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島是位於香港最南端的島嶼。據說島上曾經盛產形如蒲團的海苔,故稱蒲苔島,現今已改稱蒲台。上世紀六十年代有學者在漁民提示下在蒲台島南氹灣發現古石刻。那是香港最南的地方,發現這些遺跡實屬難得。石刻離海面約五米,圖案呈現在兩塊垂直面平滑的大石上,朝向船隻進出香港的水道,在船上的人可以看見。蒲台島石刻在1979年4月27日列為法定古蹟。
在新界原居民村落沒有發現有關石刻。幾何紋飾與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紋飾相似,因此考古學家推斷是三千多年前的先民所刻。
在碼頭右方沿小路行,在一處崖邊有政府興建的建石級各下通往石刻,並開闢平台,方便遊人走近細看。該石刻分左右兩部分,石刻由一條闊七十厘米的石縫分隔。紋飾各異,左邊的一組狀似動物和魚,而右邊的一組則由螺旋紋連結組成。因受風蝕影響,有部分紋飾已看不清楚,未知政府長遠如何處理此問題呢?難道要像長洲的古石刻,用透明膠片圍封?
更嚴重的是在2007年11月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威廉·米查姆(William Meacham)考察蒲台島時,發現石刻上有一層黑色物質,估算為因微生物侵蝕而形成的生物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館長(文物修復)陳承緯指微生物可能是藻青菌(cyanobacteria),亦包含地衣(lichen),會掩蓋石刻上的紋飾。又指香港的石刻都位於沿海地區並時有山水流經,加上陽光充足,故菌膜容易滋生。康文署的職員竟在蒲台島石刻及黃竹坑石刻上試用含異唑酮(isothiazolinone)的特製滅菌劑,以阻止微生物在石刻上滋長,同時噴灑保護層以排斥水分和阻隔昆蟲的侵擾。
威廉米查姆指出此做法非保護文物的最佳方法,原因是學術界早在過去20年已確認滅菌劑的使用有可能變相會侵蝕石刻上的文字、圖案,他批評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前未有深入諮詢學者及專家意見,保護古蹟反過來變成破壞古蹟。
螺旋紋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流行,或許是人們模仿自然界現象(例如水的旋渦、龍卷風和螺殼),以表達大自然的奧秘。又或是出於遠古人類對大自然崇拜,他們選擇在海邊刻鑿紋飾,進行宗教活動。又或是刻上動物圖案可能為了鎮海護航,幾何紋飾像徽大自然存量,保佑出海的魚民。不過今天仍沒有人能知悉螺旋紋的真正意思。
蒲台島的岩石以抗蝕能力較差的花崗岩為主,因此造就不少形狀獨特的風化奇石,如響螺石、僧人石、佛手岩等名勝。可惜當日因行程及在蒲台島午飯安排影響,未有充足時間再到島上其他地方一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