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聖公會聖保羅堂


位於中環己連拿利的聖保羅堂,是一座聖公會教堂,今年已經105年。聖保羅堂便混合了新巴洛克和哥德復興式。有幸有一天見該堂正門大開,所以可以拍下純建築外貌的照片。
 
哥德復興主義風格,是指復興歐洲中世紀時代的哥德式建築,它打破古典建築的“安定、平衡”法則,追求向上飛昇的效果。為達到此目的,建築物出現尖拱門窗、肋骨天花和飛扶壁,改變古典建築的圓拱結構。牆身裝上大面積的彩繪玻璃窗,陽光透射入內,令教徒感覺與高處的上帝溝通。聖保羅堂的窗成尖拱型,入口塔樓則有尖塔。

新巴洛克式建築出現於十九世紀未,重新展現巴洛克式建築的神韻。聖保羅堂正面的荷蘭式山牆(Dutch Gable)是巴洛克特色之一。荷蘭式山牆是文藝復興時期先在荷蘭、比利時一帶出現的建築,之後傳至歐洲各地,並溶入巴洛克式建築。

從己連拿利與雲咸街各上望可看見聖保羅堂的荷蘭式山牆。

 
教堂正門入口及尖塔。

教堂正門入口及哥德式彩繪玻璃窗。

 
聖保羅堂屆任主任聖品名錄。

 


聖保羅堂創辦人之一林護先生及其夫人紀念碑。

 
通往閣樓的樓梯。

 



 
在閣樓中,裝有一幅保羅在雅典傳道的彩繪玻璃。由於當日未有發現,相片來自聖保羅堂刊物。


 
教堂正門左加兩扇彩色玻璃窗,描繪福音4位聖人作者。




教堂兩側的彩繪玻璃窗,內容是耶穌苦路及教會宗教意義圖案。背後有著哥德式色彩的窗框。





從正門望向教堂內。 

此彩色玻璃由有份倡議與建聖保羅堂的聖保羅書院校長史超域牧師在1917年由英國寄贈。5位聖人由左至右分別是聖約翰、聖彼得、耶穌、聖保羅及聖安得烈。聖人兩則是天使浮雕。祭壇兩旁各有一座舊式管風琴,左邊一座也由史超域牧師送出,1931年設置;右邊一座在3年後由林護的兒子林植豪、林植宣等捐贈。

聖堂左方的木製講台。原設有上蓋,具擴音作用。舊的講台從前放在教堂右方。

 
另一個在右方的鷹型讀經台,從前放在教堂左方。

洗禮池連蓋。原有的蓋已經遺失了。

 

聖保羅堂繡有聖保羅的旗幟。每年一月之牧區議員就職典禮,都是由資深議員持著堂旗作進堂之行列。

 
教堂1991年重修捐款紀念牌。


牆上的Hormusjee Ruttonjee 的紀念裝飾。

1909年林護、黃茂林、李維楨及史超域牧師商議組織堂會,並於中環興建禮拜堂。首先借用會督府的小禮拜堂作為主日崇拜,再與聖保羅書院合作建一樓宇,上層為禮拜堂,下層為書院課室,19111028日新堂落成開幕。

 

1919年港府應允撥地擴充教堂20尺。1928年聖保羅堂成為一牧區直轄會督。1934年獲何明華會督之助,港府再撥地,教堂第三次擴建,教堂加長40尺,並加建閣樓及牧師住宅,1935年新堂落成,莫壽增到堂施行按手禮及聖餐。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治時期教堂被日軍佔用為憲兵講習所。大戰結束,日軍將教堂交還聖保羅堂,194592日舉行獻堂禮。1950年撥款補償聖保羅書院,作為購買「伍廷芳堂」之建築費,改建為聖保羅堂副堂。1971年聖保羅堂創立60週年紀念,將「牧師樓」改名為「雪卿樓」,作為聖品(神職人員)辦公及會議交際之所。1991年教堂將聖壇移前,加彩色玻璃。

20161022日是該堂的105周年堂慶感恩崇拜。

聖公會在2009年宣佈將會保留及復修四座歷史建築,包括始建於1848年的會督府、聖保羅堂、曾經是教堂禮賓樓的護士宿舍(又稱馬丁樓),以及原為聖保羅書院南翼,現已改名為廣傑樓的舊基恩小學。前3幢現已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最後1幢現已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

建築群內的其他舊有建築物將會拆走,在地盤中間位置增建一個自然通風的有蓋廣場;為了更加親近群眾,又會拆走現時在下亞厘畢道的鐵閘與圍牆,改為一個開放式入口,日後市民沿着雲咸街緩緩而上,便可直達廣場,但廣場不會24小時開放。

現時聖保羅堂每日開放時間由上午9時至晚上6時,公眾若想入教堂祈禱,需事先安排。聖公會建築群活化委員會主席鄭慕智稱,將來活化工程完成後,聖保羅堂會改為自由開放。

舊港中醫院位置將興建一幢樓面面積近26萬平方呎的社區綜合大樓,提供醫療、社區輔導等服務;另一幢逾8.6萬平方呎的宿舍大樓,則為神職人員而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