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龍山寺位於艋舺,即今天的萬華,為臺北市發源地。早年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舉凡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當地居民乃組織義軍,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皇帝賜「慈暉遠蔭」匾額。
龍山寺坐北朝南,面呈回字形,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山門為四柱三間的歇山重簷式牌樓,也是入寺的第一道門,中央一對柱聯為孫科所題。此門建於1960年代,由臺北名匠廖石成設計,屋簷下密佈網目斗栱,樑上安置貼金木雕,造型簡練而大氣,與後方三川殿搭配,渾然一體。
前殿為11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三川殿前有一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富於教育意義。
寺內有不少匾額。「普濟羣生」,民國五十六年內政部所立。
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馬廊共42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殿內的螺旋藻井不費一釘一鐵,全由斗栱相嵌築構而成。
中殿神龕雕塑為名匠黃龜理的作品,雕工精細。
中央神龕內奉祀龍山寺主神觀世音菩薩,左右配祀文殊、普賢菩薩、並從祀韋馱、伽藍護法,左右壁各有一座羅漢山,奉祀十八羅漢。
後殿主祀天上聖母,並供奉道、儒教諸神明,以左文右武、男左女右的序列擺設。
後殿的關聖帝君(左)是五文昌之一,三國蜀漢關羽,字雲長,歷代君王均加以追封,並以「武聖」最高榮譽尊稱,另因其生前精於理財,故商業界人士也奉祀為守護神。
後殿中央的天上聖母又稱「媽祖」、「天后」,為中華文化的海神代表,其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
後殿人物柱(左及右)是由觀音山石雕刻而成的人物柱是由武榮媽祖會出資,泉州石匠所刻,主題為「郊遊紀趣」,呈現出山石景色、過往旅人等,為少見的雕刻題材。
後殿的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掌管人間的文章、學問、官祿,在道教信仰中,將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大魁星君、朱熹、呂洞賓並稱「五文昌」。
後殿的華陀仙師字元化,東漢三國人,精通於經書與醫術,尤精於方藥、針灸術,後代尊奉為神醫,現代奉祀者多為祈求醫運亨通,解除病痛。
後殿的紫陽夫子即宋代大儒朱熹,因曾設學於福建後殿「紫陽書室」,並創立朱子學說而得名,於一般書院中奉為主神。
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晨鐘暮鼓,其轎頂式扁六角形的屋頂,造形獨特。
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麒麟等吉祥物造形,飾以剪黏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
1985年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
當天下大雨,難以拍出有水準的照片,亦有不少特色建築配件沒有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