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消失了的啟德濱

啟德濱是香港昔日的地名,指九龍九龍城以南,前啟德機場北部一帶。啟德機場便是因啟德濱而得名。


192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在梭亞籌備九龍何文田花園城市之際,時任訂例局議員的何啟曾於1912年提出九龍灣填海計劃,並與建一個為華人而設的社區-啟德濱。計劃除了舒緩因大量人口湧入香港而造成的房屋問題,亦希望提供一個較理想的居住環境,吸引由廣東省南來的富商進行投資。

承辦是之填海計劃,包括當時著名華人紳商何啟與區德(區澤民)、韋玉、周壽臣、曹善允成立了「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城寨外的九龍灣北岸,由九龍城碼頭至大環玻璃廠進行大規模填海,完成之新填地有120英畝。工程分三期進行,設施包括排水渠、道路、建屋用地、防波堤等。首期填海工程在1916年展開,四年後如期完成。

首期工程完成後隨即興建200所房屋。其中靠近城寨外之龍津埗頭新填地闢成多條街道,其名稱多以「啟」和「德」作字根,例如東西走的六條,即啟德道、啟仁道、長安街、啟義道、啟禮道、啟智道與及南北向的一德路至九德路等,這十多條街道最終只有約半數實際建成,並沿街築成數百棟民房,形成了九龍城寨外一個新的花園城市式住宅區。這段地區就叫「啟德濱」。不過受衛生欠佳等謠言影響,社會對啟德濱反應未如理想。但當有知名人士不理謠言而遷入該區,並表示滿意居住環境,啟德濱始大受歡迎。然而,此計劃後期失敗,部分空土地於1920年代中期被香港政府收回,成為早期之啟德機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被日軍統治,為了擴建機場作軍事用途,九龍寨城之城牆及啟德濱之住宅皆被拆去,石塊作建造跑道之用;今日「啟德濱」雖然成為歷史,名稱仍保留在舊啟德機場、啟德隧道和啟德郵輪碼頭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