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營盤 (Sai Ying Pun) 位於香港香港島的一個住宅區,為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地區行政上,西營盤屬於中西區。以現時區議會的選區分界,西營盤選區位置為上環以西,石塘咀以東,般咸道以北,維多利亞港以南,即大約由嘉安街至威利麻街位置。
西營盤的「營盤」,是軍營的意思。對於指誰的軍營,共有兩個傳說:第一是海盜張保仔的基地,第二是英軍的營地,原因是英軍曾在該地駐防。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之後,便在今水街的山邊設立軍營,駐有八百名印籍士兵。以第二個說法較可信,因英軍亦有駐軍於港島東面的「鵝頸山」,即後來改名為摩利臣山,稱為東營盤。
威利蔴街 (Wilmer Street)
東邊街 (Eastern Street)
它是一條山坡路,因長命斜而聞名,最高斜度為1:6。東邊街北為東邊街在西環填海區的北延部分,位於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島入口旁。
正街 (Centre Street)
正街是香港斜度最高的道路,最高斜度有1:4,有長命斜之稱,過去曾發生過不少交通意外。皇后大道西以北及近維多利亞港以南的一段,則是從前填海而得來的平路。正街盡頭連接般咸道。
西邊街 (Western Street)
一條單向行車的山坡斜路街道,車輛只可以向上行,不准下行。它也是長命斜,斜度大約有1:6。
西區警署外的德輔道西 (Des Voeux Road West)
西區警署以前俗稱為「七號差館」。這個稱呼可以追溯至1870年代。當時香港島曾有九間在中央警署(今舊中區警署)落成後,根據落成日期而順序編號的警署。
多年來七號差館曾經過數次搬遷。第一代的七號差館於1858年啟用,位於皇后大道西與薄扶林道交界。1902年,第二代的七號差館遷往附近建於德輔道西的海員宿舍舊址。第三代,即現時的西區警署,是在1952年落成的。該處鄰近第二代的七號差館,原為聖彼得教堂。第二代的七號差館則被改建為西區警察宿舍,現位於西區警署內。
朝光街 (Chiu Kwong Street)
水街 (Water Street)
水街的中間原有一條明渠,把雨水從山上帶到維多利亞港。水街亦因此得名。後來明渠被覆蓋,變成步行街,有街邊熟食檔,為的士和貨車司機等人士的聚腳處。但除著城市發展,步行街變成行車街道,熟食檔亦因此消失。
高街 (High Street) 的西營盤社區終合大樓 (前高街精神病院)
高街原稱第四街,得名原因是由於這條道路位於第三街之上。可是由於華人忌諱「四」字,政府便決定順應民意,將街名改為高街,反映街道所處位置較高的意思。高街有一座建於1892年的精神病院。二次大戰時,香港淪陷,日軍以此建築物作為刑場,而位於醫院前面的佐治五世公園則曾經是一個亂葬崗,因此在這裏不時會有一些靈異傳聞。戰後繼續成為精神病院,因為當時醫術沒有今天那麼先進,精神病人通常都是進院「等死」的,使這座建築物變得更為可怕。現時已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西營盤擁有悠久的歷史。香港開埠之後,英國人發展維多利亞城,其西端成為了華人聚居之地,有很多售賣海味和中藥材的店鋪,一直發展至今。
1851年,因為太平天國的關係,造成大量中國難民的湧入。當時的港英政府為了安置這些難民,便開發西營盤一帶,在原有東西走向的皇后大道西開始,向山上發展,劃出了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和高街(原稱第四街)。而這個住宅區的東和西分別以東邊街和西邊街為界,而正街(原稱中正街)則為這個區域的中心點。結果形成了一個「目」字形的街道規劃。 李寶樁是誰?是富商李陞的兒子,有八個兒子。於香港擁有上環李陞街、高陞街、松秀東街及松秀西街四街業權。西環七臺的山丘亦是由他擁有。李陞熱心於慈善及教育工作,西營盤官立學校―李陞小學及大坑浣紗街的大坑李陞學校是以他命名。另一位李陞的兒子是李紀堂,(1873年-1943年),名柏,號紀堂,廣東新會人,李陞之第三子。早年與陳少白、程子儀等人成立的革采南歌戲班。李紀堂得到謝纘泰介紹加入興中會。 被古物諮詢委員會指定為法定古跡,位於司徒拔道景賢里這間大屋於1937年建成,原名「禧廬」,業主是華人鉅富李寶椿之女兒李寶麟及其女婿岑日初。香港島半山區至山頂一帶以前一直都只許歐美人士居住。而李寶麟及擁有顏成坤大宅的顏成坤(前中華巴士有限公司主席)就是早期被批於灣仔半山居住的華人。
位於高街與薄扶林道交界的明愛凌月仙幼稚園校舍半山原址為一八零三年創建的寄宿學校,於一九零七年改為托兒所。一九四九年李寶樁捐款重建,並以其母凌月仙命名。一九六八年命名為凌月仙 幼稚園。
正街可說香港最早的食品小販區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5/16/2011 16:49:00]即係早發展的華人區域啦.
我已經放棄唔影關於香港的歷史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