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初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四)

香港開埠初期,教會透過辦學傳教,政府(主要是中央書院)亦提供西方教育,所以培育出一群接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中國人,不同的救國及革命思想可以互相交流,形成一群反清力量。而香港毗鄰中國,亦為推翻滿清政府提供了一個策劃基地及革命份子躲藏的地方。

除了之前介紹一些埋葬在薄扶林道墳場的牧師及商人與孫中山先生及革命份子或多或少有聯繫或財政上支持革命運動,亦有一些與反清革命有直接關係的基督徒埋葬於這個墳場內。


孫婉   (右面墓碑)
孫婉(18961112日-197963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之次女。孫中山之次女,與父親孫中山同月同日出生,母親為孫中山元配盧慕貞,幼年時期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度過。1907年,伯父孫眉在檀香山經營的農場宣告破產,孫婉與母親及姐姐一同舉家遷往香港九龍牛池灣,在那裏居住一段時日後。1910年(清宣統二年),因祖母楊氏去世,與母親盧慕貞離開香港赴馬來西亞檳城與與父親孫中山團聚,曾在廣州的培正學校就讀小學。

孫婉一共經歷兩次婚姻,第一任丈夫為王伯秋,兩人相識19133月,當時兩人皆赴美國加州求學,孫婉於加州州立大學就讀文學系,王伯秋於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王伯秋早些時候於日本留學時加入同盟會,深得孫中山器重。1913年,孫中山親至美國探視罹患糖尿病的大女兒,臨行前擔心同在美國的二女兒沒人照顧,於是囑咐同在加州的王伯秋多關照,孫婉與王伯秋於是相戀,並於1914年秋天結為夫婦,第二年,兩人的大女兒王纕蕙出生,而後兩人完成學業,來到日本,兒子王弘之出生於日本東京。兩人後來因王伯秋尚有一段婚姻,加上孫文反對而分手。

第二任丈夫為戴恩賽,兩人於1921319日於澳門結婚,戴曾任廣州軍政府外交部秘書,外交部政治組組長及外交委員會委員等職。1921年冬天,孫婉生下她與戴恩賽的第一個孩子,戴成功,據說孫文很喜歡這個外孫女,替這個外孫女命名為成功,一則意寓他領導的革命成功,二則希望孫女一生順遂,成功一番事業。1922年,孫婉再生一子,戴永豐。這年適逢廣州六一六事變,孫中山於永豐艦上指揮抗擊叛軍。為了紀念這件事,孫中山給外孫取名「永豐」。19292月,戴恩賽被任命為國民政府駐巴西全權公使,孫婉隨夫遠赴巴西,一兒一女交由定居澳門的母親盧慕貞照顧。1938年,戴恩賽不再擔任官職。同年10月至19468月,任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今中山紀念中學)代理校長,1947年曾參選第一屆國大代表澳門區僑選代表選舉。1949年,中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孫婉隨丈夫偕兒女移居澳門。1952年,兒子戴永豐患肺結核,咯血不止,窒息而死。戴恩賽聞此死訊後,受刺激而腦溢血癱瘓。1955116日在澳門去世,葬於澳門白馬巷墳場,後遷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會薄扶林道墳場中路右34級戴家墓地。

孫婉於1979年在澳門鏡湖醫院逝世。殯禮由澳門華人領袖何賢主持,並宣讀祭文。葬於澳門氹仔孝思永遠墓園。1989年遷葬於香港薄扶林道墳場戴家墓地與戴恩賽合葬。


該處四周都有戴姓墓碑,相信是來自同一家族。



鄭士良
鄭士良1863年-1901年),號弼臣,廣東惠陽人。為孫中山革命同志之第一人。

最早就學於廣州禮賢學校,轉入博濟醫院習醫,在校與孫中山同學。鄭士良是基督徒,又曾加入三合會,為三合會地方首領。畢業後,鄭士良在淡水墟開設同生藥房,暗中聯絡會黨,為日後起事作準備。1893年參加在廣州廣雅書局內南園廣雅抗風軒的會議。1895年,在香港復設興中會分部,準備襲取廣州,然事機不密,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從容就義。第一次起義失敗後偕陳少白流亡至日本。1899年鄭士良參與成立興漢會(興中會、哥老會、三合會聯合組成),推孫中山為會長。

