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芬醫生
李樹芬(1887年-1966年),廣東台山附城鎮人,著名外科醫生。曾任香港中華醫學會會長。
1905年參加中國同盟會。1908年於香港西醫書院畢業,獲內外科學士銜。中華民國成立後,任衛生部長兼臨時總統府(孫中山先生)醫事顧問。1923年出任廣東公醫學院院長;1926年出任香港養和醫院董事長兼院長。
李學柏
李學柏是李樹芬醫生之父。李先生名武,字學柏,為家中幼子,1848年生於台山。早年在鄉間私塾任教,21歲隨兄長赴美經商,往來港美之間,開設瑞英昌金山莊,經營茶葉出口生意,後在三藩市開設煙行,其後被兄弟奪產,家道中落,晚年在台城開西藥房;1935年去世。
王澤民
王澤民,他是王謙如牧師的長子,入學報名王世恩。王澤民與國父孫中山同年考取西醫書院的,但孫中山是在一八八七年正月入學;王澤民是在十月入學。
孫中山和王澤民雖然同年入學,可是孫中山是在一八九二年畢業第一屆畢業生;王澤民在一八九五年畢業,是第三屆畢業生。在王澤民畢業之後,有王寵慶一九零一年考入西醫書院,他是王煜初牧師的第六子,可是他讀了一年後便轉到英國愛丁堡大學學醫。他們兄弟多人,先後都是在香港西醫書院學醫,與孫中山都是校友,更是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早期校友。
陳衍芬醫生
1908年3月,廣州光華醫社在五仙門成立,取名光華,意在“光我華夏”,由梁培基擔任董事長、鄭豪為校長、陳衍芬為教務長。1912年醫社改名為“廣東光華醫學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家由華人自籌自辦的新醫院及醫科學校。油畫《五仙門前的光華醫社》重現了清末光華醫社剛剛建立的情形,簡陋的古老大屋及中西式庭院,站在門前的醫生、學生與前來就診者都是中國人,體現了陳垣先生所言︰“光華醫學院者,合全粵醫師之力而成謀,學術自主之先鋒隊是也。學術貴自立,不能恆賴于人。廣州瀕海,得風氣之先,近代醫學入廣州百年矣,然迄今無一粵人辦之教育機關,有之,自光華始。”
1929年發展為廣東光華醫學院。經過與其他醫學院合併,1985年成為中山醫科大學,終在2001年發展為今天的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禰翮雲
禰翮雲醫生曾任職於廣州博濟醫院,光華醫院始創董士展,亦是廣州中華基督教會仁濟堂(註)長老。
(註)仁濟堂曾是廣州市的一座重要的基督教堂,座落於越秀區西濠口仁濟路,由美北長老會差會的傳教士哈巴和嘉約翰始建於1880年,附設博濟醫院(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二院)。汪彼得曾任仁濟堂主任牧師。
由於醫療傳教的成功,此處曾是廣州最為興旺的一處教堂,1903年已有信徒600人。1920年,仁濟堂改建為可容千人的大型教堂,為廣州的主要教堂之一,並加入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
1960年實行聯合禮拜時,仁濟堂信徒被併入十甫堂,1962年轉並光孝堂,教堂房屋則租給中山醫學院。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局「充公」,產權已不屬教會。
2008年,中山二醫將原用於急診用房和中心藥庫的教堂舊址改為臨床檢驗中心使用,因其屬於文物,對此廣州市文化局兩次發函,表示意見。
仁濟堂與醫院內的「孫逸仙博士開始學醫及革命運動策源地」紀念碑一起,屬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胡氏之墓地
胡爾楷醫生
胡爾楷(U I Kai) 1878-1883年入讀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後學堂管輪班」,第三屆畢業。 他與孫逸仙、楊志遠、薜南等是中央書院(即皇仁書院)的學生。1887年10月入讀香港西醫書院,當年入學包括孫逸仙(Sun Yat Sen),香山縣人;劉四福(Lau Se Fuk),新安縣人;楊志遠(Yeung Chi Yuen),香山縣人;薛南(Sit Nam),廣州人;關景良(Kwan King Leung) ,香港人。胡爾楷在第三屆(1895年)畢業。
胡爾楷夫人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於1920年3月10日正式成立,任第一屆董事(註)。1946年聖公會港澳教區婦女傳道服務團正式成立。胡爾楷夫人擔任首任團長,最初隸屬於中華聖公會港澳教區,及後轉屬聖公會港澳教區,共歷53年。
(註) Y.W.C.A.第一屆董事有:馬霍慶棠(馬應彪夫人)、王湯寵靈(王國璇夫人)、李蟠根、馬霍絮如(馬永燦夫人)、胡素貞、李吳鑾絃(李鼎新夫人)、胡王麗珊女士(胡爾楷夫人)、蘇佩球夫人、郭湘雯女士、翁譚樂然女士(翁挺生夫人)、何黃麗清女士(何麗臣夫人)、陳聯祥夫人共十二位,而馬應彪、王國璇、馬永燦、翁挺生牧師都是Y.M.C.A的董事,何麗臣更是Y.M.C.A的總幹事。
