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大埔碗窰遺址及樊仙宮


香港開埠前被稱為漁村,新界更是以農業為主。其實新界一些村落有手作形式的手工業,其中一種就是陶瓷工業。

 

現在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正在九龍公園文物探知館大堂舉辦「古蹟大發現」巡迴展覽碗窰,透過文字、照片及精美插畫,介紹大埔碗窰遺址的歷史、遺蹟、樊仙宮及青花瓷。展期由29.6 – 31.10.2012

 

不過看展板,不如親身到現場走一轉。

 

大埔碗窰曾是新界的陶瓷工業中心,位於大埔上碗窰,早在明代(1368—1644年)文、謝兩族已經營窰場,生產青花瓷器。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從廣東長樂縣南遷至大埔的客籍馬氏族人,向文氏出資購入窰場。二十世紀初期,由於廣東沿海其他窰場的廉價產品競爭,碗窰的陶瓷業日趨式微,至1932年終告停產。
有市民表示在成為法定古前,可以進入遺址檢拾破爛了的瓷碗和碎片直至1982年,暨南大學歷史系學生周月齡在該村實地考察時,發現了窰場遺跡,事件傳開後引起政府注意,翌年將之列為法定古蹟。
 


 

後來區域市政局委託考古學家區家發在1995年和1999年進行了兩次發掘,碗窰的考古調查,發現從採礦到入窰裝燒各項工序的遺蹟,包括礦坑、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及龍窰等,均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但發掘工作完成後,窰場遺址又再度埋於泥土和野草之下,現時碗窰古跡被鐵絲網圍封,並長滿植物,只有一個相信是用來磨碎瓷土礦的「牛碾」獲得修復和展出。為何政府遲遲不動工整理遺址呢?因為未能與碗窰村民達成共識。村民擔心若把整片土地劃為文物保護用地,他們被積壓的丁屋便會無了期拖下去。由於牽涉到原居民的權益問題,古蹟辦也束手無策,令修復計劃一直擱置。









最後,政府將已關閉的公立學校一幢平房建築闢為展覽館,展出在碗找到的各種器皿並有模型介紹古蹟及附近村落環境及一些建築物。

 

碗窰公立學校創辦於1949年。1960年初由於區內人口增加,於是擴建校舍,由碗窰鄉十村父老發動募捐。其後學校收生不足,在1994年停辦。



碗窰公立學校創辦於1949年。展覽館外其他空置的校舍可否有建設性的用途呢?























製作失敗的廢品


回教人用的軍持


在前公立學校附近,是樊仙宮(又名樊仙廟)位於大埔上碗窰,已於19991230日列為法定古蹟。
 

樊仙宮是上碗窰村和下碗窰村的主要廟宇,也是唯一在本港現存的該類廟宇,其建築日期已無從稽考,懸掛在正廳的木牌匾為清朝乾隆庚戍年間(1790)的雕刻,故相信該廟已有超過二百年歷史。一般相信樊仙宮由馬氏宗族興建,以供奉陶匠的守護樊大仙師。

 

樊仙宮的建築既簡單又實用,而大門的裝飾卻巧奪天工,可是,1970年代中期的一場嚴重火災破壞了很多歷史遺蹟。自從大火發生後,大門上的書法和繪畫曾於1976年整修時重新髹上,至於廟內四壁的窗門連鐵框,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裝上。

 



 









樊大仙師。

廟內亦展出少許碗窰的出土文物。


廟內仍保留着1790年的木牌匾和因修繕工程而分別於1897192519641976年而設置的紀念碑石。
交通:在大埔墟火車站乘 23K專線小巴,在碗窰下車,可以看見一塊指示橫額,上一段斜路便看見碗窰展覽館、樊仙宮、附近的碗窰遺址和武帝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