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灣仔晏頓街與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晏頓街 (Anton Street) 位於灣仔,一端與皇后大道東連接,另一端與莊士敦道連接,街道以渣甸洋行要員的 Charles Edward Anton命名。1917年工務報告表示,聚賢里 (Tsui In Lane) 擴闊至30呎並改名晏頓街。現時的聚賢里已是晏頓街旁一條縮短了的後巷內街。


 


晏頓街以前有一座循道衛理海陸軍人之家(Methodist Soldier and Sailor’s Home)由英國循道差會建立於1927 年。第一代的海陸軍人之家位於海旁東(即現在莊士敦道)與軍器廠街交界。毗鄰是四座三層高的位於海旁地段第65號的「藍屋」,內有皇家海軍飯堂、美國領事館和美海軍辦公室。初時主要為駐港海陸軍人提供服務及促進英軍的福利。晏頓街的建築,屬第二代建設築。軒尼討道於1929年填海建成後,海陸軍人之家便向東搬到晏頓街。建設物外牆以紅磚切成,故稱「紅磚屋」


 




1972
年的海陸軍人之家。



70 年代隨著時代變遷,加上駐港英軍人數日減,本中心提供之設施,因而未能全面被使用,有失其原本的服務宗旨。於1979 1 月,英國循道差會有鑑於此,在本港設立了一個管理委員會,其成員包括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及循道公會英語堂的代表,籌劃及管理中心的發展和活動。經過與各界社會服務專業人士及有關部門一番研究及磋商後,管理委員會決定開始新發展,撥出中心的部份地方,作為社會服務之用。循道衛理中心1980 10 月初,由一群義工開始推行局部的服務,並舉辦了多個學習班,繼而在1981 4 月起推行全面服務,同時成立了一間青年中心。

 


由於社區對青少年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這類服務不足,本中心獲得社會福利署的批准撥款,於1983 7 1 日起,增加了兒童服務。隨著社會發展,有鑑於灣仔區長者的人口較多,而老人服務的需求很大,循道衛理中心於1984 8 1 日正式成立「外展老人服務」,以外展手法去接觸街角或在家的老人,此服務亦於1994 7 月延展至北角地區。


 


現址1990年已重建為軒尼詩道22號衛蘭軒(Wesley Hotel),由恆隆集團管理,提供逾250個房間的衛蘭軒,是暫訪港及商務旅遊的理想住宿選擇。當中仍有循道衛理會的辦事處。蘋果日報2011531報導,原本由恒隆地產管理的酒店及服務式住宅「衛蘭軒」業主,早前就管理公司重新招標,結果由泰國的ONYX Hospitality 集團中標,集團指對該幢物業將會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工程,預計在明年年底正式開幕,並易名為「OZO at the Wesley」。現時「衛蘭軒」擁有二百五十間房間,屬三星級酒店,位處於金鐘區。集團發言人指,「衛蘭軒」將易名為「OZO at the Wesley」,日後客房最大的特色是選用一般只有豪華住宿才會使用的配套,包括毛絨地氈、頂級隔音牆壁及房門、上用品等。


 


位於莊士敦道與蘭杜街之間原有一座大生銀行大廈。大生銀行馬氏家族持有的灣仔大生商業大廈在20071130推出拍賣,由於市區地皮奇缺,各大發展商空群爭逐,太古為進一步拓展灣仔版圖,出價極為 進取,最後以十三億六千萬元勇奪該大廈,當時太古表示將斥資一億五千萬元翻新物業並作投資用途。不過,現在2011年已成為一個太古集團的建築地盤。大生商業大廈全幢位於灣仔軒尼詩道24-34號(晏頓街交界),地皮面積約八千六百 呎,於1977年落成,樓齡已有30年,樓高28(另有一層地庫) 附近的晏頓街及蘭杜街亦有一些大廈收購行動,報章引述市場人士意見,認為是太古所發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