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路。右邊是聖保祿醫院擴建地盤。(2011年拍攝)
棉花路(Cotton Path)是位於灣仔區銅鑼灣的一條單向東行的街道。它連接東院道及加路連山道。怡和洋行發展銅鑼灣一帶,除了有碼頭貨倉,經營航運和外貿外,亦投資發展本地工業。其中一種是1899年開始營運的棉織漂染廠 (Hong Kong Cotton-Spining, Weaving and Dyeing Co.)。1914年工廠因不願面對劇烈的競爭,決定轉往上海經營,於是工廠決定出售物業,包土地及廠房。保羅.遮打爵士在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搬遷該會在跑馬地營運醫院計劃的贊助人及「保護者」。他購入灣仔的物業,並幫助修女們以一個合理價錢,獲得銅鑼灣的廠房。於是醫院背後後留下了一條棉花路作為昔日棉織企業的遺蹟。
早在1848年9月12日,四位聖保祿女修會的修女奧古斯.嘉萊修女(Auguste Gallois)、佳播.祖賓修女(Gabrielle Joubin)、雷絲.莫斯修女(Louise Morse)及雅芳善.科嘉修女(Alphonsine Forcade),由曾任天主教香港宗座代監牧的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狄奧多.奧斯定.科嘉(Theodore-Augustin Forcade)主教帶領來到香港進行服務。
她們最初在灣仔山邊一茅屋居住,地點就在前天主教墳場外(後來墳場遷往跑馬地現址)。這是香港政府發給天主教會的第二塊地,第一塊在中區。七個月後,在同區近堂區教堂的地方,為修女找到較佳的居所。修女們首先的工作是拯救被遺棄的嬰兒。為了收納更多兒童,於1851年,科嘉主教在離開香港前,為修女們在皇后大道東獲得一較大的房舍。房子是英式住宅,在皇后大道東海旁地段第23及24號。這是他代法國「聖童之家」向裴神父(Fr Feliciani)購入。由於聖童之家不能在香港有物業,因此以聖保祿女修會的名義購入該地。當時香港不少女孩不是賣給富家作妹仔或妾侍,就是女棄嬰被收集並賣到妓院。於是修女們立即展開拯救棄嬰行動。修女的工作受法國聖童之家支援,於是香港的第一個機構亦稱為「聖童之家」(Home of the Holy Childhood)。由於修女的工作不斷增多,需要的經濟支援也越大。修女開始教授法文、售賣物品、籌款及出售孤兒的針織手工藝品等。女孩到一定年齡,神父會為她們安排與天主教男青年結婚。
當1851年修女們遷至近灣仔海旁的較大建築物時,已開始為孤兒提供教育的服務。早期香港天主教會只為中國兒童開辦學校,於是修女亦有為歐籍兒童提供教育。由於交通不便,天主教會亦容許修女收納寄宿學生。1902年學校轉為一補助學校。學校法文部於1926年關閉,但法文仍被保留為一科目。
孤兒院也酌量收容傷殘人士,設立「仁濟之所」(Almshouse),教授他們特殊技能聾啞的人學習以一套香港特有的手語。
至1880年,聖童之家房舍已日漸殘舊及擠迫。擴充樓房是需要的。修女們努力籌款,款項足以與建大一倍的房子。
1894年由於發生鼠疫,令灣仔這「庇護之城」收容了很多棄嬰、孤兒、傷殘、老弱,都需要醫療及藥物,於是促使今天的聖保祿醫院成立。1898年1月1日正式啟用,人稱「法國醫院」。
終於19世紀未,聖童之家容量到達飽和,雖有灣仔填海,該區活動範圍仍然擠迫繁忙。終於1903年8月17日政府給予跑馬地原是華人墳場的地方。經過緩慢的工程,終於在1907年聖誕節進行搬遷至稱為「加爾瓦略山」的新居所(即今天黃泥涌道的聖保祿中學、小學)。
由於電車在1904年通往跑馬地,嘈音影響病人療養,加上醫院亦空間有限,在巴黎外方傳教會總務金神父(Fr Leon Robert)再三要求搬遷下,於是遷往現時銅鑼灣道及棉花路的位置。
聖保祿醫院。(2011年拍攝)
