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廢水。
昔日青衣塘。
青衣另一個艇戶聚居地方是青衣灣避風塘,即今天的青怡花園位置,在1958年動工,1961年落成,收容大量本來停泊在荃灣漁船。青衣塘大約有500-600間木屋,居民約有2500人,他們的房舍全部建在岸邊,用一些殘舊的木條支撐著。因為沒有清潔服務,居民都將垃圾倒在屋腳下,臭氣沖天。全區只有三條街喉。政府為了改善環境及方便居民,在區內設立臨時廁所,又在青衣塘設供水管道。政府又透過消防局訓練青年居民成立志願消防員。理民府曾協助青衣塘居民成立居民互助會。七十年代在附近設立新消防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不少漁民由內地來港。教會為了幫助窮人,向漁民派發麵粉和米糧。在1960年代,天主教的「美國經援協會」體恤青衣漁民的困境,斥資26萬多元,取得青衣塘未端的官地(即青衣公園的小山上),為漁民建屋,約400平方呎,稱為漁民村(今天名為青衣漁民新村 (Tsing Yi Fishermen’s New Village))。(2016年拍攝)
1984年青衣島地圖。
上世紀六十年代,青衣的漁民漸改在青衣大街對出的海灣設置魚排,蓑殖海魚。由於當時漁農處只批准漁民在「合適地方」註冊養漁,青衣並未列入合適地方,所以法例上屬於「無證養魚」。1980年由於政府利用魚排位罝作航道讓駁船運從青衣運載填海物料到荃灣,而且青衣亦填海在即,故當局決定清拆青衣灣魚排,漁民需將魚排搬往其他合法養漁區。由青衣魚排屬無證養魚,政府不打算發放遷徙補貼,漁民則拒絕退讓。最後荃灣理民官許舒作中間人,一方面請求輔政司署向漁民發放補貼,另一方面遊說漁民接受補償安排。最後達成協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不少漁民由內地來港。教會為了幫助窮人,向漁民派發麵粉和米糧。在1960年代,天主教的「美國經援協會」體恤青衣漁民的困境,斥資26萬多元,取得青衣塘未端的官地(即青衣公園的小山上),為漁民建屋,約400平方呎,稱為漁民村(今天名為青衣漁民新村 (Tsing Yi Fishermen’s New Village))。(2016年拍攝)
後來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改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以短期租約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改名為荃灣漁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The Tsuen Wan Fishermen’s Better Living
Co-operative Society, Limited),但《葵青-舊貌新顏.傳承與突破》一書稱為「荃灣漁民貸款無限合作社」。
1966年政府設立魚類統營處青衣小學,為漁民及艇戶子女提供教育。但隨著青衣塘清拆,這所學校亦被淘汰。1990年初只剩下8名小六學生,同年7月宜佈停辦。過去青衣公立學校亦布不少漁民子弟就讀,在70年代漁民子弟佔全校學生總數20%至30%。(2016年拍攝)
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彼由天主教香港明愛跟進青衣艇戶的徒遷問題,1973年在漁民村旁興建聖保祿村,約300平方呎,容納27戶水上人居住,村內曾有4家士多店舖。(2016年拍攝)
初由明愛管理,後來亦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讓村民自行組成合作社管理,以政府土地牌照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改名為青衣聖保祿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The Tsing Yi St. Paul Village Better
Living Co-operative Society, Limited)。(2016年拍攝)
1984年青衣島地圖。
踏入1980年代,新市鎮的發展延伸至青衣島北部,整個門仔塘被填平。原本居住於該處的漁民便搬到公營房屋居住,當中很多人遷往長青邨青桃樓。現時青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已絕無僅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