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瀾島(Waglan Island)位於香港的東南瑞,一直以來都沒有島民居住,更沒有本地旅行團會登島參觀。參觀當日約上午9時45分,我與一眾香港建築中心團友於中環九號碼頭集合,並登上小輪,朝著橫瀾島方向進發。船沿西環、薄扶林、南區前往。雖然前一天一股熱帶低氣壓剛剛掠過廣東省西部,令香港天文台曾發出三號強風訊號,但途中天氣大致晴朗,而海面亦算平靜,因此船隻沒有大幅度搖晃。
由於推行燈塔全自動化,海事處在1989年8月不再留守職員。原燈塔內的射燈放在中環的海事博物館展覽。
要正式合法登島據知要獲海事處及天文台同意,而香港建築中心更通知了警方當日行程。
經過約兩小時航程,小輪終於泊岸。島上最明顯的地標是一座數十米高的燈塔,而旁邊是一椿更高的金屬塔;而柱頂上有兩枚風向儀,正在忙碌地自轉。旁邊是海事處的雷達。
香港在1841年以前已是一個商港,1869年蘇彝士運河啟用後,香港的商業活動更趨頻繁。當時政府和商界人士均認為需要在港口沿岸設置輔航照明設施。1867年,海軍測量員列特中校受命在通往香港的航道選擇適當的位置興建燈塔。他建議在橫瀾島和一個香港島以南前往新加坡航道上的小島設置燈塔。但由於當時這些地方不屬於香港水域,故無法落實建議。
至十九世紀末,再有建議在香港兩條主要的進港航道沿岸上述位置興建燈塔。清朝海關終於同意在橫瀾島上興建燈塔,並在同年5月9日啟用,作為導航之用。
橫瀾燈塔由法國巴黎的Barbier, Bénard & Turenne 公司建造。它是一座先進訊號燈,以石油為燃料,其旋轉的照明儀器則浮於水銀上。它是幾乎無阻力的轉動那8噸重的水銀鏡頭。這種先進訊號燈照明技術始創於1890年,橫瀾燈塔是當時在亞洲水域內其中兩座最先採用這種先進設備燈塔之一。另一座相同燈塔是位於遼東半島的老鐵山(Laotieshan)。該座燈塔最初由上海的中國海關管理。 及後至1898年,因應清廷與英國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燈塔於1901年1月1日起交由殖民地政府(後來香港特區政府)海事處管理,直至現在。島上的氣象觀測則始於 1952 年。那時,天文台派遣計算員駐島,至 1964 年才交由海事處職員紀錄氣象數據。氣象觀測有助更準確地觀察天氣變化,尤其於熱帶氣旋襲港時更能準確地了解港外風力,從而估計風暴對香港整體的影響。
至十九世紀末,再有建議在香港兩條主要的進港航道沿岸上述位置興建燈塔。清朝海關終於同意在橫瀾島上興建燈塔,並在同年5月9日啟用,作為導航之用。
橫瀾燈塔由法國巴黎的Barbier, Bénard & Turenne 公司建造。它是一座先進訊號燈,以石油為燃料,其旋轉的照明儀器則浮於水銀上。它是幾乎無阻力的轉動那8噸重的水銀鏡頭。這種先進訊號燈照明技術始創於1890年,橫瀾燈塔是當時在亞洲水域內其中兩座最先採用這種先進設備燈塔之一。另一座相同燈塔是位於遼東半島的老鐵山(Laotieshan)。該座燈塔最初由上海的中國海關管理。 及後至1898年,因應清廷與英國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燈塔於1901年1月1日起交由殖民地政府(後來香港特區政府)海事處管理,直至現在。島上的氣象觀測則始於 1952 年。那時,天文台派遣計算員駐島,至 1964 年才交由海事處職員紀錄氣象數據。氣象觀測有助更準確地觀察天氣變化,尤其於熱帶氣旋襲港時更能準確地了解港外風力,從而估計風暴對香港整體的影響。
由碼頭至燈塔底部之間,是築有數百級樓梯之斜坡
。
由於推行燈塔全自動化,海事處在1989年8月不再留守職員。原燈塔內的射燈放在中環的海事博物館展覽。
要正式合法登島據知要獲海事處及天文台同意,而香港建築中心更通知了警方當日行程。
當日有天文台台長、天文台同事及一位在島上工作了27年的退休職員沿途講解。
這兩條柱形物件是霧角(fog horn)。天文台台長表示,當大霧而海上能見度低於兩海哩便會響起低沈聲響的霧角提示船員小心駕駛船隻。在蒲台島亦有相同功能的設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