廠房改裝在1914年12月開始。1915年10月6日舉行賣物會,慶祝孤兒院喬遷之喜。1916年學校也在翻新的工廠開幕。最後遷離灣仔是醫院。1918年3月24日醫院由師主教祝聖。灣仔的物業售予置地公司,發展成蘭杜街和晏頓街。名稱來自怡和洋行兩位大班的名字:David Landale 及 Charles Edward Anton。
聖保祿學校
最初灣仔聖童之家的學校,包括中文、英文和法文三個部門。1915年遷至銅鑼灣,修女給予一個新名字,稱為「聖保祿機構」。1920年時,學校正式稱為「英法學校」(Anglo-French School)。戰後,改稱為「聖保祿學校」(French Convent School)。1955年才把英文校名改為St Paul’s Convent School,一直沿用至今。
基督君王小堂
除了學校及醫院外,亦有一座聖堂,即今天的「基督君王小堂」。這是在搬遷的計劃內,不過在1928年香港宗座代牧恩理覺主教反對,擔心建築費高昂而不願批准。後考慮到傳教工作的需要,他建議建造一座較廉價的建築物以達目的。1928年7月24日恩主教主持聖堂的奠基石祝聖典禮。兩年後,宏偉的基督君王小堂落成。正祭台為意大利雲石,獲友人的捐贈,法國藝術家加以雕刻。威廉.賈納先生(William Gardner)贈予一座雄偉的耶穌聖心像,他的兩個女兒亦是聖保祿修會的修女。英法學校的聖母孝女會(Children of Mary)則贈送聖母無原罪雕像。1930年5月10日上午舉行新聖堂祝聖及奉獻禮,下午舉行感恩祭,由中國貴陽宗座代牧、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施恩主教(Francois-Lazare Sequin)主禮,另外參與的不少於6位主教。聖堂由於是私人物業,故不開放給公眾使用。不過由於天主教徒日多,縱使香港主教的請求,亦沒有被批准教徒可以入內參與感恩祭。主教只好發出通告,表示修道團體在那兒開會、神修退省或轉衣發願禮儀另作別論。
要到1961年在聖瑪加利大堂容榮達神父要求,容許主日用聖堂作特別的兒童彌撒。後來在主教及修會同意下,獲准在聖堂為信徒舉行主日彌撒,不過卻不可以舉行婚禮。不少教區及教會機構慶典亦借用該教堂。
要到1961年在聖瑪加利大堂容榮達神父要求,容許主日用聖堂作特別的兒童彌撒。後來在主教及修會同意下,獲准在聖堂為信徒舉行主日彌撒,不過卻不可以舉行婚禮。不少教區及教會機構慶典亦借用該教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孤兒院及聖堂亦用作收容傷兵,有瑪麗醫院的醫護人員及英藉軍官加入駐守。在1945年時美軍戰機空襲,誤中該處的建築物,奪去50人性命,包括6位修女,不過聖堂卻沒有絲毫損毀。在600人失去居所下,部份修女及孤兒曾透過澳門主教協助,到澳門嘉諾撒修會及天神母后修會暫住達11個月之久。
在1945年時美軍戰機空襲...
回覆刪除If I am not mistaken, that happened on April 4. My mother said luckily they didn't have to go to school that day, or they would have been killed.
I used to wonder why Cotton Path was named as such. I thought it had to do with Cotton Tree....Now I know!
[版主回覆12/19/2011 09:41:10]想不到一處較清靜的地方有工廠吧.
真的想不到聖保祿學校的建築物有如此複雜的歷史背景........... !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19/2011 09:43:06]都是當時社會的需要, 由照顧孤兒而引申出提供教育及醫療服務.地方不足自然要另覓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