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北角春秧街



春秧街 (Chun Yeung Stret) 位於北角,與英皇道及渣華道並行,一端連接英皇道,另一端連接糖水道。名稱來自印尼華僑祖藉福建的商人郭春秧先生。福建人往南洋打工,香港是一個中轉站,當時北角碼頭一帶還沒有填海,叫做「七姊妹」海灣,從這裏的碼頭經常有船隻去東南亞。1921年,郭春秧在北角標得一片新填海地,打算興建糖廠,因此就有了「春秧街」與「糖水道」。後來由於糖價下跌等因素,改為興建住宅,從此這一帶成為福建移民聚居的中心。1933728當局命名這條街為「春秧街」。

 

郭春秧,福建同安縣人,華僑巨商。光緒十三年(1887)來臺,1906年從叔父郭河東遠渡爪哇司末蘭市經營糖業。他成立的郭河東公司在爪哇、泗水均設有工廠,在香港、上海、廈門均設有事務所。他來臺時則經營茶葉,在大稻埕設茶行「錦茂行」,外銷包種茶至南洋,遂成巨富。1918年爪哇禁止外國茶輸入,郭氏往東京請求交涉。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捐三十萬元賬災。其他各項捐獻亦甚多。創茶商公會,任理事長。1919年給勳五等旭日章,1928年又授四等瑞寶章。雕塑家黃土水在1929─1930年為他製作胸像一、坐像三。後因南洋經濟不景,負責甚佢,由爪哇避居臺灣,公司交其兒子。19351月宣佈破產,2月病逝臺灣。

 

二戰後大批來自上海的新移民湧入,他們都聚集在渣華道、春秧街和馬寶道一帶。後來1960年代印尼排華,不少福建人來港。因國內的政局國內的福建人來港後亦多聚居春秧街一帶。所以再次有小福建之稱




 1970年的北角春秧街


春秧街是有菜市場
/濕貨店。許多福建特有的食品,例如肉丸、燕丸、芋丸、五香捲、血腸等,在其他地方不好找,春秧街也一應俱全。隨著近年菲律賓與印尼女傭變成菜市場的主力,南洋風味食物及打折國際電話卡,這裡也不難買到。





2010年的春秧街

由北角街交界望向春秧街。(2012年3月拍攝)

春秧街的人群。(2012年3月拍攝)

春秧街的唐樓。(2012年3月拍攝)

春秧街的福建食品店。(2012年3月拍攝)

春秧街的麵廠。(2012年3月拍攝)

春秧街賣針線雜貨的店舖。(2012年3月拍攝)
從北角糖水道交界望向春秧街

1 則留言:

  1. 成日都行.因為返工架地方近呢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