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逛完植物園,是中午飯時間,所以我和老婆去烏節路搵食。
烏節路(Orchard Road),是新加坡的一條有名的購物區及商業大街,位於新加坡中區之內。馬路兩旁各式商場與百貨公司林立,其中義安城是東南亞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新加坡地鐵南北線有三個車站途經烏節路,分別是烏節站、索美塞站和多美歌站。我倆就在烏節站下車。
去購物說算啦,又在這裡講故事!烏節路英文名為Orchard Road,意為“果園路”。它的名字來自於19世紀40年代沿街道種植的肉豆蔻和辣椒。殖民地時代,這裏確實是成片的果園。不過,這些果園既不是蘋果園也不是香蕉園,而是豆蔻園。豆蔻曾是風靡一時的經濟作物。西洋人用作食物的香料,馬來人則入藥。十九世紀末的一場蟲害摧毀了豆蔻的種植。
由於烏節路一帶有不少商場,有意思購物可以花你一天。
我的重點在找歷史建築多於逛商場,所以飯後只逛了一陣ION,便乘地鐵到時政府大廈站(City Hall)。這個區是行政文化區(Civic District)可以說是由萊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在1822年推出發展計劃而發展成現代新加坡的歷史出生地。今天這個地區可以找到不同的中心和地標建築物。
聖安德烈座堂(Saint Andrew's Cathedral)是新加坡的一座聖公會主教座堂,也是該國最大的主教座堂。它位於新加坡中區的中央商務區內,靠近地鐵政府大廈站。它是聖公會新加坡教區的主教座堂,該教區內26個堂區和超過55個堂會的母堂。座堂的標誌是聖安德烈十字。
政府大廈(City Hall)位於聖安德魯路(St. Andrew's Road)3號,是新加坡的一座地標建築,由A. Gordans和F. D. Meadows設計,修建於1926年至1929年,原名Municipal Building,1951年,英皇喬治六世授予新加坡城市地位後改名City Hall。1992年2月14日列為國家文物(national monument)。它位於政府大廈大草場,毗鄰舊最高法院大廈。大廈前有科林斯柱廊和一段台階,在此曾舉行過許多政治儀式,包括1959年新加坡自治時李光耀及8位內閣成員及英國派駐的新加坡元首、第二位總理吳作棟及其內閣成員宣誓。台階曾在國慶巡遊用作嘉賓的坐位。1987年政府大廈進行大翻新以作政府辦公室之用。1988年內裡的12間法庭搬遷至最高法院。上圖是政府大廈及舊最高法院。
現在政府大廈與毗鄰的舊最高法院正進行翻新,並在今年轉變為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舊最高法院原是1900年所建歐洲大酒店的所在地,面向大海,是新加坡唯一能與萊佛士酒店相比的酒店。1936年拆卸,1937年4月1日馬來殖民地總督Sir Shenton Whitelegge Thomas為最高法院大廈奠基,當時為整個英屬馬來亞最大的一塊基石,石頭下方埋著一個時間囊,裡面包括1937年3月31日的6份新加坡報紙在,和一些海峽殖民地的硬幣。1939年8月3日大廈揭幕,建築屬古典主義風格。
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The Arts House at the Old Parliament)
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後門位置)
在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前海矗立有史丹福萊佛士爵士的深色青銅雕像,同新加坡河的雕像一樣,帥氣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雙臂環抱,目視遠方,英姿颯爽(網上的昔日相片)。不過今天四周進行工程,這黑色銅像不見了。
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內裡建築。平日沒有活動或表演舉行時,內裡人也沒有幾個。
聖安德烈座堂(Saint Andrew's Cathedral)是新加坡的一座聖公會主教座堂,也是該國最大的主教座堂。它位於新加坡中區的中央商務區內,靠近地鐵政府大廈站。它是聖公會新加坡教區的主教座堂,該教區內26個堂區和超過55個堂會的母堂。座堂的標誌是聖安德烈十字。
