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大埔松仔園與怒水橋洪流肇禍記

大埔公路大埔滘段十四咪半附近是松仔園。它的名字原來據網上維基陌科表示早於1920年代在這裏進行植樹,主要為馬尾松,所以稱為松仔園。松仔園鄰近九廣鐵路大埔滘站及大埔公路 ,交通方便,而且兩邊山峰綠樹成蔭,中央連綿數公里長的河溪水澗,當年闊約15米,可供行山漫步、野餐、游泳等活動,成為早年郊遊的熱門地點。該處早年又稱猛鬼橋,據香港大公報194967日第4版的一宗交通事故所載,當時該處已被稱為猛鬼橋,但何時有此稱號則無法考究。

松仔園附近是大埔滘。在大埔公路的大埔滘花園的草坪上,發現一塊「怒水橋洪流肇禍記」石碑,記載了1955年一次山洪暴發的悲劇。

大埔滘花園。



現時碑文模糊,惟有上載網上的早年圖片以清楚細閱事件的始末。


1955828日的下午約130分,一群師生正在松仔園溪澗旁午膳,突然下雨,他們走到橋樑的底部避雨,誰知山洪突至,大部分人走避不及,被洪水沖走,遇難者經過大水渠(現為滌濤山)再被沖出大海。事後點算,一共28人罹難,死者中約20人是在聖雅各褔群會小學就讀。事後大埔七約鄉公所立《怒水橋洪流肇禍記》石碑以誌此慘劇。
當年的新聞剪報。

松仔園的風光仍然吸引觀光客 ,它現在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一部分。事後,香港政府在溪澗上游建造水壩蓄水,降低山洪的洪峰強度。原有的「猛鬼橋」經多次改建道路工程,已不存在。那塊石碑被遷移至「松仔園」的「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之入口附近的大埔滘花園的草坪上。

註:大埔七約是大埔區中的七條村落(地區),包括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即沙羅洞)、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全部為非鄧姓的村落。他們於1892年在「大步墟」(大埔舊墟)對岸成立「太和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