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在上海姥姥吃晚餐


近這10年間多了不少以現代裝修作包裝的上海、江浙菜館,一改傳統舊式館子的陳舊及街坊式的感覺。不少新派上海、江浙菜館更推出有別於傳統濃油赤醬上海本邦菜的「改良菜式」,出品較精緻,講買相及少用油及濃濃的醬汁。
 


最近幾年,連一向經營快餐業務的大家樂亦參與上海菜的戰場。最近我便到天水圍的上海姥姥試試。天水圍一個區域已有兩間上海姥姥,看來該集團看好香港人對上海菜的喜好及消費力。

 
我一人去吃晚餐,所以只點了三道很基本的食物。茶用了龍井,雖不是甚好貨式,看來想讓食客留下一點好印像。

小食拍小青瓜一吃便知失敗。青瓜除了原味道,可以說是淡而無味。沒有應有的酸和微辣,而青瓜是切開的青瓜粒而沒有用刀拍過來讓調味料入味。是廚師忘記了下調味料嗎?

擔擔麵最正宗是來自成都。香港著名的詠藜園出品擔擔麵,不加肉碎,但芝麻醬香味洋溢。其他店加肉碎我倒不會反對,不過今次在上海姥姥吃的,芝麻醬味不足,令湯汁不夠濃,而肉碎有一些不夠鬆,結在一起,又是扣分。花生粒太少、蔥花又沒有下。所以現時合我口味的是來自詠藜園、夜上海、香仔的上海天龍樓及翡翠拉麵小籠包。

至於小籠包,還不錯,湯汁足夠,只是肉似份量多了點,所以夾起包皮很容易破開漏出湯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