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20世紀初,葡萄牙人開始居住並發展九龍,特別是尖沙咀及太子道西一帶,如加連威老道、諾士佛台、金巴利道等等。
相片是1910年代由尖沙咀摩地道的西式房屋向南望。遠方山崗是訊號山。早期摩地道多居住著葡萄牙人。
尖沙咀的玫瑰堂。
玫瑰堂的落成碑石。
位於漆咸道的聖母玫瑰堂是九龍區歷史最悠久的聖堂,落成至今超過一個世紀。根據德若翰神父(Spada, Giovanni M. 1867-1950)的記載,由於庚子義和團事件,英國於一九零零年從印度調派了幾營軍隊到香港,駐紮於九龍。為了軍隊中約一百名天主教徒及其他教友的需要,德神父便借用了嘉諾撤修會的場地,於主日上午八時舉行彌撒。
葡萄牙人的花園城市
何文田在十九世紀初是一個偏遠的地方,但對於一向積極找尋合適居所的葡萄牙社群,偏遠郊區也可以成為他們的理想住所。
十九世紀中,香港開埠,英國人發展貿易,紛紛設立公司,需要大量書記及翻譯人才。精通中英文的葡萄牙人紛紛來從澳門來港工作及定居。他們的居住環境並不理想,加上當時國內有天平天野動亂及第二之鴉片戰爭,大量新移民湧入香港,令居住問題更加嚴重。
到了二十世紀初,維多利亞城不斷發展,商業區擴展至原來的住宅範圍。葡萄牙人唯有另覓居住空間,並提出一些建議。1921年1月29日《香港孖刺西報》(Hong Kong Daily Press)有一篇「香港住屋計劃─葡萄牙人專用住宅區與花園城市」的報導,介紹了由義德(C. Montague Ede)提議在黃泥涌發展葡萄牙人專用住宅區及由梭椏(Francisco Paulo de Vasconcellos Soares)提議在九龍半島鐵路沿線興建花園城市。
前者因發展成本太高而放棄。後者在1913年購入九龍區地段,並於1919年完成土地平整工程。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梭椏便將三條新落成道路命名為太平道(Peace Avenue)、 自由道(Liberty Avenue)、勝利道(Victory Avenue)。
有趣的是網上有一幅來自香港圖書館收藏的軍部用途1924年九龍地圖相片,當中太平道英文稱為 Foch Avenue。Foch全名Ferdinand Foch,是法國在第一次大戰的陸軍統帥, 他在1918年春天躍升為聯軍的總指揮。他在同年11月11日接受德國停戰的要求。而早在1921年修訂的車輛及交通條例,條文有太平道(Peace Avenue)的字眼。原因何來,還望有識之士提點。
發展花園城市的目的是為外籍人士提供可負擔的房屋,長遠則希望在區內發展園藝文化。居民可在後花園種植蔬果,實行自給自足。合作社更扮演分銷商一職,將區內的盈餘收成在附近市場銷售,收入搬歸基金。梭椏認為計劃有示範作用,可作為發展新界的模式。王五十年代因樓宇的發展,而紛紛拆掉重建成為多層大廈。
九龍居委會的描述表明在20世紀30年代類似的模式:
“我們住在何文田梭椏道,那裏是誰買的房子在我們身邊有不少葡人 ...房子...是兩層。 它被連接到梭椏道9號,這是由...的Sequeiras佔用。我們隔壁13號,由另一個葡萄牙家庭稱為巴羅斯佔用。在這所房子之間的未來是之一......佔用一個葡萄牙家庭稱為古特雷斯。隔壁古特雷斯的是那裏的Yvanovichs住......”