胡素貞博士
胡素貞博士,祖籍廣東 鶴山,父親是胡爾佳醫生。七歲時,本港流行鼠疫,父親因奔走救人,不幸染病身故,遺下一子一女,子即後來的胡惠德醫生, 女即胡素貞博士,在如此情形之下,母親惟有考入瑪麗醫院當護士,含辛茹苦,母兼父職,養活這一頭家。
數年後,胡博士十七歲,畢業於本港安納間中學,成績優異,屢欲升學,但因其時香港風氣保守,女性少去外國升讀大學,並因她的母親一切積蓄已用來供給她的兄長升學習醫,再無餘錢來供應她升學,所以擱置下來。有一天,母親為某富戶家接生,得了一個男孩子,富戶欣喜若狂,當即賞賜她母親五百大元,母親拿錢回家,高興地對胡博士說︰「現在夠盤費給你赴英國升學了。」
於是胡博士收拾行李,攻讀牛津大學,完成了牛津大學的教育碩士課程。胡博士在牛津大學畢業後,擔任接任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那時她才廿五歲,不料一幹就幹了36年,至1952年才退休。此外,本港之女童軍,首由胡博士倡辦;聖瑪可中學亦由她倡辦的。她亦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第一屆董事。胡博士後期往美國完成教育博士課程,為香港第一位女博士。
胡爾楷醫生長子胡惠德醫生是一位名醫。
胡惠德是胡爾楷醫生長子,稍長入讀聖公會拔萃書院,畢業後赴英留學,考進倫敦大學醫學院,以承父志。1907年在倫敦醫院實習,獲內科臨床醫學優等獎證書,1911年中國政府授以駐英武官上尉軍醫榮銜。1913年畢業,適逢歐戰發生,被當地政府派往第一師野戰隊第三隊服務,歷三年之久。繼任倫敦醫院眼科醫生,其後又在多間醫院任外科、X光科、產科、傳染病科、肺癆病科等各科醫生,又發明剖腹用的針,稱之為“Woo Needle”。後獲美國洛克斐勒獎學金,先入紐約產科醫院學習,繼入約翰霍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學通英美,醫術尤為精湛。
1928年胡惠德醫生獲中國博醫會選為會長,其時胡惠德醫生已在香港執業,兼任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師,所以胡惠德醫生是以香港西醫身分而當選。胡惠德醫生自1923年至1925年在協和醫學院工作,1923年發表“Ectopic Gestations in China”(在中國發生之子宮外孕);1924二四年發表“Study of Three Hundred Cases of Leucorrhea”(白帶三百醫藥)刊登學報。1923年代表黎元洪大總統出席上海博醫會大會致詞,獲頒五等嘉禾勳章。
1925年胡惠德醫生回港開業,適逢香港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教授未能到任,委由胡惠德醫生代理,其後歷任該科主考。胡醫生素有志於行醫事奉,是聖公會聖保羅堂熱心會友,因其時香港仔海面傳道會設有「福音船」,該會曾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接辦,聖公會、禮賢會、公理會、浸信會、循道會、道濟會、崇真會支持最力。自1926年開始即有胡惠德醫生連同何世全醫生到「福音船」向水上人診病施藥,及至1930年海面傳道會租賃岸上樓宇聚會,胡醫生亦隨上樓施醫。由於漁民求診甚眾,後由胡惠德醫生向政府申請在香港仔開設公立醫局,方便漁民大眾。故胡惠德醫生可說是香港海面施醫的創建者。
陳榮袞
陳子褒,名榮袞,號耐庵,別號婦孺之僕。他在1862年3月11日生於廣東省新會縣外海鄉(今屬江門市郊外海鎮),明儒陳白沙的後人。
年青的陳子褒。
陳子褒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成績優異。1878年,他16歲時便考入府學為庠生。1890年,28歲的陳子褒先後在廣州友石齋和芥隱堂設館教學,招學生七十人,多為應試科舉的生員。1893年鄉試中舉人,名列第五尤前於康有為,後知康有為學問淵博,竟執弟子之禮,在萬木草堂受教有兩年之久(康有為本來列為第二名,因為他的試文《書同文》沒有沿用朱熹註釋,故改為第八名。陳子褒讀了康有為的這篇文章,自嘆不如,特意前往"萬木草堂"拜謁)。
當時,廣州雙門底有間"聖教書樓",是一位名叫左鬥山的基督徒開設的。他熱衷新學,大量購進上海廣學會、中國教育會翻印、出版的外文書譯本,如《泰西新史攬要》、《西學啟蒙》,以及廣學會著名刊物《萬國公報》等,使"聖教書樓"成為廣州唯一的新學書店。陳子褒經常去那裏看書,開始接觸到西方文化。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他還開始學習英語。在學習過程中,他讀到英語啟蒙課本通俗易懂,想到《大學》、《中庸》等書字義深奧,不適宜作兒童啟蒙讀本,心中遂萌生改良兒童教育的念頭,深深體會白話文教學原理。