19006月,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攻打北京。鄭士良受孫中山委託,於108日募集志士六百餘人,在惠州三洲田(歸善、新安兩縣交界,是三合會會黨嘯聚之區)(今深圳鹽田三洲田村)起義,擊破清軍於鎮隆,擒新安縣丞杜鳳梧,連戰皆捷,佔領新安、大鵬、平山,17日在永湖與清軍交戰告捷,20日崩岡墟又告捷,各地會黨群眾紛紛來投,革命軍增至二萬餘人,宿營白沙。後因日本政府之阻撓,孫中山向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接洽,請協助武器彈藥未果,餉械不濟,廣東巡撫德壽對三洲田進行包圍,鄭士良忍痛下令解散義軍,避往香港。其田園廬舍,被清廷沒收。

1901827日在香港飲宴後返家途中中風暴卒,一說是被清廷派人下毒謀殺。於1902820日由高法恩牧師主理落葬於香港薄扶林墳場,墓碑外形為聖十字架,中央有興中會太陽標誌,並寫上鄭弼臣之名。




謝贊泰
謝贊泰1872516日-193844日),又稱謝纘泰,生於澳洲雪梨,祖籍廣東開平。

1887年隨家人到香港,就讀中央書院(即皇仁書院的前身)。畢業後於香港政府工務局內任文員接近十年,又曾為洋行買辦、經理。他是1890年在香港成立的首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發起人之一,後加入興中會。他也是香港英文《南華早報》的創辦人之一;同時又是中國第一位飛船設計者,曾設計及製造「中國號」飛船試飛成功。1924年以英文寫成《中華民國革命秘史》一書,書中對孫中山頗多批評。他曾針對列強瓜分中國,繪「時局全圖」,被視為中國政治漫畫的先驅。193844日病逝於香港。雖然他在早期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國民黨的歷史紀錄幾乎沒有他的存在。


陳子橋
陳子橋是位思想開明人士,尤好西學,與基督教會人士,如區鳳墀牧師(孫中山的良師益友)等人來往甚密。至晚年時方受洗成為基督徒。
其子為陳少白,原名聞詔,號夔石,於1869年出生於廣東江門市郊外海鎮南華里的一個書香之家。後因參加革命為避清廷耳目,遂改名為白,字少白, 與孫中山、尢列和楊鶴齡同被清政府稱為「四大寇」。

1884年,在華傳教的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哈巴安德(Rev. Dr. Andrew P. Happer)和香便文兩位牧師(Rev. Benjamin C. Henry)欲在中國籌建一所基督教高等學校,在討論校址選在何處時,他們最後議決:哪里能夠得到當地多數士紳贊成,就在哪里設立學校。當時廣州長老會教會余錫九牧師和陳子橋等人聞知,就鼓勵當地士紳支持,敦請設校於廣州。終於在1888年由哈巴安德牧師在廣州賃屋,開辦了格致書院(嶺南大學前身)。陳子橋在格致書院成立後立刻督促正在學科舉文的陳少白棄舊學入讀格致書院,陳少白遂成為報讀該校的第一個學生。

陳少白晚年時方受洗成為基督徒。"興中會"重要領袖。中國民主革命派第一份報紙《中國日報》創辦人、社長和總編輯;同盟會香港分會會長;廣東軍政府外交司司長。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時,擔任總統府顧問。




余斌臣
余斌臣,廣東新會人,為鄉出望族,自少重視經世濟時之學,不以功名當官為榮。他來港後任品珍醬園司理,結識了林護、譚肇康、李煜堂等人,受革命思想影響,加入同盟會香港分會,並成為羊城保險公司董事。余與李、林等人是同盟會香港分會之骨幹三十人團成員。他更成為香港籌餉運動的計劃人。

民國成立後,香港的籌餉工作以楊西巖為首,余先生為副貳,孫中山先生二次革命、護法戰爭,均能在短時間內籌募巨款,余先生居功至偉。

余斌臣不但支援革命,而且也熱心支援家鄉的建設。清末,旅港鄉親林護等倡建岡州商埠,余斌臣積極參加,並和陳少白一起更訂章程。 後成立董事會,餘斌臣被選為董事 1913108日,岡州商埠公所舉行奠基禮 ,余斌臣代表總理林護回鄉主持大會

