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的街道名稱由來是比香港更傳奇有趣。一條位於荷蘭園的街道,名叫「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Avenida do Conselheiro Ferreira de Almeida),又叫「荷蘭園大馬路」,又叫「荷蘭園正街」。無它,由於原名「肥利喇亞美打」中國人不會記得,實在太難讀,所以澳門市民索性稱之為荷蘭園大馬路或荷蘭園正街。
荷蘭園大馬路有「八間屋」:八座具歐洲風格的建築物,建於1920年代前,由西南到東北分別為文化局大樓、塔石衛生中心、中央圖書館、歷史檔案館、塔石藝文館、澳門樂團會址及澳門利氏學社等。1982年澳葡當局曾進行重修,因而獲亞太旅遊協會所頒發的文物獎。
東方基金會葡萄牙語言中心。
利氏學社會址。
塔石藝文館。
澳門樂團(左)和利氏學社(右)會址。
澳門樂團會址。
塔石衛生中心。
澳門文化局大樓及外牆的窗戶。
這是一條很有歐洲風味的澳門街。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是該馬路的中譯正稱,最早見於1905年的《澳門市街道名冊》,其時譯名為「非利剌亞美打大馬路」。「肥利喇」及「亞美打」,分別是對應葡萄牙語人名 Ferreira及Almeida的音譯,而葡萄牙語中Conselheiro一詞,則可理解為「議員」。肥利喇亞美打是19世紀末的里斯本議會議員,後於1895年出任「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長,約6年後晉升為司令,坊間稱之為海軍部長。肥利喇亞美打最為人知悉的政事,就是在任內提出「賣澳門」的建議,即打算出售包括澳門在內的大部分葡萄牙佔領地。
雖然以荷蘭園為名,但這况卻連一點荷蘭風情也沒有。中國明朝實行「海禁」政策,即禁止海外貿易,但葡萄牙人卻享有特殊優勢,以澳門作貿易港,與中國、東南亞及歐洲通商買賣,基本上是壟斷市場。自16世紀開始,荷蘭是葡萄牙的海運競爭對手,頗有成為海上新霸主之勢,例如在巴西及印度洋航線的香料貿易,葡荷之間已有磨擦。後來葡萄牙成功抵達澳門,並耗上一番功夫獲得居澳權,坐擁澳門這個獨享中外海運特權的港口,荷蘭人不甘示弱,緊隨葡人航線而至。時至1601年,即萬曆二十九年,荷蘭人正式向明朝政府提出借地通商的要求,卻屢遭抗拒,於是荷蘭人便開始構思以武力強奪澳門的計劃。查閱澳門早期史料,在1601、1604、1607、1622及1627年,都有荷蘭人進犯澳門的記載,但皆以失敗告終。其中1622年一役,是荷蘭人5次侵澳之中,規模最大。 1622年6月22日,荷葡兩軍在澳門大戰,本來葡軍勢孤力弱,但卻在今天得勝花園附近,一枚由大炮台勁射而至的炮彈,竟百步穿楊打中荷軍的火藥馬車,致使荷軍頓時彈盡無繼,情勢因而急轉直下。當此良機,本來只敢作游擊戰的澳葡守軍即大舉反擊,荷蘭兵陣腳大亂,潰不成軍,領軍的魯芬更戰死當場。兵敗如山倒的荷軍,已無還擊之力,紛紛倉皇退回船艦,或當場被俘,本來敗象已呈的澳葡守軍,竟奇蹟獲勝。葡軍俘虜了大批荷軍,為方便他們到松山修築軍事設施,所以便在此處建立收容所,成為了荷蘭戰俘聚居的「荷蘭園」。
因交戰當天是6月24日,恰好是天主教的聖若翰紀念日,故葡人認為奇蹟反勝,是得上主保佑,後封聖若翰為「澳門主保」,源出於此。
至於澳葡當局積極修城牆、建炮台的原因,正是與荷蘭大戰之後,深知澳門城防的空虛,亦知獲勝是可一不可再的「上天保佑」,故自1622年始便大力修建城牆(今日荷蘭大馬路的塔石路段,便是澳門北城牆外的華人村莊。),同時,葡萄牙有見澳門缺乏兵力及正規的「兵頭」,故特在葡荷之戰後,加設澳督一職,以加強澳門的軍事力量(同時亦借此加強葡國皇室對澳門議事會的控制)。
「八間屋」對面是現時的塔石廣場,即舊城牆以外的昔日華人村莊。
塔石起初原是大炮台山東北的一個小山崗,初時被稱為「頸頭山」,山峯大概位於現在的亞豐素雅布基街、厚望街與羅德禮將軍街之間,山頭與新橋、紅毛山、望德堂坊、龍田村接壤,屬澳門舊城以外的區域。而西北面向新橋的一邊山坡,築有兩條引流雨水的坑道,流向新橋區,時人稱之為「丹坑渠」。而在東南面的山腳,約為今塔石廣場的位置,則原有一條小村莊。山上各處也有不少墓地,為附近龍田村等村民之祖墳。
在頸頭山頂端,布滿了不少花崗岩,而其中有三塊較巨型的,天然地疊在一起,故人稱之為「三疊石」;又因為其形狀有如寶塔,故又被稱為「塔石」;而東南山腳的村莊也因此而被稱為「塔石村」。
自鴉片戰爭之後,澳督亞馬喇自拆舊城城牆,訂下「近佔七村,遠奪三島」的殖民計劃,逐步擴大葡人在澳門的勢力範圍,強佔本由清朝官員管轄的澳門土地。其中,七村之一的塔石村,本就在北城牆外不遠,故迅即被葡人佔據。澳督亞馬喇開始對華民村落土地進行登記收稅。此後,澳葡政府逐步開發塔石村。1854年,在塔石山坡(即塔石村和聖拉匝祿教堂之間)開闢天主教墳場。拆毀水坑尾城門後,1869年命名並公佈了塔石村5條村路的路名。1887年,塔石村除進教圍外,有舖戶、民居、篷屋四五十家、壯丁七八十人,每年約繳公鈔及街燈費共銀三百元。其後,澳葡政府加快了改造塔石村的步伐,包括徵地、建屋、改造村路等。
澳葡在佔領塔石村及塔石山之後,先後炸毀三疊石,填塞丹坑渠,又將山上華人祖墳遷移甚至摧毀,整座山更被鏟平,目的是取石鋪路。
1921年,荷蘭園大馬路已是整齊的大馬路,澳葡政府更對其進行美化及拓展工程;1925年,荷蘭大馬路的兩端起迄點,已與今天相同。
今天的塔石廣場原為20世紀初開闢的「美上校操場」,改建前稱「塔石球場」,為一個擁有一個足球場和3個籃球場組成的運動場所,是澳門半島主要的運動場所(我大學時期去澳門時看過卻認為已經很殘舊),2007年被拆卸改建為廣場,地底設有U型行車隧道和旅遊巴停車場;廣場西南邊則為建於1925年的助學會大樓。
看似水井,但我認為是塔石廣場底下行車隧道的通風口。
助學會大樓成為青少年展藝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