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從"甲午戰後:租借新界及威海衛"展覽看華人英兵

正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大堂展覽的"甲午戰後:租借新界及威海衛",介紹了少為人知的英屬山東威海衛一段少為人知的歷史片段。那處小小地方由正規英軍防守嗎?不。英國佔領地大,但終歸英藉人口有限,當兵人數更少。所以往往要招募本土人士當兵。

英軍的華勇營原是用來駐守威海衛英租界的。威海衛位於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原為濱海漁村,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為防倭寇襲擾設衛,稱威海衛。甲午戰爭後,西方列強開始在華爭搶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18983月,英國政府指示駐華公使竇納樂(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設法租借威海衛,卻遭清政府拒絕,理由是威海衛尚在日軍占領之下。竇納樂隨即威脅說,若不從,唯有將事情交由英駐華海軍司令辦理。清政府見又有兵端,哪敢不從,被迫於43日同意其租借要求。189871日,中英《租威海衛專條》在北京簽字。因此,中國一直稱威海衛的租借為強租

威海衛租借成功,便成為英國的遠東海軍基地,但卻陷入陸防空虛的尷尬。當時,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部隊被攤薄,到了無兵可調的地步,遂決定照搬在印度的經驗,招募威海本地人,組建雇傭軍,擔負威海衛的防務。英國人的意思一經表示,清政府又強烈反對。但英國人辯稱道,這是一支警察部隊,維護治安而已,並不用於租借地以外的軍事行動。清政府也無可奈何。



1898
11月,英國陸軍部先從香港和上海招募譯員、號手等專業軍士,然後開始在威海衛正式組建英軍中國(Chinese Regiment),即中國人所謂的華勇營Regiment若采直譯的話,實在是而非)。因中國人有好男不當兵的傳統,招募艱難。英國人隨即發動高餉攻勢,將招募對象由當地農民轉向了清軍的退役官兵,成效立時凸顯。這些退役軍人比農民善戰,體能和紀律性亦更強,且無家庭牽累,隨時能為金錢賣命。 
因英國部隊軍餉高,軍官廉潔,服役的華勇便有了自豪感,與一般清兵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社會上產生吸引力,本地人紛紛加入。到19005月,華勇營人數已達六百多,兵士年齡均在二十三至二十五歲之間。該部隊編制齊全,設置長槍連、機槍連、炮隊和騎兵隊,以及樂隊、譯員、衛生隊。該團由包耳上校(Colonel Bower)任團長,尉級以上軍官均從英國正規軍中調任,全團配置精良裝備,清一色的馬丁尼·亨利式來復槍,甚至還有當時最先進的馬克西姆機槍,這在當時的西方正規軍中,亦未能成建制裝備,可見英國對該支雇傭軍期許之高。

這批精選出來的士兵,平均身高五英尺七英寸、胸圍三十五英寸,在當時東亞病夫的華人中,算是強健的一群。帶兵英官評論他們堅忍、耐心、聰明,是十分優秀的行軍者和挑夫,能吃很少而走很遠。華勇營士兵均簽約三年,同意被派往全球各地執行任務。士兵們每天訓練達四五個小時,軍事素質迅速提升,六百碼射擊成績尤為優越。

華勇營成立後,歷經鏖戰,為英國立功,部隊也不斷壯大。至1901年庚子事件結束後,全團已擴展至12個連,共1200人。八國聯軍的部隊構成復雜,有西方士兵、亞裔的日軍、亞洲殖民地部隊,包括印度兵、安南兵、香港及新加坡的華人士兵,還有在中國就地招募的華籍士兵。而本地華兵中,德軍的華勇連及英軍的華勇營最成規模,影響也大。

1902年,英國陸軍挑選了十二名華勇營官兵,到英國參加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英王向華勇營官兵頒發了勛章,以表彰他們在平定義和團戰爭中的犧牲,是為英國歷史上首次為中國人頒發的軍事勛章







































同年,因英日締結同盟條約,兩國在遠東對抗暫時緩解,英國決定裁撤“華勇營”。1906年6月,成立八年的“華勇營”正式解散,部分士兵轉往南非、香港當警察,部分士兵留在當地充任巡捕或加入中國軍隊。加入香港警隊的“華勇營”士兵,其警員號碼均以英文字母D開始,被通稱為“山東漢”。至今,威海衛還存有當年“華勇營”的舊址。
 
(資料來源:《帝國的殘影》,作者:楊植峰,團結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