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長春園以外的錦田水頭村古蹟(一)

上次介紹了水頭村長春園,其實水頭村及水尾村有不少古蹟可供參觀。

水頭村二帝書院



二帝書院,位於錦田水頭村,由錦田鄧族興建。鄧族早於11世紀已開始定居於錦田一帶的肥沃平原。相傳二帝書院建於道光(18211850年)末年以供奉文昌和關帝,並提供講學及教學之所。

明記士多旁便是二帝書院入口。


 二帝書院圍牆有兩個入口。

二帝書院圍牆的窗花飾。

二帝書院正門。

二帝書院正門側的神位。


二帝書院1994年重修紀念碑。

二帝神像原供奉於書院附近的風水塔。該塔相傳能幫助族中子弟高中科舉,但其後遭拆卸,村內16名士紳遂籌組鄧二帝會,負責建造和開辦一間以二帝命名的書院,供奉二帝。



二帝像放於書院的偏廳(二星閣)二帝書院純作教學用途,故結構簡單實用。由於書院的前院以白磚砌成,稱為「白石巷」,而其學生被稱為「白石巷子弟」。

在二戰以後已不再用作學校。1994年曾進行重修。


掛在二帝書院二星閣兩塊1994年重修的牌匾。

1992年列為法定古蹟,修繕工程於1994年底完成,現已開放供市民參觀。

二帝書院內圍牆的窗花飾。






內有二帝書院的資料介紹。木枱是有抽屜的,似乎不是從前書院的書桌款式。

二帝書院內一幅間牆出入口上的裝飾。

 二帝書院內一個偏廳。

由於書院/古蹟環境所限,照顧不了工作的保安員,雜物及工作工具往往放置在古蹟當眼處,甚至出現此不協調的場面。

水頭村周王二公書院


周王二公書院位於香港元朗錦田水頭村內,是錦田鄉民為紀念上奏廢除遷海令有功的兩名廣東官員周有德及王來任而建的書院。建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並經過多次重修,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書院重門深鎖,平日遊人不得其門而入。




由於不對外開放,只能從正門拍攝這張相片。

周王二公書院為一兩進式建築,中為天階,旁有走廊,並設有廚房,與門廳毗連,正殿供奉周、王二公的神位。書院牆壁為青磚砌成,赭色門框,門楣上書「周王二公書院」金漆大字,檐墊壁畫繪有花卉諸物,門旁對聯:「粵海被鴻猷萃一姓以報功虔恭罔懈 錦田歌樂土際中天而獻壽歷久彌芳」。院前則有大片空地,為舉行太平清醮的地方。

清朝建立初期,明代遺臣仍不斷進行反清活動,當中以據守台灣的鄭成功最具威脅。康熙元年(1662),清政府聽從鄭氏降將黃梧建議的「滅賊五策」,包括長達20年的遷海令,規定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以避免與鄭氏的接觸。雖然這些政策有效打擊鄭成功的勢力,但同時令沿海居民流離失所,田園的荒蕪及海禁使他們盡失生計,單是新安縣沿海地帶(包括現時的香港、九龍及新界在內)就有三分二的區民被逼遷離。康熙四年(1665年),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上疏力陳遷海令對廣東地區造成六大害,至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復界及容許居民回鄉居住。

康熙廿三年(1684年),錦田居民倡議於村內建立周王二公書院作為感謝周、王二人之恩德及教育子弟。翌年,建成書院,並搭戲台酬神,舉行打醮。以後每十年一屆建醮(即打醮),超度遷界亡魂及祈求平安,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今年(2015)是錦田十年一次的建醮。

泝流園






泝流園又名「知稼堂」,位於水頭村二帝書院旁,仍鄧權軒於清乾隆40年(1755年)所建,主要用作教導族人習武。門額「泝流園」三字乃清乾隆54年(1789年)中式武舉人鄧英元所書,而前廳正樑上的「父子登科」牌匾乃兩廣總督阮元、巡撫怡良,為鄧權軒之子鄧鳴鸞及其孫鄧廷柱分別於道光元年(1821年)及20年(1840年)先後中式舉人而立的功名牌匾。

泝流園為三間二進式建築,大門前為一前院,外有圍牆,築有走廊通往屋後入口,走廊外側砌有幾何圖形的通風牆,可收通風而又可抗強風之效。泝流園今天亦成為錦田水頭村醒獅團的習訓地。由於泝流園屬私人地方,不對外開放。







由於不對外開放,只能從正門拍攝這些相片。

力榮堂書室






錦田力榮堂書室又名大書房,位於水頭村85號村屋,錦田鄧氏長房鄧履元後裔建於1835(十九世紀初)。它是一所教育村中青少年的私塾。隨着錦田區內新學校的成立,書室於1950年代停止其教育用途。由於日久失修,政府出資2百多萬元重修,書院於2004年完成修繕工程,並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並開放予市民參觀。

大門門聯-「南陽世澤  稅院家聲」。

書室大門上有兩幅書法,左上方是般書法方法,右上方是「反書」。

照壁對聯-「閱盡人情眼界寬  知多世事胸襟闊

月門對聯-「折桂何其便捷  簪花自是尋常





正廳上的牌匾上的「齒德兼優」是清道光15(1835)由大學士鄧斗光所書。


正廳存放著天后誕的花炮。


間牆上的灰泥裝飾。

1 則留言:

  1. 謝謝 Soldier 分享,聽說文塔的磚就是用來建成二市帝書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