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敦煌石窟(二)

敦煌石窟除了佛像外,還有壁畫,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是一幅已損毀壁畫中復原的臨摹壁畫上,畫中女士穿著鞋頭向內捲起的雲頭鞋,喜歡把釵梳插飾髮間,畫短眉,染朱唇,臉上畫有紅點或花形裝飾,充份展現唐朝時尚。圖中都督夫人比真人還大,身後率領二女和九名婢女,人物身量遞減,顯示出等級森嚴的氣氛。

胡商遇盜圖 -莫高窟第4 5窟。這是盛唐一幅觀音經變中的胡商遇盜場面,商人乖乖地卸下馬鞍架上滿滿的貨物 一方面雙手合什,虔誠祈求觀音菩薩的保佑。 反映絲路交通中艱難危險的一面。觀音經變是法華經變的一部分,圖繪觀音種種化現救苦難場面。



佛祖釋迦牟尼早年的故事,也是歷代藝術創作中的重要素材。敦煌壁畫中,不少作品都是描繪釋迦牟尼本人的經歷和體驗。在莫高窟329號窟是初唐開鑿的,呈覆鬥型,西壁開一佛龕,佛龕內佛及弟子、菩薩的塑像為清代重塑,壁畫基本是初唐原作。其南北兩壁為變畫。佛龕內壁畫尤為精美。講述了佛本生故事乘象入胎夜半逾城/逾城出家

乘象入胎的故事-據《因果經》上說:當善慧菩薩從兜率天宮降生母胎之時,摩耶夫人正在睡夢中,忽見一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右脅而入。頓時感到自身光明瑩潔,如淨琉璃,身心舒暢輕安,如飲甘露,快樂無比。一覺醒來,便把夢中所見之事告知淨飯王。淨飯王立即招來占相家,詢問夫人所夢,主何吉凶?占相師占後說:夫人身中所懷太子,具有絕妙好相,難以盡說。今約略而言:這位太子將來必能光顯釋迦族。因為太子降胎之時,放大光明,有諸天釋梵圍繞護侍,此相乃是正覺之瑞。他日若不出家,必定成為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國富民安,千子具足。” 摩耶夫人自從菩薩處胎以來,每日精修六度波羅蜜,常有天人送來豐美飲食,便不再吃人間葷腥食物。這期間,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清涼香風四起,所有病患皆不治而愈,百穀苗稼自然豐稔,舉國人民皆過著和平安樂的生活。

 逾城出家便是一幅非常有名的壁畫。今次展覽中,這幅壁畫的臨摹品也來到了香港。逾城出家,指的是釋迦牟尼29歲的時候,在天神的啟示之下,離開了王宮,留下了自己的妻子,騎馬離開自己的國家而出家修行。當時,舉國百姓都在熟睡之中,為了避免馬蹄聲吵醒民眾,天神托起馬蹄,讓釋迦牟尼騰空而去。

此供養人畫像有三位貴婦,其衣服、配飾及髮型反映晚唐時期敦煌地區貴婦的時尚。



各國王子來禮佛法,反映唐代絲路的繁盛。


敦煌莫高窟156窟內繪畫了《張義潮統軍出行圖》以及《宋國河內郡夫人宋氏出行圖》,這兩幅圖是莫高窟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藝術水平最高的出行圖。張議潮(西元799-872年),敦煌人,唐宣宗大中二年(西元848年)率眾起義,驅逐吐蕃統治者,令河西地區瓜、沙、伊、西等十一州回歸唐朝,封為「歸義軍節度使」。此窟為張議潮的侄兒於864年前後所建。為紀念張議潮的功績,分別在南、北兩壁繪製了張議潮夫婦的出行圖。畫面長8.55公尺,分前、中、後三部分,構圖壯闊,人馬眾多,情節生動。

張議潮之妻宋氏在馬上。

北壁畫面《宋國河內郡夫人宋氏出行圖》以舞樂百戲為先導,8名舞者排成兩隊,甩動長袖相對而舞。後面跟著樂隊,共10人,除兩邊各有一面大鼓外,還有琵琶、橫笛、篳篥、拍板、箜篌、腰鼓等。精彩的表演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儀仗後面有大車、亭式肩輿和馬車。車隊之後,騎馬女官列成方隊。 張議潮 夫人盛裝,乘白馬行於隊前。

敦煌莫高窟445窟內狩獵、比武、歌舞、百戲、宴饗、耕田、收割、飼牲、屠牲,以及舟車、行醫、戰爭等社會生活,無不有所描寫。剃度圖表現一組貴族婦女,在帷帳之後依次接受剃度「削髮為尼」的情景。畫中一青年女子身著半翻領的胡服男裝,反映了當時女子盛行穿胡服男裝的風尚。


敦煌石窟的故事太多,還望你親自到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