他亦熱心地方公益,19198月間,捐款給江門四邑明善醫院建新院,任香港四邑工商總局委員。曾任東華三院1920-21年庚申年董事局。他於1945年在港逝世。

1947年其兒子余兆麟將軍(國民黨中將,中國軍事委員會第三廳廳長)獨資開辦中國聯合銀行,最初行址在環雪廠街近德輔道中的國民行。後來被東亞銀行收購。


碑上刻上「生性慈愛、熱心公益、革命元勳」。碑另刻有十字架及青天白日(已模糊不清)圖案。碑上沒有刻上家人名字,是由其他人立碑?






伍于簪
伍于簪(1873-1934),名長慶,號朗朋,廣東台山下坪昌平村人,與李煜棠同是鄉里。伍氏出身書香世代,來港經商後,於中環文咸西街創辦海興長米行,執米業之牛耳;後與弟于笛經營廣合源參茸行。1906年在馮自由主持下,加入同盟會香港分會,並與李煜堂等其他四邑商人組成四邑商工總會及羊城保險公司,作為革命籌餉之總部。他是同盟會香港分會三十人團的中堅份子,慷慨捐助革命經費,異常熱心。


1920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護法政府,部署北伐,被委任為供給局長,隨軍運籌糧食軍需,旋任財政委員會委員,國民銀行副行長。未幾,伍氏辭去公職,返港營商,曾任東華三院1926-27年丙寅年董事局首總理及保良局總理,熱心教會。1934年在港逝世。他一生熱心資助革命,被孫中山先生稱為「吾黨之信人、革命之義士」其墓碑為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吳鐵城所題,墓誌為曾任孫中山侍衛長的馬湘於19386月所撰。另有以學問淵博見稱的民國政要梁寒操之題字「典型長在」。其墓碑位於墓場乙A376穴。





在墳場另一方丙段可找到他的兄弟伍于簫及其母李氏之墓碑。


李煜堂及李自重家送墓地。


李煜堂
李煜堂1851年-1936年,又名文奎),一字郁堂,廣東省台山縣(今台山市),18歲輟學隨兄到美國經商,經營有道,數年後薄有積蓄便毅然回港創業。他在香港文咸東街開設以經營南北美藥材出入口生意為主的金利源及永利源。

1900年李煜堂帶同兒子自重到日本留學,洞悉保險業於香港發展的潛力,在1902年,即其兒自平與馮自由結婚同一年,起聯合僑商組織聯益保險公司,後再創立康年人壽保險公司,開創了國民購買人壽保險之風氣。不久再辦三間保險公司:聯泰、羊城、上海聯保,分店遍佈中國口岸及南洋諸島,有「保險大王」之稱

1905年美國禁止華工入境條例,李煜堂聯絡廣州、香港工業、商業、教育界、新聞界組織拒約會,抵制美貨運動,當中又聯合何啟、曹善允等與美方代表談判,達成「十二條款」草案。

李先生是一位愛國商人,縱然在商界長袖善舞,但目睹國事日非,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他痛心疾首,於1905年率弟文啟、子自重、女自平及婿馮自由一同加入同盟會,全力支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冀望能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的目標。1906年秋,,陳少白所創立的首份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因缺乏資金面臨停刊,李煜堂即出資承購,由馮自由任社長兼總編輯,渡過難關。

辛亥革命前,李煜堂借出金利源藥材店作為革命活動的香港秘密聯絡處,之後海內外革命軍所需物資、軍械之儲存及轉運,主要也是透過金利源進行。他 連同林護、楊西巖、譚肇康、余斌臣、伍于簪等支持革命的富商所組所組成的籌餉團隊,更成為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一個強大財政後盾。

1914年辛亥廣東光復之後,李煜堂曾任財政部長,負責籌餉事宜,曾一夕籌餉八十餘萬,時人引為美談,但半年後便辭去所有職務,專心營商。後來在香港經營廣東銀行(),總行設在中環德輔道6號,不出數年分行已經遍及國內外多處地方(包括廣州,上海,台山,汕頭,漢口以至暹羅,曼谷,三藩市,紐約等地)

