成啟用。早期,梅夫人婦女會(The Helena May Institute for Women,於1974年簡化為The Helena May)為單身的歐洲籍職業女性提供宿舍。建築物曾於香港日治時期被日軍佔用,樓內的傢俬及圖書館內的書籍完全失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樓曾被皇家空軍短暫徵用至1947年,建築物重開後,繼續為職業婦女提供住宿地方。1985年起,任何國籍女性皆可住宿。該會一直只開放給女士付款加入成為會員。男士現在亦可以付款加入成為附屬會員 (Associate member)


築物樓高三層,設有地庫,有24個單人及雙人房,可為28人提供住宿服務,並設有圖書館(藏書超過25000冊)、閱讀室、課室等設施。正門位於花園道,入口兩旁有兩條支柱,柱頭屬新古典主義的愛奧尼克式,地下及二樓的正面設有前廊。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在199310月列為法定古蹟,而主樓內部只被評作二級歷史建築,內部維修開支須由婦女會自行承擔,該會向發展局申請資助維修,獲批撥款60萬港元更換內部滲水的牆身。



另一個重要建築當然是山頂纜車總站。山頂纜車路軌全長1.4公里,坡度427度,海拔28396,車站包括花園道總站、堅尼地道站、麥當勞道站、梅道站、白加道站和山頂總站,來往兩個總站車程約8分鐘。在1881年,蘇格蘭籍的商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A. F. Smith)向香港總督建議興建一條連接中環花園道至太平山爐峰峽的鐵路,並於18859月開始施工。1888530上午八時,山頂纜車由當時香港總督威廉德輔爵士主持剪綵啟用。當天共接載600名搭客。在1920年代山頂道(今舊山頂道)啟用之前,山頂纜車是唯一直接連接金鐘與山頂的交通工具。


19081949年期間,車廂首排的兩個座位是預留給香港總督,背後更掛上「此座位留座予總督閣下」(Reserved for the Governor of Hong Kong)的銅牌。現時的車箱是在1989年開始使用,是電腦控制驅動的全鋁製紅色車廂,由瑞士Von Roll Transport System Limited製造,載客120人。設有兩部列車。 201141起的車費成人單程$28,來回$40。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單程$11,來回$18。另有月票售賣。



花園道亦可以看見隨著英國佔領香港而來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一八四九年,聖約翰座堂正式落成祝聖啟用。


座堂逢星期三下午115分舉行音樂會。見另一側介紹:http://hk.myblog.yahoo.com/heritage-lover/article?mid=4110


其他資料以前已專題介紹過,不再講述。



還有一處是美利大廈。它樓高21層,於1970年落成,是政府一些重要部門的總部。大廈坐落於交通繁忙的紅棉路,另一邊是花園道,對面是香港公園,大廈外牆是白色。稱為美利大廈是因為早年香港公園一帶是軍營,其中一座軍營是美利樓。軍營拆御後,就以美利 (Murray) 一字命名新建的政府辦公大廈。政府在2010年宣佈將政府部門遷出後的大廈改變為酒店,引起一些歷史保育人士的注意。其他資料以前已專題介紹過,不再講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