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Lam Tei Grill



屯門藍地以往是鄉郊地方,沒有多少市區人知道。近幾年因在藍地大街入口有一間以售買烤乳豬馳名的酒樓,經不少傳媒報導而多了人認識。其實,隨著藍地早幾年有一些屋苑落成入伙,藍地大街亦多了一些食肆。

早前我與老婆便到此餐廳吃晚餐(Sorry!冇中文名)。餐廳環境幽雅,有著鄉村餐廳的氣芬。不過老婆感覺餐廳有蚊/飛舞的小昆蟲在她的腿飛來飛去。


服務很需要改善,因為待應經常在不當時候問顧客收碟,甚至當枱上的食物放了一段時間仍未開始吃,待應竟然會問客人可否收碟,實在是滋擾。


 


食物方面,我點了豬扒而老婆點了魚柳配青口。餐湯、餐包及沙律沒有太大的驚喜,不過合格有餘。





由於豬扒烹煮時間較耐,我們回應待應查詢希望一同上枱。令人失望的是魚上枱時已經涼了,可見廚房沒有做食物保溫功夫。而魚伴的汁太多而稀,我與老婆不太接受。豬扒反而好味而且夠熱。餐配咖啡或茶。




總體來說,可以一去。晚餐由下午
6:30開始。



藍地大街是怎樣?去相!




看見左邊吃乳豬的季季紅嗎?





























Lam Tei Grill



屯門藍地以往是鄉郊地方,沒有多少市區人知道。近幾年因在藍地大街入口有一間以售買烤乳豬馳名的酒樓,經不少傳媒報導而多了人認識。其實,隨著藍地早幾年有一些屋苑落成入伙,藍地大街亦多了一些食肆。

早前我與老婆便到此餐廳吃晚餐(Sorry!冇中文名)。餐廳環境幽雅,有著鄉村餐廳的氣芬。不過老婆感覺餐廳有蚊/飛舞的小昆蟲在她的腿飛來飛去。


服務很需要改善,因為待應經常在不當時候問顧客收碟,甚至當枱上的食物放了一段時間仍未開始吃,待應竟然會問客人可否收碟,實在是滋擾。


 


食物方面,我點了豬扒而老婆點了魚柳配青口。餐湯、餐包及沙律沒有太大的驚喜,不過合格有餘。





由於豬扒烹煮時間較耐,我們回應待應查詢希望一同上枱。令人失望的是魚上枱時已經涼了,可見廚房沒有做食物保溫功夫。而魚伴的汁太多而稀,我與老婆不太接受。豬扒反而好味而且夠熱。餐配咖啡或茶。




總體來說,可以一去。晚餐由下午
6:30開始。



藍地大街是怎樣?去相!




看見左邊吃乳豬的季季紅嗎?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那些年鰂魚涌的吊車



從相片大家會認為是在歐洲拍攝,很難相像香港早年在鰂魚涌也有吊車。

太古洋行在鰂魚涌曾經建有太古糖廠及太古船塢,而洋行亦為高級歐洲職員在今天柏架山大風坳的位置興建宿舍及
別墅作療養之用為便利運輸,太古洋行曾於1892年架設香港首個蒸汽機驅動的吊車系統,連接大風坳和山下今天祐民街一帶 。Ropeway 及 Cable Car 都是用來形容那吊車

大風坳(
Quarry Gap),又稱鰂魚涌坳,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東部大潭以北、鰂魚涌以南,畢拿山與柏架山之間。該坳有柏架山道途經,也是港島徑第五段及第六段的交接處。大風坳曾經稱為'Sanitorium Gap',原因便是曾經有太古洋行的療養院。1896年的香港旅遊書亦有標示'Tai-Koo Sanitarium'。1904年的政府公務報告曾顯示吊車已改為雙線行駛
吊車運作至1932年隨同大風坳別墅一起停用廢棄。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筲箕灣譚公廟道及譚公廟


