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禮儀、節慶等是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但因種種原因沒有完善的紀及傳承而面臨失傳。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是定訂《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使各締約國在社區、群體和相關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下,確認和確定境內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編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作為保護的基礎。香港政府自2006年《公約》生效後,便籌劃及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整項普查工作於2013年年中完成。2014年6月公布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2015年5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升格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深化在確認、立檔、研究、保存、推廣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工作。辦事處利用三棟屋博物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及資源中心,專門舉辦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展覽。
三棟屋博物館正在舉辦「口傳心授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出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本地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們是:
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黃大仙信俗。
黃大仙信俗
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長洲太平清醮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