梭椏
梭椏父親曾為澳門設計「加思欄花園」 (San Francisco Garden)。該花園是澳門至今最悠久的花園。受他父親影響,梭椏亦熱愛園藝,希望發展「花園城市」。
就在「花園城市」居民陸續遷入之際,梭椏亦著手籌劃另一個何文田發展項目。他在1923年去信當時港督,申請將何文田一攜帶已劃作墳場的土地發展成住宅區。此項計劃由梭椏與一眾華人鄉紳合作發展,預備投資750萬元作土地平整工程,並承諾於10年內興建500幢房屋,其中最少有50幢預留給英國或葡國人。東部則興建4至5層高的中式住宅供本地勞工居住。
訂例局議員曾就建議作實地視察,但後來卻沒有進一步跟進。是項計劃終告失敗。這可能與梭椏出現經濟困難有關,從1927年的檔案可見,梭椏受二十年代的省港大罷工影響,無力繳交兩期共$842地稅,幾近破產。
他後來在葡萄牙領事館任職一等秘書 (Chancellor) 及於1937年任署理總領事 (Acting Consul)。在1941年12月日軍入侵香港時,他曾在何文田住所收容住在何文田及九龍塘的葡國人士。
由窩打老道交界望向梭亞道。(2011年拍攝)
由梭亞道交界望向艷馬道。(2011年拍攝)
梭椏
梭椏父親曾為澳門設計「加思欄花園」 (San Francisco Garden)。該花園是澳門至今最悠久的花園。受他父親影響,梭椏亦熱愛園藝,希望發展「花園城市」。
就在「花園城市」居民陸續遷入之際,梭椏亦著手籌劃另一個何文田發展項目。他在1923年去信當時港督,申請將何文田一攜帶已劃作墳場的土地發展成住宅區。此項計劃由梭椏與一眾華人鄉紳合作發展,預備投資750萬元作土地平整工程,並承諾於10年內興建500幢房屋,其中最少有50幢預留給英國或葡國人。東部則興建4至5層高的中式住宅供本地勞工居住。
訂例局議員曾就建議作實地視察,但後來卻沒有進一步跟進。是項計劃終告失敗。這可能與梭椏出現經濟困難有關,從1927年的檔案可見,梭椏受二十年代的省港大罷工影響,無力繳交兩期共$842地稅,幾近破產。
他後來在葡萄牙領事館任職一等秘書 (Chancellor) 及於1937年任署理總領事 (Acting Consul)。在1941年12月日軍入侵香港時,他曾在何文田住所收容住在何文田及九龍塘的葡國人士。
因為梭椏的緣故,何文田區得以由沼澤發展成住宅區。時至今日,在勝利道東北面,有三條紀念他及其妻女的道路,分別是梭椏道(Soares Avenue)、艷馬道(Emma Avenue)及棗利雅道(Julia Avenue)。
由亞皆老街交界望向梭亞道。(2011年拍攝)
由棗利雅道交界向窩打老道望向梭亞道。(2011年拍攝)
由窩打老道交界望向梭亞道。(2011年拍攝)
由梭亞道交界望向艷馬道。(2011年拍攝)
由棗利雅道交界望向艷馬道。(2011年拍攝)
|
由棗利雅道交界望向艷馬道。(2011年拍攝)
梭椏在1953年去逝。
聖德肋撒堂
聖德肋撒堂是現今九龍城區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該堂興建以前,九龍原只有尖沙咀的玫瑰堂。自1920年代初開始,隨著何文田和九龍塘區的開發,信奉天主教的葡裔居民數目日漸增加,加上其他居於九龍的信徒,教區和教友均認為有需要在當地興建教堂,成立一個新堂區以應需要。1924年,一群中外教友更上書主教,承諾協助籌募建堂經費,並提議興建一間較大的聖堂,以免日後需要重建。不過由於計劃龐大,籌劃需時。1931年9月,恩理覺主教與美安建築公司正式簽署建堂合約;建築師一職則由任教於北京輔仁大學建築系的基斯尼神父出任,再由美安建築公司的比利時籍建築師、對興建教堂經驗非常豐富的威力先生製成細圖。
1932年12月,恩主教為這座宏偉的聖德肋撒堂主持隆重的祝聖及開幕典禮。它是香港現存唯一有鐘樓的天主教教堂。
聖德肋撤堂奠基石。
1932年12月,恩主教為這座宏偉的聖德肋撒堂主持隆重的祝聖及開幕典禮。它是香港現存唯一有鐘樓的天主教教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