1988年廣東銀行被美國太平洋銀行收購後,改名為太平洋亞洲銀行。經過多次收購,於200711日易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

之後,在經商之同時,仍十分關心時事,聯絡其他香港商人,支援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及北伐。1931年選為國難會議議員。1932年一二八事變,籌款支援抗日義軍。

李煜堂和李敏周叔侄在1926123日於上海南京路720號創辦新新百貨公司,是早年上海南京路四大華資百貨公司之一(當年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被合稱為後四大公司)。

公司名稱是李敏周取「日新又新」之意而命名,當時的上海人已經習慣了大型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因此如在經營策略上若無創新之處,實難與先施、永安抗衡。於是李氏於六樓設置一四壁皆為玻璃牆的「玻璃電台」。該座由鄺贊先生建造之「無線電話台」在1927319日正式開播,成為第一座由中國人自設的播音電台。其主要任務為轉播屋頂花園的遊藝節目、播放唱片、轉播戲曲以及介紹新新公司經售的各類商品。「玻璃電台」不但使購物顧客能夠觀看播音情況,滿足好奇心,更可大力為新新公司和商品大作廣告。同時該公司首創在百貨公司內開設理髮廳,以及夏季冷氣開放。

新新百貨公司從國共內戰時已出現虧損,往後中國一直發生戰爭,影響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司只有3位董事會成員留於上海,員工過多和物價通脹令經營因難,再加上當時資金不足等問題,經營四分之一世紀的新新百貨公司最終於1951年結業。

李先生亦大力支持國內的教育及公益事業,經常資助各教育機構及善團,如嶺南大學、執信學校、青年會、綱紀慎學校、廣肇醫院等。1936年李先生病逝於香港,享年87歲。其墓地位於丁段75穴。其子自重墓地在旁。

民國政府褒揚他「振興賓業、贊助革命、輸財濟餉、籌策匡時」。墓誌由孫科所撰,著名篆刻家易大厂所書寫。

 
李自重
李自重(1883-1971年)是富商李煜堂長子,父子二人對辛亥革命的後期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李自重幼時入讀私塾,早年學習電機工程,後來有感中國積弱,於是在1900年往日本橫濱留學,冀望為中國一洗東亞病夫的頹風,在父鼓勵下研習軍事知識。1901年有傳聞謂,清廷將廣東割讓予法國,李自重即與王寵惠、馮自由等發起廣東獨立協會以為後計。兩年後孫中山於東京開設革命軍事學校,李自重與其他十三名華人成為第一批學生。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辦中國同盟會,李自重與馮自由宣誓加入,並奉孫中山之命回國招收省港澳會員。李馮二人於是成為香港同盟會的始創者。

李自重在香港主持同盟會事務,得到父親及富商李紀堂的資助,於1905年在九龍油麻地開設光漢學校,將軍事訓練加入課程之中,以實踐富國強兵的理想。李自重認為革命並非一日可以成事,全民自強方為上策。光漢學校以體育結合軍訓,竟然大受歡迎,不少學校跟風增設軍訓課程,並禮聘李自重執教。正當軍訓之風於民間大盛之際,香港政府受清廷壓力,以軍訓為非法行為,學校停辦,驅逐李自重出境。李自重其後轉往廣州光華醫學校習醫四年,畢業後曾親手治理黃花崗之役的敗軍。武昌起義不久,李自重於故鄉台山糾眾起事,遙為響應。


辛亥革命成功之後,李自重協助父親為廣東政府籌劃軍需,半年後父子引退從商。李自重先後出任香港廣東銀行司庫達24年及上海聯保水火險有限公司高職,變身財經保險專家。李先生亦積極投入公益事業,每遇天災人禍,必定積極參與籌款施賑,以濟災民,又曾任香港南華體育會主席,不忘推動體育,以實現全民自強的理想。1971617日去世。墓地位於丁段72穴。



尹文楷
尹文楷(1870-1927),字端模,廣東東莞人(丁新豹的《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指他是南海人),出生於一個早期基督教家庭。其父尹維清,為巴色會信徒,撰寫衛道文字甚多,曾在灣仔堂及太平山堂任宣教師,在尹文楷7歲時過身;母親曾氏是巴色會書院學生,是道濟會堂於1910年推舉的四位女值理之一。妻區綺懷是道濟會堂長區鳳墀之女。



