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參觀大埔慈山寺

慈山寺由李嘉誠先生發心興建,將李嘉誠基金會捐助全部建設資金及日常行政經費,至今該基金會總捐資逾17億港元。慈山寺地處大埔洞梓,背靠八仙嶺,面臨船灣淡水湖及遠眺吐露港,佔地約五十萬平方呎。
 
參學(參觀)慈山寺是需要網上登記預約,外人不能未經安排隨意入內。幸好得香港建築中心安排,並聯絡了這個計劃的顧問何培斌教授作出講解,我與眾會員便可以舒服地入內參觀。據知是次報名達120人,只有50餘人有幸可以參觀。主辦單位表示考慮聯絡負責工程的長實建築師安排另一次參觀。

慈山寺的整體設計理念以「環境說法」為本義,寺院建築與 四周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莊嚴古雅的殿堂設計,營造濃厚的修持氛圍,表述佛法的圓融通達。在理念上,慈山寺力求延續中國佛寺傳統之莊嚴,借鑒盛唐、北宋、遼金三個朝代的中國寺院建築風格,因地制宜,結合現代技術及簡潔明快的建構手法。

何教授表示慈山寺計劃歷時逾10年,前期研究已達七年多,施工期約3年。整個建築有三條中軸線,一條是山門、彌勒殿及大雄寶殿的主中軸線,右邊一條是觀音像的中軸線,左邊一條是僧寮的中軸線。僧寮不對外開放參觀。

山門對出景觀遼闊,可遠眺船灣淡水湖、吐露港及馬鞍山。

山門,亦作三門,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義。岶座落於高台之上,立於寺院中軸線之南端。

檐下匾額上書「入解脫門」四字。解脫是從煩惱束縛中解放出來。


山門兩側立有金剛力士。一般人稱為哼哈二將,是寺院守護神,由青銅鑄造。金剛力士取材自日本鐮倉時代奈良東大寺南大門仁王尊像。傳統寺院的金剛力士是左右相對,慈山寺山門前的力士並列面向南方。此種安排並不強調塑像對人的震攝力,而更加重視塑像與參訪者的交流。


山門另一邊匾額上書「不二法門」四字。它指彿教到達真理的方法,即不落兩邊。不執著於絕對的兩邊,如慈惡、正反、好壞等,視一切現象沒有不同,拋棄切對立的觀念或成見。



穿過山門是歡喜地。目地是提醒大家各初地菩薩學習放下貪、瞋、痴,清淨身語、意,昇起信敬、愛念、喜悅與調柔的心。

通往彌勒殿的高石階之下,有一半月形蓮花池。蓮花寓意自性之清淨,何教授說蓮花池呼應右方的觀音像。


彌勒殿以中國山西五台縣現存最古之唐代構殿堂南禪寺大殿為藍本。

彌勒殿正中供奉彌勒菩薩,為隋唐造像風格。山牆兩側是四大天王分列而立。 寺內規定參訪者不能以香供奉菩薩。
 
背面是持金剛寶杵的韋馱菩薩,面向大雄寶殿。杵放在手上,表示僧人可以到寺內掛單。



彌勒殿六尊塑像均為樟木雕刻,貼上金粉金箔、彩繪衣飾、眼珠以琉璃鑲嵌。

彌勒殿東西兩側是鐘樓和鼓樓。佛教寺院中,鐘鼓是佛教重要法器。清晨先敲鐘後擊鼓,夜晚反之,先擊鼓後敲鐘。




大雄寶殿前是大庭院。大庭院使參訪者在進入主殿前心靈得以有所準備。



四圍的迴廊標示著大庭院邊界。迴廊為中國古時寺院建築常用的圍合空間手法。慈山寺兩個主要院落彌勒殿及大雄寶殿均以迴廊相通。


自唐以來,在寺中置燈籠以作供養的行為逐漸成為傳統。大庭院的青銅燈籠模自日本奈良東大寺大佛殿前遺物。慈山寺青銅燈籠尺吋較小,因為避免阻礙望向大雄寶殿的塑像。慈山寺燈籠冥有著光明不絕的象徵含意。

大雄寶殿建築整體形態以佛光寺東大殿為藍本,按比例擴大三成,同時參考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鍊之比例,再現唐代建築之風釆。

大雄寶殿供奉三世佛,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東方是藥師佛,西方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右是弟子迦葉及阿難尊者。


殿堂兩側是十八羅漢,以青銅鑄造。由於唐朝十八羅漢像造型不齊全,大雄寶殿的十八羅漢像造型來自明朝。



佛座後屏障處的經變圖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北壁的「彌勒經變」及第三窟的「文殊經變」和「普賢經變」,並以現代科技複製。不用畫師模仿繪畫是因為避免因後保養貴浩大。另外亦有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手書的《心經》卷軸。

 
大雄寶殿後方是華雨臺,以流水環繞。

藏經閣位於大雄寶殿西側,看似一層,其下方另設一層,藏於寺院平台之下。




香港慈山寺記。旁為菩堤樹。





























普門位於大雄寶殿東側,即觀音殿,是慈山寺第二大殿。殿內供奉如意輪觀音。殿堂兩側牆壁分別刻有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及觀音菩薩的十願六向,表述兩位大菩薩為救抆眾生所發的宏願。內裡安排進行抄經活動所以觀音殿後門已關,不能直通白衣觀音像。


經中記載,觀音菩薩居於補洛伽山,普門前的圓形池便依此命名為洛伽池。池水由內池湧出,各外池流動。經外池溝槽匯入地下,再經內池中心涌出,如此循環不已。池內活水生生不息。內外池獨具匠心之設計令水與池邊相平,遠望如鏡,象徵智慧之觀照。

如意輪觀音是觀音菩薩化身之一。全名是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又稱大梵深遠觀音、如意輪菩薩。慈山寺供奉的觀音像為常見的六臂觀音,半咖坐於蓮花寶座上,手持如意寶、蓮花、念珠、法輪等物,全身以月輪圓光相襯,寓意如意輪觀音廣施有情,大轉法輪,破除煩惱,成就菩提。



慈山寺戶外觀音像為白衣觀音像,白色為眾色之本, 表萬德具足,現慈容相,代表純潔無染。觀音像為青銅鑄造, 像高七十六米,立於三層高蓮花臺上。觀音法相慈祥,低眉俯視,寓意菩薩慈悲為懷;胸前懸掛瓔珞,衣帶 迎風,祥和莊嚴;髮頂上有阿彌陀佛像,寓意無量神 力庇佑眾生;右手持智慧寶珠-摩尼珠,左手持淨瓶, 施灑淨水,清涼世界。觀音慈視眾生,以悲智廣渡一切有情。

何教授表示觀音像沒有依照現存的觀音像複製,其面容是得到李嘉誠同意。

步向觀立像兩旁各有9棵羅漢松,表達出彿教的18羅漢。



























銅製水盂供參訪者供水之用。
 
地藏殿位於鐘樓下方。地藏菩薩於地獄度化眾生,常常供奉於鐘下。地藏菩薩壁像以楠木建造,左手持珠光明顯耀,右手執錫杖,錫杖上端有四股十二環,提醒大家應當觀破生死流轉,出離苦海,方能得自在清淨。




在地藏殿旁是供職員及住宿僧人的飯堂,或在預先安排下向參觀團體提供素食,不作對外營業。
 



同層另邊是演講廳供宗教活動或播放慈山寺3D短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