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及發展(二)

紅磡及黃埔的發展與區內觀音廟亦有關聯。紅磡觀音廟建於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善信以紅磡坊眾居多,大部分為主婦,間中該廟亦有商人及漁民來參拜。

早年的觀音廟。背面仍可見觀音山。該山在1950年代才削平建屋。



廟宇的出現代聚落人口達到一定人口規模的標記,代表社區開始形成。從紅磡村而言,廟宇的規模亦反映村落的規模。1877《香港地租稅收名冊》顯示紅磡村內部份房屋開始以街道登記,它們分別是大街(Main Street)及後街(Back Street),其中大街發展較為密集,有房屋及商店44間。到1884年,紅磡村店舖更大幅增長,有3間食肆、13間雜貸店、6間理髮店、兩間鴉片煌館、兩間藥店。村的西面更有4間造船工場。其餘店舖更包括木匠、菜販和漁販。


據稱在一九零九年,政府擬開路貫通紅磡與九龍城及尖沙咀的交通。工人在山區掘地的時候,忽然有紅色水柱自地底射出,於是有謠傳指是工人掘傷龍脈,工人因此不敢繼續工作。其後驗出水的顏色是地下水銀與琉璜所造成;工人猶有懼色,於是集資重修觀音廟,希望得觀音庇蔭,使趨吉避凶。


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據說紅磡黃埔船廠是當時盟軍轟炸目標。一日有炸彈落於紅磡區,廟側屋宇蕩然無存,惟觀音廟則屹立如故,其側百餘名學生因而罹難,反而匿於廟內的人士無恙,居民均認為是觀音顯靈庇佑的緣故。






































位於漆咸道北的廢置防隧道入口。這是紅磡及土瓜灣唯一的防空隧道,相信是因為紅磡黃埔船塢是一個容易被空襲的戰略設施。(2014年拍攝)

觀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薩,叫「觀世音菩薩」,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見稱。觀音初時以男性裝扮出現,至武則天時卻變成女性造型。由於傳說觀音坐在蓮花上修道,因此有部分觀音廟亦稱為蓮花宮。此外,有部分觀音廟亦稱水月宮,取水與月清靜無華及脫離塵俗的意思。




紅磡觀音廟分為三座,正座為觀音廟,門頭形狀如亭,中堂有蓋方如庭階,兩進則為正殿;左為「公所」,右為「書院」。現在左邊公所改為紅磡三約街坊會中醫診所,門聯:「公道自在人心,公事期諸公辦;所在無分中外,所行無忝所言」;右邊的書院則空置。

該廟依循傳統方式而建,門頭形狀如亭,中堂有蓋方如庭階,兩進則為正殿,供奉各神祇。
「觀音廟」門額及「座下蓮花饒有西湖三月景,瓶中楊柳分來南溪一枝春」門聯均刻於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廟內亦有多幅善信酬謝神恩的牌匾與對聯。





































除觀音外,該廟亦供奉太歲及列聖。









年中有四次觀音誕,分別是農曆的二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的十九日;依次為觀音的降生日、成道日、飛昇日及入海成為水神之日。而此廟以每年農曆正月廿六日觀音開庫的日子香火最盛,善信絡繹不絕。


該廟曾於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及宣統二年(一九一零年)重修。現為一級歷史建築,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陪伴紅磡發展有紅磡街坊會小學。紅磡街坊會小學(Hung Hom Kaifong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紅磡的男女津貼小學,母校創辦於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為紅磡三約公所(三約街坊會前身)當屆總理籌建之政府津貼小學,最初取名紅磡街坊公立義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校舍遭受戰火催殘,逾200師生罹難,19441016日正在上課的小學校舍被誤炸,幾乎全體教師及學生死亡,連同附近民居共300300傷。幸得街坊會主席、各委員及熱心人士集腋成裘於1946年重辦母校,於1949年易名為紅磡街坊公立學校,借用青州街九龍船塢紀念學校校舍在下午上課,至19649月遷回紅磡差館里16號校址。已故立法會議員司徒華於19521961年在該校任教教師及教務主任,是司徒華當年在葛量洪師範學院畢業後,第一間任教的學校。面對教育統籌局計劃關閉收生不足的小學來縮減開支,十多間小學被勒令在新學年起停辦小一,而紅磡街坊會小學亦在其中。 學校在2004年因收生數目未及當局規定的開班人數23人,9月份將會停辦小一。最後,學校於2007830日結束辦學,完成它的教學使命。



























現時為學校轉為私立培愛學校。



學校外牆仍保留舊學校基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