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紅磡黃埔區的由來與發展(五)

戰後紅磡的工廠損毀嚴重,但很快又能重上軌道,重投生產。由於工業聚集,紅磡成為後來大陸新移民落腳的地方。



1962年紅磡及黃埔船塢地圖。


區內觀音山及大環山成為木屋林立的地方,成為基層市民棲身之所。稱為觀音山因為前面有一座觀音廟。同一時期,港府在九龍各處大量興建徒置大廈,以應付大量人口增加對房屋的需求。政府亦打算在紅磡興建徒置大廈,不過紅磡平地多用作工業,觀音山及大環山便成為不二之選。


戴亞街及大環山徙置區,後來重建為房屋署管理的紅磡邨。

大環山徙置區在1956年落成,位處昔日大環山旁邊,1973年更名為大環山邨。1999年重建成紅磡邨。大環山在1980年代被削平,成為和黃公園。

觀音山平整工程始於1954年,由「殖民地發展及福利基金」支付,開山的泥用作紅磡灣填海之用。









































房屋協會管理的紅磡邨(1970s),後重建成今天的家維邨。

房屋協會在該處興建廉租屋,由19551958年陸續落成,名為紅磡邨。居民多為黃埔船塢及清洲英泥廠的工人,原因是這些大公司都會代員工向房協租屋,以吸引工人就業。房協在80年代初重建該邨,改名為家維邨。


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激增及工業發展,令鶴園發電廠要擴充至B(1959)C(1966年開幕)



1989年的中電鶴園發電廠。前方被削平的小山丘是在1991年落成的和黃公園,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