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上環文武廟

香港最多遊客參觀,上環文武廟是其中一座。由於文武廟較細少人多,拍攝內裡景物亦較困難。


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上環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18471862年期間落成。文武廟主要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聖宮則用作供奉諸神列聖。公所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三幢建築物以兩條小巷分隔。

1908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1958年,政府修訂有關條例,訂明文武廟廟宇及嘗產收益,除用於每年供奉神祀、重修廟宇及擴建嘗產外,亦將用以開辦學校教育華人子弟、資助香港華人慈善事業及擴充東華三院發展醫療服務。多年來,文武廟經多次重修,於1994年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更於201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時至今天,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會賢達每年仍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酬拜文武二帝,同時為香港祈福。文武廟對本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反映昔日香港華人的社會組織和宗教習俗。

文武廟不是正宗的「四合院」,為兩進三開間建築。

正門門額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時寫的。



正門外面有兩座花崗石鼓台,前進置有擋中(一對紅漆屏門)

「神威普佑」牌匾意指神威護蔭,普佑眾生。中國內地五個省份於187678年間(清朝光緒二至四年)旱情嚴重,東華籌得白銀十六萬元善款救濟災民,清朝光緒皇帝為了表揚此善舉,於1879年御賜該牌匾。


廟宇按照傳統中式建築布局設計,後進較前進高出幾級,設有供奉諸神的神龕。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為重檐歇山頂覆蓋,屋頂由天井四角的花崗石柱支撐,兩側為捲棚頂的廂房。放置善信祈福所供奉的燈及塔香。


文武廟內的十王殿。中國佛教所傳主管地獄的十個閻王。始於唐末。見《釋門正流·利生志》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分居地府十殿。




由富商掃捐錢所做,文武二帝出巡所坐的真金鑾輿(皇帝的車駛)


請文武二帝的座椅()

父母當然祈求子女金榜題名。
 







香火鼎盛。
 
文武二帝像。

文昌本是星官名,古代星相將其解釋為主大貴吉星,又稱「文星」,民間俗稱為「文曲星」,隋唐科舉制度問世後,士人膜拜大增。至元代簡稱為「文昌帝君」,遂用至今。

關羽,俗稱關公。與張飛、劉備於桃園結為異姓兄弟。死後劉禪封他為壯繆侯。他的忠義精神是成神的主要基礎,魏晉開始被民間供奉成神。由於關羽英勇戰死沙場,歷代皇帝為嘉許祂為軍人楷模,從侯升為公,再提升為王,明神宗則封為三界伏魔大帝,清康熙封關氏後裔世襲五經博士,雍正稱他為關夫子,咸豐將他引入孔廟,民國時與岳飛同祀。



四位,失敬!我唔知是誰,善信也不理。
 
廟常有的鐘鼓。


廟有的福德公(伯公、土地)
 



文武廟懸掛了不少匾。可惜很少人知道它們背後歷史。

門外的石獅子已經是清朝咸豐年。
位於文武廟左側的列聖宮原為三進兩院式建築,其後兩個天井加築鋼架屋面。
 
列聖宮供奉觀音、燃燈佛、太歲。每年觀音開庫(農曆正月廿五至廿六)都吸引不少善信前來。
 

 
相中右上方是斗姆元君(又寫作斗母、斗姥)是中國道教的女神,也是北斗眾星之母。名字的「斗」指的是北斗眾星;「姆」即母也。斗姆元君在道教信仰中出現得很晚,但地位卻很高;原本是佛教的摩利支天(觀音菩薩或准提菩薩化現)信仰,摩利支天在唐代以前由佛教傳入中國後,被道教所敬奉。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辰者,多半先禮拜斗姆。
《封神演義》中的斗姆稱之為「金靈聖母」,也就是聞太師的師父。她道行高深,一人就能對抗慈航(觀音)、文殊、普賢三位大士,最後打了個平手,但遭燃燈道人使用定海神珠偷襲而死。後來姜子牙在封神台封神時,將金靈聖母冊封為「坎宮斗母正神」,讓她掌管五斗群星、吉曜惡煞,也就是北斗、南斗、東斗、西斗以及中斗的老娘。
善信在列聖宮內拜大歲。




























列聖宮門口的土地公。



公所為簡單的一進式建築,其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公所的建築年份,甚具歷史價值。公所現已改建為紀念品商店,而附連於公所後面的善德宮則是於1994年加建的現代構築物,供人們拜祭祖先之用。所以嚴禁入內拍照,有工作員阻止。



善德宮。
 
在文武廟「斬雞頭,燒黃紙」宣誓香港開埠初期,香港的法制還未完善,現在表示所作供詞並無虛言,祇須在監誓官之前舉手宣誓就可以,但在開埠之初,中國人宣誓的方法是燒黃紙及斬雞頭,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規定要在文武廟內舉行。
 
1918年,曾有兩個大商人打錢債官司,雙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法庭調解無力,只好讓他們到文武廟去「斬雞頭」。師爺、律師同時前去「監斬」。到了廟中,原告不肯先跪下發誓,被告也不肯,於是雞頭沒斬成,回到法庭,法官因原告不肯先下跪發誓,說明他心虛、理虧,反判原告有罪,被告無罪。此案當時轟動了整個香港。直至香港司法制度完善,這種宣誓的儀式才成為歷史陳跡。

文武廟組群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
 
文武廟的石灣陶脊於1893年建造,當中的陶塑展現粵劇戲台的場景,造工精細。在屋脊上面的部分,中央飾有一顆寶珠,兩端有一對鰲魚。
 
有趣的是,文武廟和公所的墀頭(註)均飾以磚雕,而列聖宮的墀頭則以石灣陶塑為裝飾。
 
註: 墀頭,俗稱腿子,又稱墀頭牆,是東亞傳統建築的房屋山牆伸出檐柱外的部分,硬山頂建築的墀頭自下而上分別是下鹼、上身、稍子,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建築沒有稍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