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沙田天主教聖歐爾發堂


位於沙田聖歐爾發堂是香港天主教聖堂建築設計一個中轉站。按天主教香港教區介紹各聖堂建築的網頁指出,聖歐爾發堂的建築期間,正值梵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禮儀改革的時期,聖堂的內部擺設和禮儀,在新的神學思想下,帶來很大的創新空間。它被教區欽點為禮儀改革的試點,因此,聖堂在許多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最明顯是禮儀本地化,彌撒時神父由背向信徒說拉丁文改為面向信徒說本地語言。祭台都是面向教友,與讀經台一起成為教友的焦點。


 
聖歐爾發堂坐西向東,取面向太陽,迎接光明之意。因為耶穌是照世的真光,面向高升的陽光,便有迎接救世真光的意思。其他聖堂往往因地盤的位置及空間有限,難以有這安排。

聖堂大門的外牆上,有兩幅鐵框畫,左邊的是耶穌宣講天國的福音,右邊的是耶穌以五餅二魚的聖蹟顯示天主對人的愛,並作為聖體的預像。

整座聖堂建築物是多用途的。地下用作多用途禮堂及聖物部。主日用作信徒聚會閒聊的主日茶座。這安排亦是希望地盡其用,而聖歐爾發堂毗連是沙田明愛服務中心及明愛沙田幼兒學校。

一樓是堂區辦公室及會議室。


二樓是聖堂,並有三樓的經樓。聖堂呈長方型,仍是傳統式的設計。經樓又稱唱經樓,是昔日聖堂歌詠團唱聖歌的地方,多配有管風琴。現時即使存在,亦改為小聖堂、活動室或者參與彌撒的「包廂」。歌詠團已改為位於聖堂內較接近祭台或主祭座位的位置,融入信友中。

 
聖堂正門是聖洗盆。
























入口右邊是聖堂的主保聖人聖歐爾發 (St. Alfred) 。他在公元800年左右生於德國薩克遜 (Saxon) 一貴族家庭,其時正值弗蘭哥尼亞王 (the king of the Franconians) 查理曼 (Charlemagne) 在長期猛烈交戰後,終於粉碎了薩克遜人的抵抗,使薩克遜成了弗蘭哥尼亞王國的領土,其中的居民不得不放棄他們外教的習俗,接受基督的信仰。由此可以推知歐爾發是生於一新近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不過已沒有足夠資料知道他生於何時何地。

公元851年歐爾發作了希德海城 (Hildesheim) 的主教,修建了城內第一座主教座堂,費時二十年,於公元872111日由聖人自己祝聖。同時開辦了主教座堂學校。這座學校就成了希德海城教育制度的根源。公元874815日聖母升天節,適逢主日,歐爾發與世長辭,作希德海城主教凡20餘年,葬於厄森主教座堂。

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核准許多世紀以來,被稱為聖人的主教歐爾發慶節日,可誦念日課,舉行彌撒慶祝。

聖歐爾發像旁是聖堂祝聖紀念碑。

 
天花建有天窗,是沿用西方教堂建築的傳統,使信徒可以仰望穹蒼或陽光從教堂高處射進教堂,接近穹蒼的造物主。最初來自羅馬神廟圓頂的頂端有一個圓形的開口,陽光可以透進神廟內部,同時改善通風。之後羅馬早期的教堂都有圓形及開口。後來興建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圓頂,在圓頂的底端開出一環窗戶,陽光可以從高處射進教堂。中世紀以來不少西方教堂都按此模式建有天窗。

祭台置於聖堂的中心,跪凳安排面向祭台,大家都可以面向主祭者敬禮天主。


聖堂中央牆壁上有耶穌升天的十字架掛飾。下方是眾人仰望耶穌的鐵框畫,替代了昔日神龕式聖像及聖體櫃位置。左方是聖母像,右方是聖體櫃。


聖堂兩側牆上掛有14處耶穌苦路的鐵框畫。耶穌苦路是天主教聖堂常見的掛飾。

 
地下聖堂建築旁是天主教聖堂常見的聖母山。

聖堂歷史
1953年,傳教士購入原為麗的呼聲位於沙田的棄用轉播站,改建為小聖堂,並於屋後加建了兩個房間,作為神父宿舍及會議室,初時名為沙田天主教公所,附屬大埔堂區,至1954年,易名為耶穌聖心堂。

後來,教區的明鑑理神父向政府購買一棟原為別墅的兩層高房屋,改建成為聖堂。

因沙田發展為新市鎮,原來的聖堂已不敷應用。教區於是向德國的主教請求幫助,為沙田建築一座新聖堂,終於獲德國埃森(Essen)教區的教友捐助,捐助者要求新教堂以一位德國聖人主教歐爾發命名。聖堂於1977327日,由胡振中主教祝聖。

當時香港經濟環境有欠理想,香港教區不時向海外教區募捐興建聖堂。荃灣的葛達二聖堂也是由德國埃森教區捐獻興建,在1969年落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