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開埠前沒有修建正式道路的新界區,除了富有的人可以騎馬、坐馬車甚至坐轎,一般平民百姓都是以步行來往。這些「古道」隨著港英政府興建道路、引入公共交通工具及後來發展新市鎮,不是已經荒廢就是因沒多少人使用而令這些簡陋的泥地小徑漸漸失修而消失。
從前連接元朗及荃灣有一條山徑,今天稱為「元荃古道」,是當年元朗十八鄉農民經常將農作物運往荃灣販賣的一條通道,途中經過吉慶橋及田夫仔。亦有支路接駁大欖涌(今天是大欖涌水塘)及深井村。今天,這條古道穿越郊野公園及麥理浩徑,可說是一條獲政府保護而得以保存是古道。
今次由荃灣作起點、元朗大棠作終點介紹這條古道。荃灣的起點是柴灣角荃景圍荃灣港安醫院對面。石級有一個「元荃古道」的路牌指示。
石級路的石級數目不少,一氣呵成走完並不容易。
到達一平台路面後,左面有一個由荃灣區議會建做的涼亭及一塊「元荃古道」指示牌。然後沿斜路一直上山。
小山崗上有一些民居,而背後則可以眺望荃灣、葵涌及青衣一帶景色。可惜香港經常出現煙霞,是日遠景全是灰矇矇一片。
這個涼亭可以避雨,又可以眺望荃灣、葵涌及青衣一帶景色。
沿路兩旁有樹,亦有區議會建做的欄杆。
再有另一個涼亭。
不要往前走,應按指示牌往上走。
沿著小徑一路上山,景色更覺開揚,可以觀看油柑頭及青衣做船廠沿岸的景色,並且已經進入郊野公園範圍。
路旁樹立了郊野公園的地圖牌及刻有「元荃古道」的名字。
有一段小路在紀念香港回歸15周年時進行改善工程,成為相對舒適的一段小路。
空曠處有一座涼亭,相信是整條古道海拔最高處。這處名為「石龍拱」。從這處向海望,青馬大橋及汀九橋盡入眼底。
離開「石龍拱」可以看見企業植樹計劃的場地。
蓮花山的支路,不過還是向前行。
另一個紀念香港回歸15周年時建造的涼亭。
小徑不時有碎石或露出地面的樹根,有些路段亦陡斜,必須加倍留神。
接上大路,是大欖林道-清快塘段。
再走一段,可以找到田夫仔營地的標誌。
途中經過一條「田清橋」,某些郊野公園的小橋都標示著名字。
沿路走最後可以找到田夫仔營地。原來該處位置偏遠,不但廁所沒有食水供應,流動電話亦難以接收訊號。雖然營地沒有指示牌,沿旁邊的小徑向上行便可以離開營地。
大路是大欖林路-清快塘段。
如何是好?向清快塘走。
走上大欖林道-田夫仔段。
再步行不遠有一條支路可以通往清龍頭及清怏塘村。該村有路再通往清快塘新村、深井村及青山公路。
由於要走完此古道,所以按沿路指示牌向大欖涌水塘前進。
路上小徑某些路段會有一些碎石或樹根凸出,要留意路面。
沿路可以遠眺大欖涌水塘(不是進入看水塘)。
小心小徑上的碎石。
繼續按指示牌向大欖涌水塘方向前進。
從回大路左方是漁護署的辦事處。轉身向右向元朗方向走。
假日這段路會有不少行山或踏單車人士,較為熱鬧。
看見分岔路有由屯門區議會設置往大棠走的指示牌便知在正確路上。
從指示牌可知可以通往石崗、大欖隧道轉車站、青山公路-大欖等。當然是次行程是去元朗大棠。
再沿此麥理浩徑第十段走,可到達大欖涌水塘及休憩處。每逢假日,不少人都會在此段麥理浩徑踏單車。
這裡有一條昔日元朗人往荃灣常用的吉慶橋/永吉橋。橋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由鄉民捐資興建,稱為「永吉橋」,已歷數十載。但1982年於永吉橋附近卻發現一塊同治7年(1868年)的「建橋碑」,記載此地原來有一道「吉慶穚」,因此,永吉橋又復稱為吉慶橋。
另外,大欖涌水塘是東江水其中一個出水口。在1986年亦樹立紀念碑紀念香港從深圳購買東江水。紀念碑被方格金屬罩遮蔽,難以一窺內裡的文字。
沿大路走可路過引起人潮看紅葉的「楓香林」,亦是大棠樹木研集徑。
沿路的資訊牌介紹紅葉並非是加拿大著名的紅楓葉。
雖然已是一月,路上仍留有少許紅葉。
網上有人指到達C6119行山路標轉入小路繼續走「元荃古道」,亦是大棠自然教育徑。我就繼續沿大路向黃泥墩村大棠巴士站方向走。在大棠郊野公園管理站,便是「元荃古道」起點/終點。
途中經過大棠郊野公園的燒烤場,並可遠眺元朗平原的景色。你又可以找到多少元朗的建築物?Yohoo Town、博愛醫院?
沿大棠山路下山,除了途經大棠郊野公園,亦可看見賽馬會保良局大棠渡假村。
到達僑興路與大棠山路交界便可找到港鐵K66巴士站往元朗。另有紅色小巴往元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