譚公廟道 (Tam Kung Temple Road) 位於筲箕灣,兩端連接東喜道。名稱來自路旁的譚公廟,為一多水上人參拜,祈求保佑的廟宇。




譚公廟道未端可以看見左方的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全港有7個魚類批發市場,由魚類統營處管理。它是一個財政獨立、非牟利機構,它是根據香港法例第291 [海魚(統營)條例] 所賦予的權力成立。成立目的是方為漁民,魚類批發商及買家,提供統銷服務,又向漁民提供低息貸款,漁民子弟提供獎學金等。魚類統營處處長一職現時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兼任,惟魚統處不屬公務員體系。此外,魚統處由一個法定的魚類統營顧問委員會提供意見。

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分為六區,每區面積約 四十五平方米 ,適合批銷海洋魚
類。(2011年拍攝)







譚公廟道有一列鋅鐵搭建的船廠。早於明清時期,不少漁船停泊於筲箕灣,且大部份居於艇中及以作漁業維生,造就了海旁一整列鐵皮屋的阿公岩船廠用作修理船隻。鰂漁涌仍有太古船塢的年代,都會向筲箕灣的船廠外判一些小型船隻維修工程。






在避風塘都有海事處的辦事處。


香港港藝術學院,前身曾是魚類統營處學校、保良局何杜瑞卿小學及保良局香港社區學院何杜瑞卿校舍。



由於校舍在早年落成,可以看見建築物有早年政府要求在建築物標示的地界編號。該處是筲箕灣內地段 (Shau Kei Wan Inland Lot)



 

譚公廟又稱譚公仙聖廟,門額有「譚公仙聖」四字,是光緒乙巳年間建廟宇時所刻。廟內牆上刻有多塊碑記,記錄了譚公廟興建和重修的歷史。該廟曾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944年、1954年及 1987年重修;而華人廟宇委員會於 2002年依原建設的格式重建此廟,其後於廟內放置木船及龍舟模型。

 

廟中現仍存有光緒廿五年鑄造的鑼鼓、銅鐘、祭壇及譚公轎。廟前的巨石傳說為譚公的寶印,據說已於該處達 90年,早年曾有工人鑿除它開闢道路,結果屢次無功而退,可說是筲箕灣歷史發展的印記。

 

廟宇分為三殿,中殿供奉譚公,而左右殿則供奉龍母、天后、黃大仙、五通財神及金花娘娘等諸神的列聖宮殿,以及供奉文昌、關公的關帝宮。廟內還設有供奉望海觀音的觀音寶殿,信仰者多為客家漁民。

列聖宮中的金花娘娘神像,來源也有一段古。話說約三年前,一位街坊婆婆為了祈願子媳可以盡快添丁,因此特別訂製了一個金花娘娘像,更專誠送到譚公廟內供奉,後來她的子媳果然一索得男,於是廟內列聖宮中,便存放了這個抱着一位小孩子的金花娘娘像。不少希望求子的善信,都會向這位金花娘娘祈願。


 

譚公廟的香火十分鼎盛,每年 農曆四月初八 為譚公寶誕,與佛誕同日,善信進貢燒香膜拜,絡繹不絕。譚公誕是筲箕灣區的重要節日,當天在區內有一個規模非常盛大的龍獅麒麟和飄色巡遊大會。來自全港的武林高手,數以萬計的市民遊客,聚集在東大街電車總站附近觀看飄色巡遊,場面極為熱鬧。此外,位於大坑綄紗街每年也有慶祝譚公寶誕的舞獅巡遊活動,不過規模就比筲箕灣區的遜色得多。

   

交通:筲箕灣站 D1出口沿東喜道步行約 5分鐘至譚公廟道口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 8時至下午 5



2002年華人廟宇委員會依原建設的格式重建。






神壇及前方的譚公像。



神壇的雕刻。












金榜提名。



廟內還安放了一些先人靈位。



活動屏風上的雕刻及中式茶几和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