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基督宗教的聖像畫與將臨期

現在是天主教迎接聖誕節的將臨期。將臨期共有4個主日。按照傳統,在每一個將臨期主日感恩祭(彌撒),神父會在點燃家禾圈內的蠟燭,將臨期第一主日點燃一枝,將臨期第二主日兩枝,如此類推。
 
原來將臨期第一主日有另一個義意。在天主教東方教會稱為「正統信仰凱旋節日」,以慶祝聖像畫所代表著的正統教義。

何謂聖像畫(icon)?它是基督宗教信仰中其中一項重要的宗教藝術和文化遺產。它除了是藝術作品外,更是教會用以表達信仰和幫助信友們祈禱默想的好工具。聖像畫(Icon)一詞,原自希臘文的Eikon,有肖像之意。其實,早自初期教會,信眾們已習慣利用一些符號(如方舟、魚、錨、餅等)或以聖經故事作為主題的圖畫來表達信仰,這可在早期基督徒的地窟墓穴中找到大量的證據。自四世紀開始,一種新的基督徒「圖像」藝術出現,並漸漸取代了原來的古羅馬和古希臘的藝術形式。這些圖像以繪畫方法,來表達耶穌基督、天主之母(即聖母)、其他聖人或一些救恩的事蹟。到了公元692年的特魯洛(Council of Trullo)會議時,圖像的地位及重要性正式被官方教會所承認,與會的東方主教們更頒令要以耶穌基督的人性形象來繪畫祂,來表達道成肉身的教義,而不是用古代羔羊的形象。


天主教香港教區在2000(千禧年)繪畫的主基督降生聖像圖。

聖像畫並不寫實,畫像中耶穌和其他聖人面貌的輪廓多不合比例,建築物不符合物理的原則,不同時代的事件也可以出現在同一畫像上。這與後期西方教會寫實的宗教藝術形成強烈的對比。
 
公元八世紀時,當時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李奧三世受到了伊斯蘭教和希臘傳統精神主義的影響,頒布諭旨,禁止教會尊崇聖像。自此,一場激烈的爭論便告展開,且很快便席捲整個東方教會,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搗毀聖像運動」。在這次事件中,大馬士革的聖若望、神學家迪奧多及宗主教尼西福出力很多,他們努力地解釋敬禮聖像畫的真正義意和與偶像祟拜之間的分別。在公元787年的第二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及843年的君士坦丁堡會議,與會的主教們一致決議「搗毀聖像運動」是異端行為,毀像者的思想與教會的傳統和神學背道而馳。要注意的是教會一直認為聖像畫及聖像不應當成神來供奉崇拜。

香港的天主教教堂有不少聖像畫,多數是描繪耶穌或聖母等單一聖人,並且以油畫型式出現。


要數大型壁畫形式出現就算是位於粉嶺聖若瑟堂的聖像畫。該聖堂建於1953年以奉工人模範聖若瑟(耶穌基督的父親)為主保。它於2011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聖像畫在1999年維修時加設,描「獻耶穌於聖殿」,提醒信徒每次參與感恩祭時,都是與團體內的弟兄姊妺互相扶持,要效法聖母瑪利亞和聖若瑟的奉獻。

粉嶺聖約瑟堂屬現代折衷派建築風格,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典型。



























它以當地出產的灰色花崗岩砌成的聖堂外牆,標誌著過去傳教士們付出的心血汗水,使教會在新界北區有了紮實的根基。每一塊石頭都是由人手親自琢磨出來,各有特色,正如堂區的信眾一樣,雖然每人都與別不同,但卻都能為聖堂付出,合力一起支持聖堂發展,宣揚天主的訊息。


該堂正門上三座大鐘,是屬於戰前九龍城聖方濟堂,因方濟堂被日軍拆毁,遺下三鐘贈與該堂使用。

(參考資料:天主教香港教區歷史建築探索- 粉嶺聖若瑟堂網頁 http://www.catholicheritage.org.hk/tc/catholic_building/st_joseph_church/index.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