最初的聖安德烈堂是由哥里門(George Dumgoole Coleman)設計,興建於1835至1836年。第二座聖安德烈堂由湯姆森(John Turnbull Thomson) 設計,興建於大約1842年。1845年和1849年的兩次雷擊所造成的損害 導致在1852年關閉,1855年拆卸。
目前的教堂是由麥弗遜上校(Colonel Ronald macPherson,建築師、曾任軍人、馬六甲Resident Councillor、馬來殖民地首任輔政司)設計。為了削減成本,如同當時許多建築一樣,使用了印度犯人勞動。1856年3月4日,加爾各答主教丹尼爾威爾遜(Daniel Wilson為其奠基,1861年10月1日舉行了第一次禮拜。1862年1月25日祝聖。1869年,由加爾各答教區轉給納閩和沙撈越教區(Diocese of Labuan and Sarawak)。1870年,會吏長將其祝聖為聯合教區的主教座堂。
1942年,新加坡陷落於日本之前不久,座堂曾用作戰地醫院。
1973年7月6日,聖安德烈座堂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蹟(national monument)。
座堂以歌德復興式建築。半圓形後殿的三牌彩色玻璃分別用以紀念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爵士、約翰·克勞福(John Crawfurd,第2任星加坡駐紮官)和巴德沃爾 (Major General William Butterworth,海峽殖民地總督)。
紀念麥弗遜上校興建座堂的十字架。
新加坡板球俱樂部成立於1852年。現時的會址建築物多是第三代在1877年落成。在市中心仍有此大幅草地作體育活動而不是用來建商廈真是難得。
戰爭紀念碑。
政府大廈(City Hall)位於聖安德魯路(St. Andrew's Road)3號,是新加坡的一座地標建築,由A. Gordans和F. D. Meadows設計,修建於1926年至1929年,原名Municipal Building,1951年,英皇喬治六世授予新加坡城市地位後改名City Hall。1992年2月14日列為國家文物(national monument)。它位於政府大廈大草場,毗鄰舊最高法院大廈。大廈前有科林斯柱廊和一段台階,在此曾舉行過許多政治儀式,包括1959年新加坡自治時李光耀及8位內閣成員及英國派駐的新加坡元首、第二位總理吳作棟及其內閣成員宣誓。台階曾在國慶巡遊用作嘉賓的坐位。1987年政府大廈進行大翻新以作政府辦公室之用。1988年內裡的12間法庭搬遷至最高法院。上圖是政府大廈及舊最高法院。
現在政府大廈與毗鄰的舊最高法院正進行翻新,並在今年轉變為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舊最高法院原是1900年所建歐洲大酒店的所在地,面向大海,是新加坡唯一能與萊佛士酒店相比的酒店。1936年拆卸,1937年4月1日馬來殖民地總督Sir Shenton Whitelegge Thomas為最高法院大廈奠基,當時為整個英屬馬來亞最大的一塊基石,石頭下方埋著一個時間囊,裡面包括1937年3月31日的6份新加坡報紙在,和一些海峽殖民地的硬幣。1939年8月3日大廈揭幕,建築屬古典主義風格。
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The Arts House at the Old Parliament)
新加坡舊國會大廈始建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物。這座由喬治科爾門所設計與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築物昔日是新加坡民主制度下的國會大廈,現已改為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是一個深具吸引力的場所。它展現給您國內外藝術家所創造的現代視覺藝術、音樂、舞蹈、電影與話劇。走入“時光的長廊”,您可從展覽品中瞭解當年國會大廈的精神、面貌與多個著名人物。
可別錯過了豎立在這所雄偉的國家建築外的銅像。它是暹羅朱拉隆恭國王於1871年所贈的禮物。圖為銅像下方的碑文。
國會大廈就在舊國會毗鄰,不過正門在另一條街。
