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中英簽訂《拓展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周邊島嶼99年,被稱為「新界」。港九人口稀少,英國軍隊接管時沒有遇到反抗,接管「新界」則完全是另一回事。據殖民政府估計,「新界」當時有人口10萬人,包括多個地區望族。當英國官兵於1899年4月計劃在大埔舉行升旗儀式時,「新界」內大埔、粉嶺、元朗以至遠在深圳的氏族領袖,組織了數以千人的「村勇」抵抗英兵。
1899年2月由兩廣總督向新界居民發出不得生事及原有鄉村傳統權益不變的告示(展覽展品)。
1899年4月9日港督卜力發出的中文告示(展覽展品)。
4月15日,港督卜力加派警察,監督重修蓆棚,翌立旗桿,並於16日增調兩連軍隊,輕炮12門及軍艦兩艘,前往保護升旗儀式進行。
升旗儀式邀請卡。由輔政司駱克向自己發出(展覽展品)。
升旗儀式港督致詞全文(展覽展品)。
英國報章報導大埔的升旗儀式(展覽展品)。
升旗儀式照片(英國國家檔案局)。
元朗屏山達德公所(重修中)。
屏山達德公所附近的抗戰英魂烈士塚。
18日升旗儀式後,數千村民在大埔山頭各英軍駐地進攻,但為英軍所敗;村民遂退至林村山谷之壕坑陣地埋伏,候英軍追至時襲擊,惜村民武器落後,訓練不足,故為英軍所敗。4月18日早上,2600名村民向上村石頭圍英軍發動進攻,但遭英軍埋伏,雙方傷亡慘重,村民敗退,18日晚,英軍進至吉慶圍及泰康圍時,擬有抗英村民藏於其中,欲入內搜查,但村民則據守反抗,英兵以大炮轟開錦田吉慶圍圍牆,村民投降,英軍將圍門鐵閘拆走,運返英國。4月19、20日,八鄉、錦田、元朗、屏山和廈村相繼投降,英兵正式控制「新界」。
英兵一方僅兩人受傷,鄉民一方則死傷枕藉。據夏思義(Patrick Hase)博士的研究,屏山、十八鄉、錦田領頭的三組「村勇」,共有超過500人死亡,包括數十名女子。
元朗大樹下天后廟英勇祠。
錦田吉慶圍。
錦田吉慶圍鐵門。
元朗逢吉鄉妙覺園(現稱妙覺園寺)內葬有新界抗英村民骸骨的墳墓。可惜現時寺院重門深所。
位於錦田逢吉鄉妙覺園的義塚,是唯一放有烈士駭骨的公墓。當年錦田鄧同福堂負責烈士遺體的殮葬,並在祖堂的果園內設立公墓。鄧族在戰事後一直有到公墓拜祭,更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建立妙覺園佛寺,請寺內法師打理公墓至今。
1899年「新界」鄉民的抗英事蹟,在香港歷史書中鮮有詳細論及。夏思義博士於2008出版的The Six-Day War of 1899是至今最詳細的相關著作。另外,嶺南大學教授劉智鵬教授主編《拓展界址: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一書內有珠海書院教授蕭建國先生文章講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