1895年,陳子褒進京參加乙未會試。時值中日戰爭結束,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京參加應試的維新派領導人康有為和梁啟超,聯絡十八省應試舉人共同上書光緒皇帝,提出"拒簽和約、遷都抗敵、變法圖強"三項主張,史稱"公車上書"。
1898年3月,陳子褒參加了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組織的"保國會"。在"百日維新"期間,他還到梁啟超主持的譯書局任事。戊戌政變後逃亡到日本,從事教育考察。1899年9月10日在香港道濟會堂由皮堯士牧師(Rev. T. W. Pierce)施洗歸信基督。
1899年,陳子褒在《論報章宜改用淺說》一文中,提出"文言之禍亡中國"的說法,成為我國提倡報紙使用白話文、語體文的第一人。從那時起,他開始投身教育事業,先在開平縣"鄧氏家塾"任教席,不久即到澳門設館教學。其館址設在荷蘭園正街,初名"蒙學書塾",後改為"灌根書塾"。他把蒙學作為教學的基本內容,廢止讀經,提倡通俗的白話,改革文言,以使低年級學生易於領會,收到良好效果。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不廢文言文,照開經義課程,以使學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同年,陳子褒在澳門組織中山、新會、臺山等地小學的20多名教師成立"教育學會"(後改名"蒙學會"),以提倡初學啟蒙、推廣改良白話課本為宗旨。他在《教育學會緣起》一文中指出:"中國教育既失其本,復遺其末,非全行改革,無以激發國民之誌氣,浚渝國民之智慧。一至謂中國之亡,亡於學究之手,豈謬語哉!"評論深刻,入木三分,發人深省。在創辦學塾的同時,他還註重婦女教育,主張寡婦改嫁,同姓(遠枝)可通婚,並曾倡設平民義學,被人們稱為"福翁"。
1900年夏,陳子褒接受澳門"格致書院"(即廣州嶺南大學前身)漢文總教習鐘榮光的邀請,前往該校主持暑期國文講習班,歷時三屆。這一年,他先後出版了《教育說略》、《婦孺三字書》、《婦孺四字書》、《婦孺五字書》、《婦孺新讀本》、《婦孺論說入門》、《婦孺女兒三字書》等系列教材,並用於教學實踐。他以《婦孺三字經》代替《三字經》,內容全用白話,如"早起身,下床去;先灑水,後掃地"之類;以《婦孺四字書》代替《千字文》;以《婦孺五字書》代替《幼學詩》。這些白話課本,很快就傳入內地,在廣州、佛山等地大量印行,影響深廣。陳子褒用於教學的這些讀本,是我國最早的白話文教科書,在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想不到他1900年初撰寫的專文迅速就在新加坡轉載,可見他是一位海內外知名的學者。
1903年,陳子褒主辦的"灌根學塾"首次招收女學生,成為我國男女同校的發端。次年,他主持編輯發行了《婦孺報》、《婦孺雜誌》,時人稱他為改革啟蒙教材的先驅。。
1909年,"蒙學會"組織成立了"子褒同學會",選卓乃宙為首任會長。同年及以後兩年時間裏,該會出版了《七級字課》的系列教材。1912年至1917年,陳子褒先後出版了一些歷史方面的教材,如《左傳小識》、《補讀史論略》、《史記小識》、《前後漢書小識》、《晉書小識》等,還出版了《灌根小學雜誌》。
1918年,陳子褒將"灌根學塾"遷到香港堅尼道循道會舊址,繼續從事小學教育。學塾先後易名為"子褒學塾"、"子褒學校",規模日漸擴大。陳子褒主持校務之余,親自參加教學工作,為初級班上字課,為高級班講古文經史,並規定高級班學生必須點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四朝學案》等史籍。他在講課時,聲若洪鐘,終日不倦,所有學生作業,一定親自批改。1918年至1919年,又出版了《南北史小識》、《左傳小識教授法》、《新唐書小識》等歷史教材。
1919年,陳子褒聯合基督教友顏君裕、周懷璋等創辦了"聯愛會工讀義學"、"聯愛女校"、"聖士提反義學",擴大了辦學範圍。到1921年,陳子褒又開設"子褒女校",聘請清代甲午進士桂玷、陳俊卿、曾壁山等20人為教員。
1922年7月4日,陳子褒在香港般含道子褒學校病逝,終年61歲。安息禮拜由道濟會堂主任張祝齡牧師主禮,遺體安葬於香港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許地山
許地山(1893年2月1日-1941年8月4日),20世紀上半葉中國作家、學者、基督徒。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落華生),以字行。
許地山是台灣台南人,1894年2月4日(清光緒19年12月28日丑時)生於台南府延平郡王祠附近的自家莊園窺園(人稱馬公廟許厝),乳名叔丑、丑官,母吳慎。父親許南英是清帝國台籍進士出身,襄助劉永福在台南延續台灣民主國。
虛歲3歲(實約18個月)時於1895年末1896年初隨母、大伯父、嬸等20多位家人由安平港坐船離台到汕頭,住汕頭鮀浦桃都的許家祠堂,1896年在鮀浦由吳獻堂先生開蒙。
