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街 (Wun Sha Street) 位於大坑,連接銅鑼灣道。
從銅鑼灣道望向浣紗街。街道佈置是迎接大坑舞火龍。(2011年拍攝)
平日的浣紗街。中央山上的住宅大廈是位於大坑徑的名門。(2011年拍攝)
浣紗街仍有一些有牌排檔繼續營業。
開埠早期的銅鑼灣道原是筲箕灣道其中一段,對出便是銅鑼灣海面。該處原為一條有水由山上流至山下的溪流,它匯合南面的畢拿山各條支流,流進維多利亞港。由於該處下游聚集不少洗衣工人清洗衣物,為了放便工作,自然把溪流的石塊移走放在一旁,久而久之形成一條「大坑」。本港開埠初期,大水坑兩旁 (即現時的浣紗街近蓮花街附近)聚居過千名客家人) ,自稱大坑村村民。所以該處一帶一直以來稱作「大坑」。
從銅鑼灣道望向浣紗街。街道佈置是迎接大坑舞火龍。(2011年拍攝)
平日的浣紗街。中央山上的住宅大廈是位於大坑徑的名門。(2011年拍攝)
浣紗街仍有一些有牌排檔繼續營業。
開埠早期的銅鑼灣道原是筲箕灣道其中一段,對出便是銅鑼灣海面。該處原為一條有水由山上流至山下的溪流,它匯合南面的畢拿山各條支流,流進維多利亞港。由於該處下游聚集不少洗衣工人清洗衣物,為了放便工作,自然把溪流的石塊移走放在一旁,久而久之形成一條「大坑」。本港開埠初期,大水坑兩旁 (即現時的浣紗街近蓮花街附近)聚居過千名客家人) ,自稱大坑村村民。所以該處一帶一直以來稱作「大坑」。
2009年11月23日東方日報有相關報導:居住在大坑村逾八十年的林婆婆,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便在水坑旁賣糯米飯,當年逸事她娓娓道來:「依家嘅浣紗街近光明台位置,喺四、五十年代時係大水坑上游,有好多個『番衣氹』。『番衣氹』係面積約半個泳池大嘅水氹,嗰度水流急速,加上上面有瀑布飛瀉,好似自動水龍頭,好多村民,甚至附近洗衣公司職員,攞埋客人啲衫嚟呢度洗,再拎住支棍『扑扑扑』打衫,打走污垢。」
因水氹水質清澈,除作「番衣氹」,亦是泳池,每逢夏日,便有很多村民到來游泳消暑,但由於氹水深,經常有泳客遇溺死亡。「後來村民請咗位法師嚟開壇作法,仲喺現時嘅浣紗街,立個『喃嘸阿彌陀佛』碑嚟鎮住,意外真係少咗好多。」林婆婆說:「大水坑後來變為排污系統嘅一部分,大坑就變了大水渠。而村民就將食物殘渣、污水、垃圾都倒晒落渠。」
從1899年的政府工務局報告可以一窺當時大坑的情形:大坑河道 (Tai Hang Stream) 的底部多年來用作洗衣工人工作之用。他們建造粗糙的盛水缸,亦把河道的石塊移至河道旁邊。盛水缸建在河道不同高度,於是污水由上向下流,而下層便會聚集了污水。清水不能流到最底層。於是政府在河上的水堤以下建造水堤,並在該水堤以下設有一列完善建造的清洗池。水堤以上嚴禁進行清洗物件的事,以碓保清水可以供應清洗池。清洗池共20個由石及磚加上水泥建造,去水亦有適當安排。這安排是為了清潔衛生。
50、60年代仍未完全覆蓋的浣紗街大坑明渠。右邊山坡是寮屋區,今天早已清拆及在更右的地方興建了勵德邨及勵德邨道。
今天由大坑道光明臺望向浣沙街。中央遠處是九龍尖東。(2011年拍攝)
今天由大坑道光明臺望向浣沙街。中央遠處是九龍尖東。(2011年拍攝)
1966年大坑在暴雨後發生水浸。白色尖塔是舊的虎豹別墅。
1960年代政府在該處築路,而由於一直有人在該處洗衣物,故以幽雅的文字稱作浣紗街。初期浣紗街仍留有水溝,後來才密封成今天的模樣。而皇仁書院旁的後巷是一石橋懸於「大坑」,不過自2011年渠務處進行渠務工程圍封該處,點點大坑的歷史憑證也告消失。我在年中學階段,有幸看過那小小的水溝。
1960年代政府在該處築路,而由於一直有人在該處洗衣物,故以幽雅的文字稱作浣紗街。初期浣紗街仍留有水溝,後來才密封成今天的模樣。而皇仁書院旁的後巷是一石橋懸於「大坑」,不過自2011年渠務處進行渠務工程圍封該處,點點大坑的歷史憑證也告消失。我在年中學階段,有幸看過那小小的水溝。
在中華遊樂會旁的小巷正進行大坑明渠覆蓋工程 。
灣仔區議會在2011年通過在原「大坑」設置資訊版6塊,介紹大坑的歷史,包括大坑舞火龍。展版主要物料是搪瓷,以金屬支架承托,工程費約$500,000。預計在2012年年中完成。城市的發展令不少有歷史價值地標消失,實在可惜。
舊日的大坑渠已填平命名為火龍徑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03/2013 15:40:00]是呀!
代朋友詢問,網誌中的兩張浣紗街黑白照片來自那裏,他做研究要引用,想知出處。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