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不是因為天文現像的灣仔日街、月街及星街

電氣街附近的日、月、星街 (Sun, Moon, Star Street) 也與光不無關係。《三字經》裏提到「三光者,日月星」,由於電力帶來光明,這幾條最早有電力供應的街道,遂命名為日街、月街及星街。



日街。
(2011年拍攝)


灣仔永豐閣對出的月街。 (2011年拍攝)


灣仔月豐閣對出的月街。 (2011年拍攝)



 

月街大部份地舖是同一間日本食物批發商。 (2011年拍攝)




從灣仔的聖佛蘭士街望向星街。 (2011年拍攝)


 




星街近永豐街交界。 (2011年拍攝)


在星街1號,你會發現住宅大廈入口旁有另一個天主教教堂「聖母聖衣堂」入口。這安排在天主教是很少見。灣仔有天主教堂是源自香港開埠後,教會在這一帶的發展。所以在星街附近有以聖人名稱命名的聖佛蘭士街 (St Francis Street) 及進教圍 (St Francis Yard)。以前還有聖嬰孩里 (Holy Infant Lane),即現在的光明街。


星街1號的住宅及天主教聖母聖衣堂。 (2011年拍攝)




天主教聖母聖衣堂重建後由主教祝聖的牌匾。 (2011年拍攝)



早在百多年前,灣仔區已是教友聚居的地區,當時區內有修院、天主教醫院、棄嬰院和盲女院,而早於1845年,聖方濟小堂已是灣仔區教友參與彌撒的聖所,「聖佛蘭士街」、「進教圍」因而得名。由於區內教友人數不斷增加,教區於1925年在跑馬地建成聖瑪加利堂,但仍有不少灣仔區的教友到嘉諾撒醫院的小堂參與彌撒。眼見教友越來越多,小堂不敷應用,主任司鐸理雅各神父與灣仔區的教友矢志籌建聖堂。


籌建工作從零開始,灣仔區的教友既無土地,又無經費,有的只是對天主的信心。他們不斷祈禱、做克己,以及向煉靈祈求和獻彌撒。在19341024,灣仔區的教友首次向煉靈作九日祈求。1936年,恩理覺主教更親自到灣仔小堂獻彌撒,以及在每月的首主日到小堂為籌建聖堂主持特別彌撒。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局勢動盪,灣仔區教友仍在每年1024日為煉靈舉行彌撒。


 


居住在灣仔區的都是貧苦大眾,他們省吃省穿,一分一毫的儲蓄,更像福音中的窮寡婦,獻盡所有。1939年,黃姓恩人墊資買地,其後更全數捐給聖堂。1940年恩理覺主教展開募捐運動,各堂區、學校和團體響應。到了1948年,當時的工務局批准建築圖則,但籌得款項只是所需的一半,最後恩理覺主教決定由教區墊付不敷之數。興建工程在19492月底展開,教友繼續努力籌募門窗、地板、內部裝修的費用。新的聖堂終於落成,在1950716聖母聖衣瞻禮當天,由耶穌會港區會長賴詒恩神父祝聖奠基石和主任司鐸理雅各神父主持大禮彌撒,聖堂名為「煉靈堂」。


 


煉靈堂內設有基立學校,為區內兒童提供教育。1957年,煉靈堂易名為「 聖母聖衣堂」。隨著時代變遷,學生人數減少,基立學於1994年完成了歷史使命後結束。


 


到了九十年代,教區賣出聖母聖衣堂的建築物和地段,款項用作發展其他堂區。在教區和堂區教友的努力下,教區於1997年與發展商達成協議,在原址新的建築物內闢設聖堂。重建的聖母聖衣堂於20011110日由胡振中樞機主教祝聖,正式啟用。


 


聖堂的設計包含天上、人間;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意思。天窗代表天上,閃爍的水晶珠子象徵救恩的臨現,懸在半空的十字架是耶穌從天降下人間,救贖我們。彩石鑲嵌畫「加納婚宴」,提醒我們要效法聖母,時時關懷和幫助有需要的人。紗幔遮蓋了的部分鑲嵌畫,象徵歷史的事跡,紗幔外的部分,顯示耶穌和聖母現時仍在關顧我們的不足,繼續把水變成酒。從圓形祭台流向聖堂門口洗禮池的活水代表我們的永生。座位環抱祭台,是共融合一的意思。大門入口頂端的兩口鐘和聖堂入口牆壁上「主的晚餐」的壁畫,以及洗禮池的柱座,都是舊聖堂留下的,表示堂區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聖堂入口左邊的「紀念角」,是為紀念籌建聖堂的已亡親友恩人和堂區逝去的教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