父在台灣民主國事敗後逃到汕頭,再到東南亞暹羅、新加坡等發展,後寄籍福建漳州龍溪,在廣東工作。從南洋回到廣東後,許地山跟隨家裏移住廣州讀書多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地山在漳州的小學、中學、師範學校教書,也曾到緬甸仰光教僑校。1915年與住在漳州的林月森小姐訂婚,1918年婚後生女兒許懋新,1920年夫人林月森病逝。
1917年,許地山考入燕京大學文科宗教學院。1920年得文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做過周作人等幾位教授的助教,還在燕京大學神學院讀神學。1921年1月,許地山和沈雁冰、葉聖陶、鄭振鐸等12人在北京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小說月報》。1922年,許地山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宗教史和比較宗教學。1924年得文學碩士,轉入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史學、印度學、梵文等,並研究佛教。1926年得牛津大學文學學位(Bachelor
of Letters, B.Litt.)這個牛津學位學歷上相當於台灣的文學碩士學位,但對學力的要求比普通的文學碩士Master of Arts高,許多攻讀這個學位的研究生都已有文學碩士學位,離開英國後到印度研究印度學。1927年回國任燕京大學教授,另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兼課。1929年5月1日與周俟松自由戀愛並結婚。1931年生男周苓仲。1932年生女許燕吉。1933年與妻到台北帝國大學做學術訪問。1935年出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進行教育改革。此後便住在英屬香港半山區羅便臣道125號直至逝世。
1941年8月4日,許地山逝世,葬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編號是甲段11A級3穴2615,墓碑設計平凡簡單,上面只寫上「香港大學教授許公地山之墓」,及其在世日期,而下款是其兒女。
許地山是20世紀中國在大學開梵文課的華人第1人和當代華人研究印度學的先行者,今天相信香港沒有人會研究梵文。
馬儀英博士
馬儀英博士,MBE,JP(Dr. Ma Yi-ying,1909年12月23日-1974年2月7日),香港基督教女教育家。她早年在香港和廣州接受教育,後來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47年至1949年任廣州真光中學校長,1949年至1973年任九龍真光中學創校校長。她也是多間教會學校校董,亦曾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教育委員會委員和中文中學會考委員會委員。在1964年,她獲港府委任為教育報告書工作委員會委員,就《馬殊及森遜報告書》的建議作出研究和檢討。工作委員會復於1965年1月發表報告,促成港府在同年4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對港府教育政策的方針起一定影響。她在1973年8月退休。
馬儀英博士是虔誠的基督徒,曾擔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九龍巴富街合一堂執事。
她於1974年2月7日下午病逝於九龍伊利沙伯醫院,終年64歲。她的喪禮於九龍殯儀館舉行,而安息禮拜於2月10日在九龍合一堂舉行,並安葬於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戴林秀梅
戴林秀梅女士戴林秀梅女士早年入讀聖保羅男女中學,于1949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考入羅富國師範學院,在完成課程後獲香港政府保送到英國深造,主修教育。林校長初時在葛量洪師範學院任教,曾創立英皇書院夜校並任校長數年,其後再出任九龍巴富街官立小學校長及九龍馬頭涌官立小學校長達數十年。於 1989年至 2001年擔任啟思小學暨幼稚園校長。之後任啟思小學暨幼稚園校董。退休後,林校長留任為啟思中學建校籌備委員會成員,2001年成功申請啟思中學將軍澳蓬萊路撥地,建設校舍。
林校長於1996-1998年任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委員。1995-1999年任九龍城區公益少年團執委會第二副主席1999-2001年任執委會第一副主席。
林校長於2012年5月12日去世,其夫戴蘭蓀先生慷慨捐出港幣一百萬元,特別成立「戴林秀梅校長助學金」,以延展林校長對推動香港教育的熱誠及紀念其對啟思小學及中學多年來之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