尹文楷早年於天津傳教士辦的西醫學堂習醫,畢業後於1891年入廣州博濟醫院,在院長嘉約翰指導下,從事醫書編譯工作,勤奮筆耕,數年之中,出版《兒科撮要》、《醫理略述》、《病理撮要》、《胎產撮要》、《病症名目》、《體質窮源》等醫學譯作多種。醫學之外,尹文楷還致力於向國人介紹西方歷史知識,1893年刊行譯作《亞述國考》。

1898年,尹文楷獨力創辦《醫學報》,是華人創辦醫學報刊的第一人。然而華人守舊者多,該報出版不久即告停刊。醫史學家王吉民先生,是尹文楷好友王煜初侄子,曾向尹文楷索取一份收藏,不料尹氏1927年突然去世,嘆為恨事。王吉民此後在國內多方尋訪,終不可得,僅在英國博物院所藏中文圖書目錄中見到有收藏記載。這份報紙印數極少,流傳不廣,可稱稀世之珍矣。

1907年,尹文楷與岳父區鳳墀等人,在香港創辦《新小說叢》,是香港最早的文藝雜誌之一。該雜誌致力於介紹外國文藝作品,尹文楷親自翻譯了家庭小說《破堡怪》、科幻小說《盜屍》《補情天》等。

作為虔誠的基督徒,行醫之外,尹文楷還熱心參與香港道濟會堂的各項宗教活動,被推選為長老。長期的文字工作,讓他認識到用報紙傳播新知識的重要性。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廣東各界急於了解清廷及革命黨動態,而國內報禁太嚴,只能通過香港報紙解渴,連廣東清廷高官都比較相信港報報道。不久,革命黨所辦《中國日報》刊出“京陷帝奔”四字,香港華人奔相走告,不惜違反港英禁令大放鞭炮慶祝。消息傳到廣州,清廷官員以為革命黨已攻下北京,皇帝逃走,感到大廈將傾,此前兇殘鎮壓革命的水師提督李準,也暗中與革命黨接洽反正。廣東光復能夠做到兵不血刃,《中國日報》這四個字功不可沒。尹文楷由此體會到媒體的巨大威力,決心創辦一份基督教報紙(尹文楷:《二十五年來之香港教會》)

正在籌備就緒之時,孫中山卸任臨時大總統後南下。區鳳墀、尹文楷請孫先生為該報題詞。孫中山大筆一揮“與國同春”四字,贈給新創刊的《大光報》(見《中山墨寶》第十卷第157)

孫中山從事革命,從一開始就不是單槍匹馬,而是得到沿海沿江地區接受西式教育的專業人士、華僑、基督教徒的大力支援。在暗中給予孫中山實質性助力的,有倫敦會基督徒區鳳墀、王煜初、尹文楷、楊襄甫等人,而他們並非激進革命派而是穩健的改良主義者。區鳳墀逝世時,楊襄甫寫成《區鳳墀先生傳》,方才披露出他們這些基督徒與孫中山的特殊關係。他們認為孫先生屬於“大激進一派,不可無穩健一派以相救”,故相交數十年,只願居於“諍友”地位,不願正式加入孫中山的組織,而是在舞臺後面默默奉獻。

孫中山與尹文楷是怎麼認識的?以前所見大陸方面的資料,都語焉不詳。2011717日香港《基督教週報》第2447期刊出《“杏林雙幟”原是中學書友》,指出:“尹文楷醫生是一八八六年畢業中央書院,故與孫中山是同屆學生,所以兩人是多年的書友。”  

中央書院1889年改名維多利亞書院,後再改名皇仁書院。著名思想家何啟、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廖仲愷、廣州軍政府外交部長溫宗堯、北洋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文學家蘇曼殊、抗日名將何世禮、商團領袖陳廉伯,以及一大批港澳聞人,都曾就讀於此,為近代中國重要人才搖籃之一。

