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跑馬地黃泥涌與黃泥涌道

香港島北坡中部,即現時跑馬地一帶,有一個面積頗大的山谷,它由幾座山嶺環抱而成,由東至西是禮頓山(因禮頓洋行而命名)、渣甸山(原稱爛泥山)、畢拉山(又稱畢拿山,原稱大馬山)、聶高信山(原稱蜈蚣嶺)與金馬倫山(原稱飛鵝嶺)。區內匯集的山水,由南向北,穿過河谷流入大海,因溪水含泥沙而混濁,故該處稱為黃泥涌。溪流未段受飛鵝嶺餘脈阻隔而灣曲,逶迤入海,故稱鵝頸(即今天堅拿道東及西,「鵝頸橋」位置)。清朝時,有吳、葉兩姓居民,於山谷南端立村,稱為黃泥涌村。他們在那裡種植水稻為生。原來很多田地業權屬錦田的鄧族所有,業主每年秋收後,派人前來收租。


 


英國管治香港後,有軍人派駐摩理臣山一帶。英軍水土不服,加以瘧疾猖獗,死者甚眾。政府於是將附近山旁闢為墳場,華人稱為「紅毛墳場」。歐洲人,特別是天主教徒,認為死亡是安息,安息是快活,所以稱為Happy Valley 快活谷。早於1945年英軍歌連臣中尉(Lieutenant T.B. Collinson)繪製全港島地圖,已將整個山谷標作 The Happy Valley


從銅鑼灣禮頓道望向黃泥涌道。沿路直入是跑馬地。(2011年拍攝)


黃泥涌道 (Wong Nai Chung Road) 是灣仔區的一條主要道路,是連接跑馬地與港島其他地區的重要通道,亦是電車跑馬地線的一部份。街道名字就是來自當年的黃泥涌村。黃泥涌道最初英文名稱是連成一字的 Wongneichung Road。


黃泥涌道跑馬地馬場外的維多利亞城界石。可見跑馬地當時仍是郊區。




黃泥涌道呈U
字型,東面連接禮頓道,西面則連接皇后大道東與摩理臣山道,並有連接香港仔隧道的黃泥涌峽天橋建在其上。黃泥涌道主要行車方向是順時針方向,電車由東面進入,但西面一部份則是雙程行車,進入跑馬地的車輛可沿東西其中一面進入,但離開跑馬地的車輛則只可行經西面。在賽馬日時,黃泥涌道會實施特別交通措施,車輛只可以順時針方向進入跑馬地及跑馬地馬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