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新元朗中心「A Time for Brick 尋‧樂作品展」

我在孩童時期其中一種玩具是 LEGO。今天,不知還有多少孩童玩這玩具了,反而LEGO成為不少成年男士的的消閒玩物。


在新元朗中心的「A Time for Brick 樂作品展」,以火車站為主題長出了以LEGO砌成的火車站城市。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的「愉悅滿園——貝氏中國古代情色藝術珍藏」展 (含有色情內容18歲以上才可瀏覽)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正在展覽中的「愉悅滿園——貝氏中國古代情色藝術珍藏」呈獻逾100件來自荷蘭貝索烈(Ferdinand M.Bertholet)收藏之精彩畫作、器具、象牙及陶瓷製品,承上啟下,縱橫漢清。收藏家及策展人希望藉此打開性文化的天空,從欣賞古人的開放豁達,反思現代人為什麼反而有所避諱。

從"甲午戰後:租借新界及威海衛"展覽看華人英兵

正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大堂展覽的"甲午戰後:租借新界及威海衛",介紹了少為人知的英屬山東威海衛一段少為人知的歷史片段。那處小小地方由正規英軍防守嗎?不。英國佔領地大,但終歸英藉人口有限,當兵人數更少。所以往往要招募本土人士當兵。

英軍的華勇營原是用來駐守威海衛英租界的。威海衛位於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原為濱海漁村,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為防倭寇襲擾設衛,稱威海衛。甲午戰爭後,西方列強開始在華爭搶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18983月,英國政府指示駐華公使竇納樂(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設法租借威海衛,卻遭清政府拒絕,理由是威海衛尚在日軍占領之下。竇納樂隨即威脅說,若不從,唯有將事情交由英駐華海軍司令辦理。清政府見又有兵端,哪敢不從,被迫於43日同意其租借要求。189871日,中英《租威海衛專條》在北京簽字。因此,中國一直稱威海衛的租借為強租

威海衛租借成功,便成為英國的遠東海軍基地,但卻陷入陸防空虛的尷尬。當時,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部隊被攤薄,到了無兵可調的地步,遂決定照搬在印度的經驗,招募威海本地人,組建雇傭軍,擔負威海衛的防務。英國人的意思一經表示,清政府又強烈反對。但英國人辯稱道,這是一支警察部隊,維護治安而已,並不用於租借地以外的軍事行動。清政府也無可奈何。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廣華街與廣華醫院

香港有數條以醫院命名的街道。港島有中西區的醫院道(與贊育醫院有關)、醫院徑(山頂白加道的前域多利醫院)、普仁街(與東華醫院有關)、灣仔的東院道(東華東院)、九龍油麻地的伊利沙伯醫院道、南丁格爾路(伊利沙伯醫院)。今次介紹是九龍的廣華街(以廣華醫院命名)

廣華街(Kwong Wah Street)是旺角東南部的一條街道,因附近的廣華醫院而得名。廣華街呈西南—東北走向,西南與登打士街交界,經煙廠街交界,東北則與染布房街、豉油街交界。廣華街集中售賣野戰的相關用品,包括軍裝、氣槍、裝備、模型及其他玩具。

由登打士街交界望向廣華街。(2012年拍攝)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看九巴巴士模型,到展城館-從點到點

公共運輸在連繫城市的不同地點扮演著重要角色,公共巴士多年來更是大眾依賴遊走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規劃署與九龍巴士 (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合作,在「城市印象@連繫」專題展覽加入「從點到點」的角度,於中環愛丁堡廣場展出其中一款古董巴士作為是次展覽的亮點,並於展城館內展出相關的展品及提供專題導賞服務。

只有一輛古董巴士又怎能滿足真正巴士迷呢?








展覽日期:2014416日至2014519


地址:中環大會堂附屬建築物地下展城館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元朗逢吉鄉上將府

不論貪富,香港一直以來是內地人逃難避世求新生活的地方,由太平天國在廣東動亂,晚清時期內地人希望有較好的工作收入,二次大戰日軍進軍廣東而逃難來港,大陸赤化及文化大革命爆發,甚至近年那些單非雙非兒童要來港居住求學。在元朗逢古鄉,有一座上將府,見證了民國時間一代軍閥將領沈鴻英戰敗避難來港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