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銅鑼灣、銅鑼灣道、高士威道與 Tung Lo Wan Road, Causeway Bay 及Causeway Road 糾纏不清的稱呼




香港開埠初期,在今天高士威道對出是一片汪洋的維多利亞港。由於那海灣是銅鑼形狀,所以海灣以至這一帶稱為銅鑼灣。


 

銅鑼灣道(Tung Lo Wan Road)是灣仔區的一條街道,位於銅鑼灣東部及大坑以北。路段東端連接英皇道、天后廟道、興發街及高士威道的路口,西端則連接怡和街、伊榮街、禮頓道及高士威道的路口。銅鑼灣道中段途經浣紗街和摩頓台等地、連接大坑道。




摩頓臺巴士總站對出的銅鑼灣道(2011年拍攝)


安庶庇街外的銅鑼灣道(2011年拍攝)




從天后廟道與英皇道交界望向銅鑼灣道(2011年拍攝)



銅鑼灣道是銅鑼灣未填海前的海岸線,屬於舊筲箕灣道的一部份,早於1840年代初期已存在。1883年,政府於銅鑼灣施工填海,並在海灣重新建造一條石堤路,即是現在的高士威道。經過後來擴闊,從此車輛不再需繞經今天位置的銅鑼灣道,而可直接經高士威道來往銅鑼灣及北角。

1935年,英皇道落成,港英政府將筲箕灣道分成數段。其中位於銅鑼灣的一段,政府憲報於1935年6月21日被命名為銅鑼灣道,名稱一直使用至今。

高士威道 (Causeway Road,意思為「海堤道」),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西接怡和街,東接英皇道,長約530米。這條道路貫通東區及灣仔區,北面的維多利亞公園屬東區,南面的皇仁書院和香港中央圖書館屬灣仔區。1883年,政府於銅鑼灣填海,並重新建造石堤。石堤上的道路被命名為高士威道,對出海面為避風塘。「高士威」是英文Causeway的粵語譯音,意思為海堤。而當時的高士威道處於海邊,而電車則在堤邊行駛。香港日治時期,高士威道曾被改名為「冰川通」。到了1951年,高士威道以北的海面被填,1958年建為今日的維多利亞公園。

 

1930年代的高士威道

從高士威道上的行人天橋望向天后。(2011年拍攝)
 


皇仁書院外的高士威道望向天后。(2011年拍攝)
最初銅鑼灣就是由大坑銅鑼灣道至今天天后一帶。因此,天后有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及銅鑼灣社區中心。及至後來東角一帶怡和洋行的土地在上世二次大戰後陸續出售發建成住宅,以銅鑼灣為地居的名字便漸向西移。港鐵(前地鐵)港島線以銅鑼灣為其中一個站更奠定了今天銅鑼灣的範圍。

昔日銅鑼灣因為處於香港島已發展區的東陲,也有「東區」的別稱,現時仍保留的痕跡包括禮頓道的電訊盈科東區電訊大廈及怡和街的華人銀行東區大廈等。

 

順便一提,大圍近曉翠山莊亦叫銅鑼灣,原因是那處在沙田未發展填海興建新市鎮前,是一銅鑼形灣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