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村天后古廟
天后廟一度因為日久失修而倒塌, 後來據悉有一位芬傅大法師獲指點,去協助錦田鄉民重修,鄉間有一塊民國廿五年(1936年)之木匾記載村民捐款的此事、在重修捐款芳名列中,大法師芬傅捐貳佰捌拾員(280銀元),而錦田鄉耆鄧伯裘、鄧煒棠、鄧永壽排在其後,銀碼只係由拾元以下,其他祖房、洪聖廟、吉慶圍等亦有一、數銀元的捐款。
天后廟牆上的泥塑裝飾。
天后廟在2013年曾經進行大規模復修,不過我的照片是2012年拍攝,看來要找一天再去拍張近照。
不少天后廟都在外面留有大片空地作天后誕等活動。
錦田水頭村和水尾村,各建有一間廟宇供奉洪聖和天后,兩者都是中國著名水神,希望水神保祐村民風調兩順,始終錦田平原依水而生,遍佈河水及農田,敬拜水神是希望河水不會氾濫淹沒農作物,亦保佑村民出入平安。
天后古廟外有個不再使用的古井。今天政府有自來水供應,鄉村水井基於衛生及安全理由,絕大多數已圍封。
錦田水尾村錦田樹屋
同場加影另一景點-錦田樹屋,位於香港元朗錦田水尾村遊樂場側,其獨特之處在於由一株結構複雜的巨大老榕樹包圍着一間石屋,保有香港多個紀錄,並且見證了清初下達遷界令(又名遷海令)的一段歷史。
該株老榕樹屬細葉榕,《古樹名木冊》編號LCSD YL/6,樹幹直徑為6000毫米(樹幹離地1.3米之直徑),是香港之最;樹木高度為16.5米;樹冠達42米,這是與大埔社山村之著名樟樹一樣並列香港首位的紀錄;樹齡方面則至少超過100年。至於實際年齡則眾說紛紜,一說300年,一說400年,但有指榕樹所圍繞的石屋之磚塊技術僅有200年歷史,故推算若要吞噬石屋,榕樹樹齡不可能比磚塊的製成日期相差太遠[2],但普遍認同榕樹至少有逾150年的歷史。
古樹因此符合以下四個特性而被列入2004年起特別編製的《古樹名木冊》中:
1.樹齡超過一百年;2.具文化、歷史或重要紀念價值;3.樹形出眾;4.大樹。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雖然將樹屋列入《古樹名木冊》中,但2006年12月18日至翌年1月15日由其部門負責、位於樹屋毗鄰的遊樂場翻新工程,卻將古樹約一半的根部切斷,原本藏在泥土下的樹根外露,部分更夾雜大量混凝土碎粒,而香煙盒、紙屑等垃圾則被隨意棄置在外露的樹根邊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