1886年,孫中山、尹文楷同時畢業,孫中山進入博濟醫院附設南華醫學堂習醫,而尹文楷則考上了李鴻章在天津開設的北洋醫學館(北洋醫學堂前身)。有趣的是,北洋醫學館最早三屆學生全是廣東人,多是皇仁書院學生。這跟皇仁書院注重英文教學有重要關係。1889年,尹文楷畢業後曾被派往旅順軍港任軍醫;1891年,尹文楷來到廣州博濟醫院,擔任嘉約翰醫生的助理。

孫中山在南華醫學堂學習不久,轉往香港雅麗氏醫院新設西醫學堂,到1892年畢業,前往澳門開業。因受葡籍醫生排擠,鬱鬱不得志。1893年夏天,活躍在政商兩界的風雲人物、後被稱為“維新思想家”的鄭觀應回澳門奔喪,孫中山因摯友陸皓東的引介,與鄭觀應作徹夜長談。陸皓東的父親陸曉帆早年在上海與鄭觀應合作從事洋行生意,結拜為兄弟;陸曉帆早逝,鄭觀應認陸皓東作“誼子”。與鄭觀應的多次長談,促使孫中山完成了從“醫人”到“醫國”的思想轉變。

1893年秋,孫中山、陸皓東來到廣州,與鄭士良、程奎光等人在南園抗風軒議盟,開始進行反清革命的準備。他之所以在冼基開“東西藥局”,乃是“借醫學為入世之媒”,與各方有志之士聯絡。恰好同學尹文楷在博濟醫院從事醫書翻譯,時間比較機動。從日後尹文楷和他岳父區鳳墀多次掩護、幫助孫中山的事實來看,尹文楷對孫氏的真正目的早已知情。

1894年,孫中山放下東西藥局的生意,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此行實際包含多重目的,但並非有人所說的那樣是向李鴻章“求職”。誰料此行剛好碰到中國與日本在北韓發生衝突,李鴻章軍書旁午,無暇接見。孫中山無奈,只好通過鄭觀應在江海關弄到一張護照,前往檀香山活動。抵達檀香山之後,孫中山組織興中會,向華僑籌款,但進展不太順利。這年冬天,孫中山接到上海同志宋耀如來電,告知中日戰爭戰況,希望孫立即回國。

孫中山回國後,在香港、廣州兩地糾合同志,籌備第一次廣州起義,在雙門底聖教書樓、鹹蝦欄等地建立機關。他本人又住在何處呢?他住在河南歧興裏瑞華坊,也即尹文楷家裏。同居於此的,有尹文楷岳父區鳳墀,當時負責倫敦傳道會在河南紫來街的福音堂;還有一位神秘女士,是孫中山的“革命伴侶”陳粹芬。

由於叛徒告密,清廷在興中會舉事前夜破獲了興中會機關,陸皓東死難。孫中山在河南獲悉失敗消息,被迫準備逃亡。此時,清廷兵勇四齣巡邏、抓捕革命黨人。區鳳墀、尹文楷、王煜初這些教會摯友對起義失敗似乎早有預料,提前為孫中山逃亡作了準備。

王煜初是香港倫敦會道濟會堂牧師,孫中山在香港西醫學堂讀書時,是王家常客。王煜初長子王寵勳與《華字日報》主編陳善言女兒陳蘭英訂婚,這兩家人本來都定居香港,卻特地將婚宴放在廣州,日期定在九九重陽節。到婚宴開始前,前來參加婚宴的親朋以及專程從香港來穗觀禮的教會中人,把孫中山圍在中間,浩浩蕩蕩從瑞華坊出發,步行前往大基頭酒樓。清廷兵勇見到迎親隊伍,不虞有他。進入酒樓以後,孫中山端起酒杯向兩家人祝福,然後跳到珠江邊早已準備好的汽艇,往澳門方向飛奔而去。

民國成立之初,在尹文楷、區鳳墀等積極倡議下,創辦了啟廸民智及宣揚國家民主體制為旨的《大光報》。191328日《大光報》首次發行,下面報導社會輿論,一方面宣揚基督教義。
 
尹文楷為名西醫,1922年與關景良、馬祿臣等創辦養和醫院。他也是香港華醫學會發起人之一。1927年去世。其墓碑位於丁段113穴。
 
(資料來源︰《孫中山的“諍友”尹文楷:曾掩護孫中山逃亡》,網頁-華夏經緯網,2014-01-13及《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丁新豹著,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