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活化舊大埔警署

隨著政府活化舊大埔警署,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營運「綠匯學苑」,市民便可以入內參觀及在網上登記參加導賞團。


滿清政府在1898年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大埔成為當時新界的行政中心,香港政府選址在運頭角里的圓崗上興建警署,1899327日,香港總督卜力遣警察司梅含理率人在此搭警棚準備接收新界,並於417日舉行升旗禮,正式接收新界租地,故把圓崗改稱為「旗桿山」(Flagstaff Hill)。連同附近的舊北區理民府、前新界分區警司官邸及位於元洲仔的前新界華民政務司官邸,成為象徵殖民地統治權力的建築群。

警署建於1899年,原由兩座單層式建築物組成,分別是主樓、職員宿舍大樓,建築群由草坪連接,主樓俯瞰吐露港,正面矗立一枝旗桿及炮台。主樓內設有報案室、警司辦公室、會議室、囚室、槍房等設施,而宿舍大樓則設有12個房間,供5位歐籍及32位印度籍或華籍警員使用,1930年代加建了單層的食堂大樓。主樓屬殖民地建築風格,具有外廊、紅磚牆、煙囪及斜尖,屋頂則受中式風格影響為金字瓦頂。

香港重光後,建築物先後改作警察分區辦事處、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組辦事處及水警北分區臨時宿舍和辦事處,至2006年起空置。
 
空置時的舊大埔舊警署。(2012年拍攝)
 
舊大埔警署在1988年獲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20091218日改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發展局在2008年推出首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供非牟利機構申請活化保育,獲列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之一的舊大埔警署,建議作為旅舍、度假營、教育機構、文化藝術村等用途。最後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建議的「綠匯學苑」方案獲選。
重修後的舊大埔舊警署。(201510月拍攝)
 
復修工程耗資5,030萬元,由政府作非經常性資助。嘉道理農場將舊大埔警署活化為低碳生活的教育中心,取名為「綠匯學苑」,提供啟迪教育課程及培訓,向公眾宣揚環境保育訊息,並設立烹飪訓練區向學校團體推廣低碳飲食文化,又會設立稱為「福藝坊」的民間工藝工場,推廣民間工藝。機構亦計畫開闢文物徑,把舊大埔警署與大埔區內具生態及文化價值的文物資源連結。
舊大埔舊警署正門旁有井,是昔日警署警察取水之處。(201510月拍攝)
 
正門的更亭不再有警察站崗。(201510月拍攝)
 

昔日警署內高級警官的起居室。可見內有精美的火爐。高級警官的起居室已用矩接待處。(201510月拍攝)
 
高級警官的起居室原來有一圓窗,曾一度被封,活化重修時再重新按原來圖則裝上。(201510月拍攝)


 在英國殖民地建築,迥廊是常見的建築部份。警署因實際需要都圍封了原有迥廊,成為辦公室部份。今天活化重修時再重新回復原有迥廊。(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報案室放在較入位置,與今天警署設計不同。(201510月拍攝)



 摸擬舊警署報案室情況。(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槍房。盡頭的小窗是交槍取槍的地方(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報案室也有火爐。(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報案室旁的監房。(201510月拍攝)




 

屋面瓦片、金字瓦頂及木樑的構造,反映出本地建築方法之應用。(201510月拍攝)



報案室毗鄰的辦公室已改為另一間展覽廳,介紹些昔日大埔有關的事。房間同樣有火爐。(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的旗桿。左加兩邊的石屎位置是昔日大炮位置。昔日從警署外望是沒有填海建大廈的吐露港。(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的荷蘭式山牆。(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的在上世紀60年代才加建的飯堂。屋頂已不是瓦片而是金屬。今天成為烹飪訓練區。(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的初級警員宿舍。在重修時刻意鏟去牆身舊有的油漆,露出紅磚。(201510月拍攝)

舊警署的焚化爐,用來處理垃圾,舊文件及已經無用的證物。(201510月拍攝)

中央草場原是警察步操的地方。今天因建築條例要求,在地下加設消防水缸。(201510月拍攝)



只有參加導嘗團才可進入的內園。一些房間會用作低炭生活營。(201510月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