在國會大廈對出的新加坡河,有一道名為愛琴橋(Elgin Bridge)的行車行人雙用橋樑,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拱橋,跨新加坡河,長46米,寬25米。目前的橋樑建於1929年,以印度總督額爾金命名。由於它是新加坡河上的第一座橋樑,橋兩端的道路分別命名為橋北路和橋南路。早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的1819年,愛琴橋所在的位置就有了一座無名的人行橋。它是新加坡河上唯一的橋樑,連接南岸的華人與北岸高街的印度商人。1822年改為一條木製吊橋,1843年再改為一條本行人橋,不過不久後的1862年拆卸,建成一條鐵橋,1925年再建一條混凝土橋並在1929年由海峽殖民地總督開幕。
橋一邊有王棕樹及獅子的是當時新加坡市政委員會徽章。
國會大廈就在舊國會毗鄰,不過正門在另一條街。
在國會大廈對出的新加坡河,有一道名為愛琴橋(Elgin Bridge)的行車行人雙用橋樑,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拱橋,跨新加坡河,長46米,寬25米。目前的橋樑建於1929年,以印度總督額爾金命名。由於它是新加坡河上的第一座橋樑,橋兩端的道路分別命名為橋北路和橋南路。早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的1819年,愛琴橋所在的位置就有了一座無名的人行橋。它是新加坡河上唯一的橋樑,連接南岸的華人與北岸高街的印度商人。1822年改為一條木製吊橋,1843年再改為一條本行人橋,不過不久後的1862年拆卸,建成一條鐵橋,1925年再建一條混凝土橋並在1929年由海峽殖民地總督開幕。
橋一邊有王棕樹及獅子的是當時新加坡市政委員會徽章。
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後門位置)
維多利亞劇院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而以她的名字命名。這座讓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展現了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元素的結合。維多利亞劇院,建於1862年,初期是新加坡的鎮會堂,有官員辦工;右邊那棟是維多利亞音樂廳,於1905年開幕由於兩棟建築與建造時間的不同,因此後來又在兩棟建築中間興建了一座鐘樓,將兩棟建築合二為一。1992年被列入國家古跡。現在是新加坡交響樂團的駐團場地。
兩棟建築中間連接它們的大鐘樓,高約53米,皇冠型的圓尖頂直插藍天,最高處還裝飾5只銅鈴。嵌入鐘樓內的大鍾直徑4米,重達1噸,鐘聲洪亮悅耳,在新加坡河附近都可以聽到。
在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前海矗立有史丹福萊佛士爵士的深色青銅雕像,同新加坡河的雕像一樣,帥氣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雙臂環抱,目視遠方,英姿颯爽(網上的昔日相片)。不過今天四周進行工程,這黑色銅像不見了。
今天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四周進行工程,另一個白色萊佛士爵士像已經被圍封及孤獨地站在一個「死位」。
亞洲文明博物館。這是第二館,2003年2月開幕。一館位於亞美尼亞街。
這座建於1864年建築的亞洲文明博物館,也因為坐落在皇后坊,所以稱作皇后坊大廈,他最初是作為法院之用,後來改為殖民政府辦公大樓,原先只有現在中間部分,後來在,1903年、1911年及1920年增建側翼部分,作為移民廳辦事處,後來國民等級局與生死註冊局也設在這裏。
皇后坊的名稱,如果確實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話,那麼這個華文名稱就取錯了,人家分明是女王,怎麼就變成皇后了呢?應該叫女王坊猜對啊,皇后坊大廈也應該叫女王坊大廈。香港的皇后大道和域夕利皇后街又是一樣改錯名。或者就是中國歷史不會有女王,唐代武則天都只視為作反者。
亞洲文明博物館分成5個主要展廳,東南亞廳、中華廳、西亞回教廳、南亞廳和新加坡河展示廳,共展出超過1300件文物,在這博物館裏如果你想聽一些詳細的資料介紹,那麼在很多的角落地方都會有一個電子螢幕,你只要用手輕觸一下,就能看到一個真人在螢幕裏為你解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